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書並非始於秦始皇,早在秦之前,便有焚書。秦始皇焚書,起因並非因為儒生反對他,儒家本以投靠權勢侍奉君主為本能,以歌功頌德取悅於君主為本領。但有一位儒生對這位新發跡的君主『盡忠』太急切了,要秦始皇效法古人,分封他的兒子到各地為王,像周朝那樣有千年的江山。這正犯了秦始皇的大忌,是對秦始皇立國精神的挑戰。秦始皇便採納了李斯的建議,下令毀掉儒書,超過六十天仍不焚毀的,處以黥刑,罰做苦工。兩個人以上談論儒書的,一律處決,凡『是古非今』的,全部斬首。但政府圖書館收藏,供博士們研究的儒書、其它學派的著作、醫書、卜卦、種樹的書,不在焚燒之列。目的是限制崇古思想的傳播。儒家要回到過去,秦始皇則要面向未來,這便成為必然的矛盾。
引起秦始皇焚書的原因無疑是這位儒生盡忠太急了點,或時機不當。儒家的功能本領就是維護皇權統治,終極目的就是投靠皇帝這個主子。但心太急,始皇帝剛剛統一了全國,這個大帝國在他手裡正熱乎勁,你就讓他『分封』,他一定不高興。如果慢慢來,儒家的那一套思想和本領,保證能讓所有的專制鉅頭喜歡。對這些專制流氓,拍急了,拍到馬蹄子上,自己便要倒霉。儒生都是些被功名利祿痰迷心竅的人,恨不能一棵樹上吊死,始皇實在是不懂他們的心。比如另一個專制人物劉邦,他最厭惡儒生,最瞧不起儒生,向儒生的帽子裡撒尿。劉邦當了皇帝之後,他的那些手下都是從前跟他一起混的流氓黑社會朋友,在宮中就像從前在劉邦家裡一樣沒禮法,更談不上君臣之禮。這讓劉邦覺得很不對勁,但又不知道如何改正,這時儒家學派的機會來了,博士孫叔通請求由他制定朝見皇帝的『朝儀』。孫叔通特意到儒家的老家曲阜請了三十多名禮儀專家,幫助自己制定『朝儀』,並加以演習。到『朝儀』正式啟用時,劉邦果然享受到了帝王之尊,大喜曰:『老天爺,我今天才知道當皇帝的威風!』立刻給孫叔通加官加賞。想一想,秦時的那個儒生不是太心急了嗎?
秦始皇還有一大罪名是『坑儒』。坑儒本與焚書無關,坑儒是由道家的方士引起的,矛頭對的本是道家的方士。有兩個方士法術不靈,害怕殺頭,便悄悄逃走,逃走之前極力散布誹謗秦始皇的言論,秦始皇本來很器重他們,這一行為,讓秦始皇暴怒。隨後把咸陽城市中所有的知識分子都抓起來,調查他們平時有無誹謗言論,調查結果有四百六十人犯罪,全部坑殺。
焚書不只是秦始皇才有的頭腦,一般人也能想出,只是做不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為維護儒家正統,要『火其書』─把佛家和道家都全部燒掉。清代的鄭板橋,也看不慣非儒家的書:『魏晉而下,迄至唐宋,著書者千百家,其中風雲月露之辭,悖理傷道之作,常恨不得始皇而燒之。』一個專制人物或一個專制時代,即使沒有『焚書』的罪名,如果思想禁錮得如天羅地網,與焚書又有什麼兩樣?
來源:【香港文匯報】 作者:李業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