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504|回覆: 2

[大成拳(意拳)] 姚承光先生談意拳摩擦步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5-12-18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察來勢之機會,度已身之短長』,說明實戰中雙方距離控制的重要性,而距離的控制需要步法來調整,所以姚先生對我們講:『實戰時,雙方始終處於動盪之中,期間的距離也是變化無端,為了施以有效地攻防,則必須依靠步法的移動來隨時調整自己與對手之間的距離。怎樣調整?比如對方一腳踢過來,你想後退,如果退得近了,你被對方踢中,退得遠了,對方雖然踢不着你,但同時也增加了你反攻的時間與距離。所以恰當的距離應是在退到對方起腳剛剛夠不着的地方,如能把握好這樣的距離,則需要非常好的步法,意拳宗師姚宗勛先生講到:好的步法應是靈活,準確而富有彈性,應時刻為隨機隨勢發力創造條件,這樣更能有效地控制實戰的主動權,所以攻防動作的實現,首先是從腳步動作開始,即步法的移動是一切動作的先導,而技擊步法的訓練,不同於一般生活中自然習慣的走跑竄跳,也有異於體育運動中的跳躍或奔跑,它是一種技術性很強的專門的腳步訓練,古拳諺中『寧傳十力,不傳一步…』手到步也到,打人才為妙……這就充分證實了這種特殊腳步的功法——技擊步法在實戰中的重要地位。

意拳的基礎步法訓練稱為摩擦步,它不是與地面的真正摩擦,而是在移動步子時,運用意念誘導,精神假借,使腳與地面距離很近但並不接觸的情況下與地面在意念中不停地摩擦着前進或後退,並體會其中的阻力感。

由於其在運行過程中和試力的原則要領大致相同,故也可稱其為腳與腿的試力,也可視為走動中的站樁。

練習摩擦步要遵循以下原則:

1、突出精神假借,意念誘導的指揮作用;

意拳中的意念活動在整個訓練體系中猶如空氣一樣無處不在,即形體的每一個動作都是在意念指導下的有目的運動,而非盲目的空舞亂動。

練習走步時,我們常採用腳踩圓木棍與地面緩緩摩擦而行的意念。此意念的關鍵之處在於地面。如果把地面想象成光滑的,一馬平川似的,那麼就失去了『摩擦』二字的含義,故為了突出『摩擦』之意,不管真實的地面如何,我們都要將其想象成溝溝坎坎、坑坑窪窪的樣子,腳踩木棍與地面摩擦時會有咯噔、咯噔的感覺,這種『咯噔』感就是我們在行進時神經肌肉鬆緊的轉換。初始這種感覺可以平緩一些,即前進或後退都有一定節奏,隨着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就要打亂這種節奏,向前隨時要有向後的感覺,向後則反之,並隨時注意我們落腳的地面很危險,一不小心就會陷入萬丈深淵,所以,始終要隨時保持精神的高度警覺,並能隨時有效地控制腿腳的運行和方向的變化,想抬就抬,想落就落。同時,也可設想腿、腳部及上身都浸沒在粘稠的泥漿之中,每一動都要困難的將粘稠的泥漿拔動,隨着水平的提高,可逐漸增強泥漿的粘稠度,並設想腿、腳如耕地的鐵犁一般插入地下的泥土之中,每走一步都將地面翻起道道犁溝,經常在這種意識之下,我們的腿部的神經就會變得非常靈敏。

其實,意念誘導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刺激神經系統,增強其靈敏性,以致更為有效地支配肌肉的工作,並神經系統都具備一定的應激性,它的應激性好比一口鐘,你輕敲它輕響,你用力撞它就大聲響,所以你給它什麼樣的刺激,它就回予你什麼程度的應激,你的刺激越深、越細、越大,它給你的應激性也就越深越細越大,無論是手臂的試力還是腿腳的試力,其原則都是相同的,同時手和腿在試力時也要相輔相成,最終互為一體,成為周身的整體的試力。姚先生講:『意拳就是用意的整、帶動力的整,最後是意力合一周身整體的整』。

2、繼續把握自然、柔和、鬆緩、細微的摸勁原則:

