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60|回復: 0

成都蜀王府百米河道身份待解 御沟或普通排水渠?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休竹客 發表於 2014-7-10 21:3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四川日报 
成都市体育中心(以下简称成体中心)考古工地,继摩诃池遗址后再度发掘出明代蜀王府的百米河道(见本报7月9日报道)。这条河道只是王府后花园里的人造河景,还是环绕王府的“御河”?记者9日在采访《成都通史》元明卷作者之一的陈世松时了解到,明代蜀王府在外城墙之内,的确筑有名为“御沟”的城壕。城壕内再筑城墙,里面才是核心宫殿区。 
  从陈世松根据《成都城坊古迹考》改制的蜀王府平面图上看到,这条“御沟”的东北角,大致就在今天成体中心一带。不过成都市考古研究院院长王毅表示,这条河道的用途,还有待更多考古资料才能最终确认。
  《成都通史》里 蜀王府原来如此格局
  对众多老成都而言,“老皇城”就是上世纪60年代才被拆的天府广场“明远楼”。但陈世松介绍,“作为明朝藩王朱椿的王府,蜀王府的规模和规制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据《王国典礼・亲王府志》所载,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规定,亲王宫城周围三里九百步,东西一百五十丈二寸五,南北一百九十七丈二寸五,规模略小于皇宫。至于王府规制,在1379年也有明确规定:最南的承运殿有11间,最北的存心殿9间……
  结合诸多史料,陈世松在《成都通史》中绘制出了蜀王府的简略平面图。图中可以看到,蜀王府外城“萧墙北垣”在今羊市街、玉龙街一带,东至今顺城街、西到东城根街,南至东西御街。但王城之内,又挖了“御沟”,“御沟”之内还有两重城垣。内城中的核心宫殿区,从南向北建了6重宫殿,房屋多达800余间。这道包围了整座蜀王府的“御沟”,其北部大致就在今日的东西御河一带。
  水利专家 东西御河沿街因御河得名
  如今出土的这条百米河道,是否就是蜀王府外的“御沟”?由于缺乏足够的考古资料,目前负责发掘的成都市考古研究院对此尚无定论。但成都水利专家陈渭忠表示,考古发掘现场临近东西御河沿街,这两条街原本就因御河得名。所以河道就是当年的御河完全有可能。
  史料记载,蜀王宫城“砖城周围五里,高三丈五尺。城下蓄水为壕。外设萧墙……”而据陈渭忠介绍,他小时候在天府广场一带看见过御河。“1959年整修后,御河里还能划船。”只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全民防空的大背景下,御河之水被阻,多段御河被改填成防空洞埋在了地下。陈渭忠说,“如果能够证实这条发掘出土的河道在蜀王府内城宫墙之外,那极可能就是当年的御沟。否则,就是王府内普通的排水渠。”
  延伸阅读
  李氯吮氏碌氖裢醺
  终生致力于成都历史文化研究的著名作家李氯耍曾这样描述蜀王府:明代蜀王府的规模很大,几乎占去当时成都城内总面积的1/5,达38万平方米。北起骡马市街,南至红照壁街,东至西顺城街,西至东城根街。藩府里有两道城墙,内城之中有十几座宫殿,内城之外,夹城之内为园苑。外墙外是御河,河上有三道拱桥。再南又有大桥三道,跨于金河之上两侧。整个宫殿坐北朝南,建筑巍峨雄伟,金碧辉煌。园林精致优美,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简直就是人间仙境。 (吴晓铃)
  蜀王府消失大事记
  1644年,张献忠率农民军攻入成都,蜀末王朱至澍跳井而死。张献忠在蜀王府自称大西王,并以蜀王府为西王府。1646年,张献忠在撤离成都前焚烧了蜀王府,蜀王府部分建筑被烧毁。
  1659年,清朝军队攻占成都,将蜀王府设为贡院。
  1917年和1932年两次军阀混战,使蜀王府遭到极大破坏,该地方也逐渐废弃,成为市场,但并未毁灭。
  1967年,蜀王府残存建筑在“文革”中被炸毁,从此荡然无存。
  (吴晓铃)
        来源:四川日报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