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64|回覆: 0

成都蜀王府百米河道身份待解 御溝或普通排水渠?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休竹客 發表於 2014-7-10 21:3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四川日報 
成都市體育中心(以下簡稱成體中心)考古工地,繼摩訶池遺址後再度發掘出明代蜀王府的百米河道(見本報7月9日報導)。這條河道只是王府後花園裡的人造河景,還是環繞王府的『御河』?記者9日在採訪【成都通史】元明卷作者之一的陳世松時了解到,明代蜀王府在外城牆之內,的確築有名爲『御溝』的城壕。城壕內再築城牆,裡面才是核心宮殿區。 
  從陳世松根據【成都城坊古蹟考】改制的蜀王府平面圖上看到,這條『御溝』的東北角,大致就在今天成體中心一帶。不過成都市考古研究院院長王毅表示,這條河道的用途,還有待更多考古資料才能最終確認。
  【成都通史》裡 蜀王府原來如此格局
  對眾多老成都而言,『老皇城』就是上世紀60年代才被拆的天府廣場『明遠樓』。但陳世松介紹,『作爲明朝藩王朱椿的王府,蜀王府的規模和規制嚴格按照「國家規定」。』據【王國典禮・親王府志】所載,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規定,親王宮城周圍三里九百步,東西一百五十丈二寸五,南北一百九十七丈二寸五,規模略小於皇宮。至於王府規制,在1379年也有明確規定:最南的承運殿有11間,最北的存心殿9間……
  結合諸多史料,陳世松在【成都通史】中繪製出了蜀王府的簡略平面圖。圖中可以看到,蜀王府外城『蕭牆北垣』在今羊市街、玉龍街一帶,東至今順城街、西到東城根街,南至東西御街。但王城之內,又挖了『御溝』,『御溝』之內還有兩重城垣。內城中的核心宮殿區,從南向北建了6重宮殿,房屋多達800餘間。這道包圍了整座蜀王府的『御溝』,其北部大致就在今日的東西御河一帶。
  水利專家 東西御河沿街因御河得名
  如今出土的這條百米河道,是否就是蜀王府外的『御溝』?由於缺乏足夠的考古資料,目前負責發掘的成都市考古研究院對此尚無定論。但成都水利專家陳渭忠表示,考古發掘現場臨近東西御河沿街,這兩條街原本就因御河得名。所以河道就是當年的御河完全有可能。
  史料記載,蜀王宮城『磚城周圍五里,高三丈五尺。城下蓄水爲壕。外設蕭牆……』而據陳渭忠介紹,他小時候在天府廣場一帶看見過御河。『1959年整修後,御河裡還能划船。』只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全民防空的大背景下,御河之水被阻,多段御河被改填成防空洞埋在了地下。陳渭忠說,『如果能夠證實這條發掘出土的河道在蜀王府內城宮牆之外,那極可能就是當年的御溝。否則,就是王府內普通的排水渠。』
  延伸閱讀
  李氯吮氏碌氖褳醺
  終生致力於成都歷史文化研究的著名作家李氯耍曾這樣描述蜀王府:明代蜀王府的規模很大,幾乎占去當時成都城內總面積的1/5,達38萬平方米。北起騾馬市街,南至紅照壁街,東至西順城街,西至東城根街。藩府里有兩道城牆,內城之中有十幾座宮殿,內城之外,夾城之內爲園苑。外牆外是御河,河上有三道拱橋。再南又有大橋三道,跨於金河之上兩側。整個宮殿坐北朝南,建築巍峨雄偉,金碧輝煌。園林精緻優美,亭台樓閣,小橋流水,鳥語花香,簡直就是人間仙境。 (吳曉鈴)
  蜀王府消失大事記
  1644年,張獻忠率農民軍攻入成都,蜀末王朱至澍跳井而死。張獻忠在蜀王府自稱大西王,並以蜀王府爲西王府。1646年,張獻忠在撤離成都前焚燒了蜀王府,蜀王府部分建築被燒毀。
  1659年,清朝軍隊攻占成都,將蜀王府設爲貢院。
  1917年和1932年兩次軍閥混戰,使蜀王府遭到極大破壞,該地方也逐漸廢棄,成爲市場,但並未毀滅。
  1967年,蜀王府殘存建築在『文革』中被炸毀,從此蕩然無存。
  (吳曉鈴)
        來源:四川日報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