既然摩擦步稱為腳與腿的試力,那麼在試力過程中,自然、柔和、鬆緩、細微的摸勁原則同樣不可忽視。脫離了這種原則,所謂的摸勁就會徒具表面而失其內涵,因為只有在這種原則指導下,我們才能『稍安勿躁』靜下心來,細細品味在各種勁力的微妙變化。

摩擦步遵循自然,越自然的行為越能體現出一種本能的內涵,而實踐的最終追求的就是人體本能的勵練與發揮,而非拳術套路那種『備要藥方』以待患者之庸醫行為。所以『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之後必當然。

其遵循柔和,似水一般越是極柔的東西越無懈可擊。柔則無形,無形則又可適應各種變化,柔實為剛而服務,剛則是瞬間緊的發力,只有體味到意中勻細的阻力感後可領悟到柔和的真諦!

其遵循鬆緩,試想一面紅旗既使塗抹再多的紅色,它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因為本身就是紅的,如果你自身很緊,那麼發力時又如何再能體現瞬間的緊呢?『松』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其主張『鬆緩』但並非無力,『鬆緩』是人體神經肌肉在意念誘導下體會內在勁力微妙變化的一種狀態,薌齋曰『在緩動中求速動』極緩慢處求快速。即神經肌肉在鬆緩狀態下趨於協調的表現。

其遵循細微,習拳猶如讀書,在理解的基礎之上,讀得越深越越細,對其內涵的理解也就越深刻,所以練習意拳要在意字上多下功夫,你的意念越真切刺激神經肌肉的信息就越敏感,甚至我們的每的一根毛髮,每一個細胞,只有不斷的在細微處摸索,你的體認才能日益精進。姚先生講:『為什麼有些人練到一定程度就很難再提高呢?因為他練的太粗糙,沒有從細微之處往深層次里找,只是在淺層次原地踏步,又怎能邁步向前呢?出現這種情況首先是老師的指導問題,如果老師本身就沒有達到很深的層次,結果只能『以其昭昭,使人昏昏』了,其次,學者本身的悟性與勤奮也是能否深入學習的關鍵所在。

3、注意周身整體姿態的每一個原則性要求

正確的技術動作源自於科學合理的形體姿態,而其是否科學合理關鍵是其能否有效地提高技術水平及運動質量。所以為了保證摩擦步練習的水平與質量,就不得不對我們周身整體姿態的原則性要領進行一番探討。

(1)走步時要始終注意周身整體並保持其中正安舒。

我們在練習手臂的試力時,雖然是側重於雙手的各種變化,但這是在下肢及軀幹的催動配合下的各種變化,所以很容易體驗到『整』的感覺,而在走步練習時,在腿和腳的緩慢運行中,上肢和軀幹基本沒什麼運行軌跡,這就很容易忽視上身的意念而影響整體勁力的培養,雖然走步時上身沒有什麼動作,但它並沒有處於休息狀態,其雙手左右分開,如搭扶在兩邊的欄杆上,以保持身體的平衡,頭上領如有小線上提,額微收,似夾小棉球,頭頂與前腳似有彈簧上下相爭,獨立的支撐腳腿,緩緩的催動行進中的腳腿,同時跨以上的軀幹都是在緩緩的移動,走步實際上是動起來的站樁,將站樁中的小動放大了,是全身整體的練習。總之其要求與站樁基本相同,要始終保持身體的中正。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5-12-18 00:11 | 顯示全部樓層

姚承光先生談意拳摩擦步

薌老曰:『鬆緊之樞紐在於上下、上下相引為周身互爭之法』。而周身整體的中正則是『上下相引』之基礎,所以走步時要始終體會『身如線吊系』的感覺,不可因為側重於腿的練習而忽視了身體的整體練習,、及身體的合理位置,導致身體的偏倚和不穩定,然而有的人在練習走步時往往出現這種情況,向前走時,身體後仰,胯向前挺,意為向前送腿;而向後走步時,身體前趴,臀部後撅,意為向後送腿。這種情況的出現導致頭領不起來,破壞了身體中正狀態,而影響了整體力量之爭,而克服這一毛病的關鍵在於膝關節的控制,走步時,膝關節要隨着腿的前進或後退而增加其彎曲度,同時保持頭上領,如此就能有效地控制身體的平穩中正。

