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研究是中草藥研究的第一手資料,是現代中草藥開發的基礎,因此,對本草著作的研究整理工作至關重要。長春中醫藥大學的多位專家學者致力於【本草圖經】的研究,蘇穎教授、趙宏岩教授帶領學術團隊完成的【<本草圖經>研究】一書是這一領域研究的力作。
【本草圖經】由宋代科學家蘇頌(1020年~1101年)等奉詔編撰而成,全書收錄藥物814種,附圖933幅,載方1067首,引用文獻200餘部,是我國第一部版刻的藥物圖譜,是一部承前啟後的藥物學巨著,堪稱宋朝最完善最科學的醫藥書籍。惜原書已佚,其內容散見於後代諸家本草,難窺全貌。關於【本草圖經】的引用與研究,經歷了大約一千年前的【證類本草】,500年前的【本草綱目】,20年前的【本草圖經】輯複本。由長春中醫藥大學蘇穎教授、趙宏岩教授主編的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本草圖經>研究】是【本草圖經】成書一千年內的第4次有案可循的重要研究成果,也是首次系統整理,是研究【本草圖經】的專著。
【<本草圖經>研究】對【本草圖經】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梳理。全書從四個部分進行闡述,總論介紹了【本草圖經】的作者與成書、寫作背景、主要內容、沿革與流傳、學術特徵、實用價值和歷史地位;上篇探討了蘇頌和【本草圖經】中各部類藥物的研究特色;中篇對【本草圖經】中的經方、驗方及醫案予以匯集整理;下篇保留了尚志鈞先生的【本草圖經】輯佚本內容,在此基礎上增加了新注、按語,以體現中醫藥的繼承與創新。在書末又編制了附篇索引,標明其在【本草圖經】原卷部中的位置,方便讀者檢索。該書在中藥學、臨床醫學、文獻學等方面做了深入的探索。
【<本草圖經>研究】一書記載了數千年中醫藥發展的輝煌歷程,對【本草圖經】所載藥物的產地、性狀、鑑別、採收時節、炮製方法、功能主治,及常用醫方、驗方、使用方法和禁忌等均如實保留並詳加論述。通過當時的涉外藥物,清晰可見宋朝時期中國與各國的貿易往來和醫藥交流情況。【<本草圖經>研究】重新選用了晦明軒刻本【證類本草】中所引錄【本草圖經】的藥物圖譜,標明藥物的產地,清晰地刻畫了古今藥物形態的發展與變化,這爲後世研究考證道地藥材的範圍及藥物形態提供了翔實的資料。這是該書的特點之一。
【本草圖經】所收載的醫方、驗方主治病證涉及臨床各科,【<本草圖經>研究】在校注全文的同時,對【本草圖經】原文進行了系統的剖析、整理,將文中所涉及的古籍醫方和民間驗方分別獨立出來,以在【本草圖經】中出現的順序爲序,便於讀者查找、參考和學習。另外,原文中的醫案也被摘取出來,以直觀的方法使讀者進一步釐清方藥的效用。這不僅方便指導醫生臨床,也使【本草圖經】更具實用性,對於現代臨床醫學也有現實指導意義。這是該書的特點之二。
【<本草圖經>研究】對【本草圖經】原文進行了校勘及注釋,引經據典地對文內的生僻字和難字做了註解。中篇在對【本草圖經】全文進行了系統解析的同時,將玉石部、草部、木部、獸禽部、蟲魚部、果菜米部、本經外草類藥物分爲七個部類,並以此爲七個專題,討論了【本草圖經】各部類藥物的研究特色。這對於統觀【本草圖經】全貌無疑做了概括性的闡述,在這些研究特色里,記載了藥圖、藥物性狀、採收時節、主治功用、炮製方法、醫方、醫案,【本草圖經】中所存可用以校勘他書的引文、佚文,以及從【本草圖經】看宋代藥物研究狀況、民俗民風、史學、經學、哲學、文字學、訓詁學、宗教學等內容。這些探討爲繼續整理、研究中醫藥文獻留下了珍貴資料,對於近代文獻學研究將產生重大啟發。這是該書的特點之三。
【<本草圖經>研究】無論從本草學及藥物學研究角度、中醫臨床研究角度,還是中醫藥文獻學角度來看,都有重要現實意義。它是集系統性、繼承性、科學性及實踐性於一體的專業性著作,是從中醫藥專業角度全面研究【本草圖經】的一次大膽嘗試與探索。它的編寫和出版,無疑加大了【本草圖經】再利用的深度和廣度,也爲本草學的研究提供了嶄新的思路與方法,相信必定有後來人在這一基礎上走得更深、更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