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樞•九針十二原】:『黃帝問於岐伯曰:餘子萬民,養百姓,而收其租稅。余哀其不給,而屬有疾病。余欲勿使被毒藥,無用砭石,欲以微針通其經脈,調其血氣,營其逆順出入之會。令可傳於後世,必明為之法。令終而不滅,久而不絕,易用難忘,為之經紀。異其章,別其表裏,為之終始。令各有形,先立針經。願聞其情。岐伯答曰:臣請推而次之,令有綱紀,始於一,終於九焉。』
為何『始於一,終於九』是針道的『綱紀』?依據【靈樞•九宮八風】篇的內容可知,『始於一,終於九』語就是指『洛書』及其所表達的天文曆法理念。
結合『洛書』佈陣規律,五個『奇數』分佈在春夏秋冬以及長夏五季,四個『偶數』分佈在『四維』。『奇數』為陽,自冬而春而夏而長夏而秋,其運行過程是1→3→9→5→7,就用『奇數』數值的大小客觀地表達了一年陽氣由漸盛(1→3→9)到漸衰(9→5→7)的消長過程。四個『偶數』為陰,其佈陣表達了一年陰氣自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由盛而衰(8→4→2),再由衰而漸盛(2→6→8)的消長過程。上半年陽長陰消,故為『陽』;下半年陽消陰長,故為『陰』。這是陰陽概念及其理論發生的天文曆法背景。
『奇數』為陽,自冬而春而夏而長夏而秋,其運行過程是1→3→9→5→7,就用『奇數』數值的大小客觀地表達了一年五季(冬→春→夏→長夏→秋)陽熱之氣的多少、氣溫的高低,乃至在此作用下萬物生→長→化→收→藏的周期變化。按五運六氣理論而言,每個季節各有73.05天。五個『奇數』分佈在東、南、中、西、北五方,四個『偶數』分佈在『四維』。同樣用『奇數』數值的大小客觀地表達了不同地域陽熱之氣的多少、氣溫的高低,以及在此影響下不同地域環境之中萬物的生長變化。
五行本意是指五季氣候周而復始的運行規律,也表達了五季依次循環,如環無端,往復不已的時間『序列』,科學地反映了春季萬物復甦,如『木』之萌發;夏季萬物盛長,枝繁葉茂,此時為全年氣溫最高,猶如『火』之溫熱;長夏氣溫高濕度大,植物開花結實,孕育新的生命,猶如『土生萬物』;金秋送爽,萬物成熟,生機收斂,植物的枝葉枯黃凋謝;冬季嚴寒,陽熱之氣如同自然的『水』一樣涵藏於地下,萬物生機伏匿斂藏。『五行』之『行』,即季節氣候年復一年運行不息之意。在太陽背景下的五季氣候運行不息,萬物也隨之發生變化,事物的一切運動變化莫不遵循於此,這就是五行以及五行相生之序發生的天文曆法背景。
據上所述,『洛書』以太陽為坐標,以數理為符號表達了自然界陰陽消長,五季氣候變化的運行規律(即『五行』), 都是針刺治病或者處方用藥所應遵循的,在【內經】中隨處可見依據季節氣候變化來論證針刺選穴、進刺深淺、刺灸宜忌等等,這就是為何要以『始於一,終於九』作為臨證治病的『綱紀』的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