周身整體的中正是走步時對身體姿態的基本要求,只有在這種狀態下才能進一步完成後面的動作。

(2)兩腳並立為走摩擦步的起始狀態。

在保證身體中正狀態下,無論前進或後退運行的腳都要以兩腳並立狀態為起始點,因為只有在兩腳並立狀態下,我們才能保證支撐腿的平穩與運行腿的靈便。試想:假如我們兩腳分開的距離很大,動起來就好似有一種『橫行霸道』的笨拙感呢?同時以這一個點為中心,我們可以產生很多個方向的運動既可前進,也可後退,可大步亦可小步。

(3)在以兩腳並立狀態起始時要注意支撐腿的關鍵作用

所謂支撐腿是指支撐身體平衡和催動另一條腿運行的腿。它的關鍵作用好比汽車後面兩個連着發動機的輪子,只有在它催動前兩個輪子的情況下整個汽車才能運行起來。所以我們在走步時(以左腿支撐為例),右腳從兩腳並立狀態緩緩起始,這時左腳掌下踩微微前蹬,去催動右腿向前走步;而當右腿向後退步時,左腿要微微下坐,身體微靠,帶動回拉右腳向後,那來的勁兒?都是左腳掌蹬地所產生的反作用力,姚先生講:『支撐腿的作用很關鍵,它是身體運動的力源,是摩擦步的靈魂,沒有它的指揮帶動作用,光是另一條腿局部的劃圈,你苦練十年也沒有用』所以走起來一定要運用根部的力量。即支撐腿微微下踩前蹬催動或帶動運行腿去實現各種動作。

(4)在注意支撐腿的關鍵作用時,更要突出運行腿的強點部位。

所謂運行腿是相對支撐腿而言;所謂強點部位是指運行腿在運行過程中力量相對集中並突出的部位。走步時,運行腿的腳尖、膝蓋、胯這三處是它的強點,同時也不可忽視額頭微微向前做引領作用,也就是說,在支撐腿的催動下,向前進步時,要突出額頭、胯、膝蓋和腳尖的強點作用,讓它們去帶動周身整體的前進。額頭、身體和腿在走步過程中配合是很緊湊的,雖然它們是整體同時的動,但在運行中的時間和距離的比例卻不同,由於摩擦步側重於腿的運動,故腿部三點動的要相對稍微快一些,幅度大一些;而輔助運動的額頭及上身卻要相應的慢一些,幅度小一些,總之它們要相互配合,協調共同完成動作。

(5)突出走摩擦步的方向感,眼睛要始終盯住前方同一個目標。

走步時,無論前進或後退眼睛要始終盯住同一個目標,這就制約着身體不可有任何的偏倚。雖然在支撐腿催動下,運行腳在兩腳並立狀態下起始向前邁出約一腳距離時有向外側橫趟的動作,但上身和支撐腿都要保持中正穩定,不可有絲毫隨動之意,前進時,力量要始終前指,後退則反之,因為只有先確定了前後單一的方向,才能把握以後變步時的不同方向。

而有的人在走步時,身體往往隨運動腿外分而轉動,姚先生強調這種動作是非常錯誤的。因為我們走步時身體是直面朝前,運行腿外分實際上是與支撐腿及頭部似有彈簧相爭並頂着先由前而逐漸向外撕開,這時周身整體仍要頂着朝前,並在支撐腿的摧動下逐步加強頂的力量,以摧動運行腿的外分。運行腿在外分的同時要細心體會其與支撐腿及兩腿襠部兩腿內側都有撕開彈簧之感。運行腿在落地時支撐腿和身體在站立不動的情況下仍要繼續加強頂力,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出運行腿外分時與支撐腿和頭部之間的爭力。

如果運行腿外分時,支撐腿和身體也隨之轉動,力量就成了一順,不僅沒有了爭力,也失去了向前的指意。

如果身體隨運行腿外分而且轉動也行,只不過是轉動時我們還要有支撐的勁,我們仍要把前指之意指向身體轉變的方向,而不是說腿腳分開就完事了,這是兩個概念,它混攪了走步的方向問題,意拳的實戰步法始終是以前指為正,先練習前指,而後我們在變步時有的是環繞步或橫走豎撞步,但無論怎樣變化,都要具備前指力,既使轉身我們也要頭和腳上下相爭,支撐腿下踩前蹬,擰裹、螺旋向外頂着勁扭轉,而不是單一的丟掉前指而一味單腿局部的旋轉。所以姚先生講:『摩擦步的前指力很關鍵的,就如槍桿上的準星一般,它是發力的導向,無論你方向怎樣變化,都要突出前指力,落腳之處,隨時就可發力。』

(6)走摩擦步要和站樁緊密結合,走步就是活動的站樁。

我們在站樁時,要求頭與前腳、後胯與膝相爭,周身各處無不相爭。這種要求在走步時活動起來的情況下更要有充分的體現,無論前進或後退,頭與前腳的彈簧都被拉長,腳伸得越遠,彈簧被拉得越長;當腳收回時彈簧相應的被回縮,要始終保持頭和前腳的上下相爭,使身體挺拔起來。

在上述原則要領指導下,意拳摩擦步的練習可分為三個階段即:

①定步摩擦步;②走步摩擦步;③無定式的摩擦步練習

首先我們來談一下定步摩擦步

此為摩擦步入門之基,定步即原地站立的練習方法,其目的是為了使練習者適應這種方法為以後的走步練習打下基礎,並逐步提高步法的基本功水平。

初習摩擦步可以從立正姿勢開始,首先凝神定意,兩眼注視前方一固定目標,以先行右腳為例,雙腿兩膝稍微彎曲,臀部似坐高凳,身體後部似有擠靠大樹之意,兩手左右分開手心向下,手指橫向前指,假借雙手扶在兩邊的欄杆上,只可用意去想,不可用力去扶。隨即開始向前邁出右腳,在提腳時,意念假借身體整體帶起後腳,腳跟平行將腳掌撥起大約離地一公分的高度,同時設想右腿膝部上面似有細繩微微上拽,將右腳從爛泥中拔起順着左腳掌內側緩緩向前行進,意念假借雙腿踩在爛泥中或站在沙堆里,右腳底踩一圓木棍緩緩向前,這時要細心體會右腿,膝部,腳尖把爛泥、沙土緩緩趟開之意,右腳掌下面要體會把圓木棍在不平的地面上困難的滾動,同時有左後腿催動右腿之意,這時右腳慢慢向前行進到距左腳尖一腳掌距離,右腿膝部似直非直時,就不要再前行進了,這時右腿、右腳掌橫着向外側緩緩移動,這時意念假借把右腿右腳外側的爛泥橫着向斜前方有撥開之意,右腳掌下面的圓木棍被踩着橫向滑動,頭與右腳掌上下相系的彈簧似有上下斜面相爭之意,這時右腳移動到右式丁八步位置後,開始緩緩向後行進,這時意念假借將右腿後部,右腳跟後部的爛泥緩緩趟開,右腳掌下面踩着的木棍緩緩地在不平的地面上向後滾動,向後退時要細心體會右腿右腳的後部把爛泥趟開的阻力感,體會腳踩木棍向後滾動的阻力感,細心體會頭與右腳掌上下相系的彈簧上下相爭,這時身體仍然保持自然直立,左腿膝部彎曲,以利於身體的平穩。這時右後腿向後退到前七後三的丁八步位置時,右後腿要以右腳尖為首開始緩緩向左腳後跟部向前。向內向斜前方行進,這時左腿要配合胯部,膝部腳掌尖意向前指,似有後腿催動前腿之意,右腿在向前行進時要體會把爛泥趟開,右腳掌下踩着的圓棍在緩緩的向前滾動,這時右腿要突出前胯,膝部、腳尖有前指之意,將右腿上下左右阻擋的爛泥整體的趟開,這時右腳緩緩的回到定式位置,右腿在向前行進時始終要注意頭與右腳上下相系的彈簧有上下斜面相爭之意。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5-12-18 00:15 | 顯示全部樓層

姚承光先生談意拳摩擦步

定步摩擦練習,實際上是右腿在原地畫一個長圓圈的練習,在原地旋轉時始終要體會腿部運動的阻力感,頭與腳掌上下相系的彈簧有相爭之意。無論怎樣運動都必須保持有阻力感,隨着水平的提高,這種阻力感要越來越強,但必須要用意不用力。同時左右腳須相互交換練習,特別是感覺薄弱的一面更應加強練習。

2 、走步摩擦步練習

走步摩擦步即行進間的摩擦步練習,相對定步來說它增加了技術上的難度,練習走步摩擦步要從技擊樁丁八步姿勢起始,兩手掌向下手指橫向外指,意念假借雙手,雙臂放鬆的搭在欄杆上,用意念來保持身體的平衡和放鬆,意念假借雙腿雙腳踩在爛泥中,大腿以上的軀幹設想仿佛站在水中,左腳在前,右腳在後,在向前行進時,右腳掌慢慢下踩前蹬,催動身體緩緩向前移動,意念假借身體的上下前後似真的有擠動爛泥之阻力感,身體在向前移動時左腿膝關節微微彎曲,慢慢將身體重心移動左前腳上重心為前七後三。意念假借右腿膝部關節似有小繩上提之意,用身體帶動右腿右腳緩緩從爛泥中平行拔起,離地大約一、二公分。右腿右腳向左腳後跟部斜前方緩緩進行,頭與右腳掌上下相系的彈簧似有相爭之意。在向前行進時腿部的意念要求與定步摩擦步行進時相同,右腿右腳順着左腳內側前方直行到大約超出左腳尖一個腳掌的長度時,隨即開始橫着向斜前方向移動,意念和定步摩擦步相同,這時右腿右腳緩緩的行進到丁八步樁法前腳的位置,右前腳掌輕輕的踩地,後足跟微微離地,這時身體的重心仍是前三後七。此時身體再向右腳前方緩緩移動,將右腳掌重心完全踩地落實,落實後身體重心再向前慢慢移動到右腿上,這時左腳掌開始下踩前蹬,右腿膝部關節彎曲,用周身整體把左腿左腳慢慢從爛泥中撥起,整個腳掌要平行的整體離地,其意念要求與右腳右腿行進時一樣,可以反覆的進行左右腳交替的向前行進練習了。

以上為意拳摩擦步的基本練習方法,動作要求可概括為四個字:提、蹬、扒、縮。提指提膝,蹬指腳下踩後蹬,即起腳時的動作。扒即落腳時則是腳趾似有輕輕扒地之意,縮指腳心微含的意思。

3、大步練習

有了以上練習的基礎,再練下去則要求前腳往前行進,當膝關節將要伸直時,不要忙於落腳,而是用後腿(支撐腿)和身體的力量繼續催送前腿和前腳,使前腳在後腿和身體的催送下,向斜前方再滑動大約十五公分左右。這就是說每個步長要比基礎的步法練習長一段距離。當前腳落地時是腳尖先落地,前腳着地以後,身體馬上要跟上去,重心立即移到前腿上(左腿),右腳和右腿馬上也跟上來。跟到與前腳(左腳)所站位置相等的地方。這種練法為摩擦步的大式走步法,走這種摩擦步練習的時候,應配合大式樁。因為配合大式樁訓練可增加腿腳部的穩定性和力量,更重要的是結合大式樁所摸到的勁兒,運用到走步中,達到身法、步法、手法、高度的協調統一,始終貫穿着神、意、力的飽滿。

4、無定式摩擦步練習

薌老在涉及步法時曰:『有定位者,步也;無定位者,亦步也。如前足進,後足隨,前後自有定位;以前步做後步,以後步做前步,更以前步做後之前步,以後步做前之後步,前者自無定位矣。』

所以在定步,走步(包括大式走步)練習有了相當基礎後,進一步我們則要進行打亂程序與有節奏的無定式練習。我們腳踩圓木棍在又去又回,又回又去的矛盾狀態下,試探着往前走,我們的步子或進或退,或整或半,或大或小,或勻速或加速,同時精神意識要保持高度警覺,走步過程中或腳將要落地的時候,突然感覺腳要觸及石子或磚塊,我們要敏銳地體察出異樣感覺並能及時控制,將腳停住或收回,也可或左或右或上或下或前或後,隨心所欲的變換各種方向,但必需在精神意念的控制中。要始終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一般,此目的是為了強化腳和腿在各個方向的變化中仍能保持均整、渾厚、飽滿、靈活之力,並相機而動,隨機隨勢而變,不讓對方察覺出自己的步法意圖和行步規律,以適應實戰的需要。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