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916|回覆: 3

[大成拳(意拳)] 大成拳練習步驟

[複製鏈接]
張啟功 發表於 2007-6-4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拳之基礎練習,即為站樁。其效用在於能鍛煉神經,調整呼吸,通暢血液,舒和筋肉,誠養生益智之學也。亦為優生運動。其次為試力、試聲、假想,體認各法則,再次為自衛,與大氣之呼應和氣浪之鬆緊,良能之覺察,虛實互為根用之切要。茲將各階段逐述於後。

(-)站樁

站樁即立穩平均之站立也。初習為基本樁,習時首先將全身之間架配備一,安排妥當,內清虛,而外脫化,松和自然,頭直,目正、身端、頂堅、神莊、力均,氣息平靜,意念放大,發挺腰松,周身關節似有微曲之意,掃除萬慮,默對長空,內念不外游,外緣不內侵,以神光朗照巔頂,虛靈獨存,舒適挺拔。自身覺如雲端寶樹,上有繩吊系,下有木支撐,其悠揚相依之神情,喻日空氣游泳近相似也。然後再體會自身肌肉細胞,動盪之神態,鍛煉有得,自然為正常運動。夫所謂正常者,即合乎改造生理之道,能使貧血者,可以生血,血壓高者,能使其下降而達於正常。蓋因其無論如何運動,都不可使心臟跳動失於常態。然在精神方面,須視此身如大冶洪爐,無物不在陶熔中,但須覺察各項細胞為自然之同時工作,不得有絲毫勉強,更不許有幻想。

如依上述之鍛煉,則身體之筋肉,不煉而自煉,神經不養而自養,周身舒暢,氣質亦隨之而逐漸變化。其本能之自然力,申內而外,自不難漸漸發達。然切記心身切不可用力,否則稍有注白,使失松合,不松則氣滯而力板,意停而神斷,全體皆非矣。總之,不論站樁試力或技擊,只有呼吸一失常態,或橫隔膜略一發緊,便是錯處,願學者宜慎行之,萬勿忽視。

(二)試力(上)

以上的基本練習,.即有相當基礎之後,是一切良能之發展,當日益增強,應繼續學試力功夫,體認各項力量及神情,以其真實效用,舒適得力,奇趣橫生之境地,否則,不足得拳之妙也。

所試各力之名稱甚繁,如蓄力、驚力、開合力,以及重速、定中、纏綿、撐抱、惰性、三角、螺旋、槓桿、輪軸、滑車、斜面等各種力量,亦自然由試而得知。蓋全體關節,無微不含曲勢,同時亦無節不含放縱與開展,所謂遵放互為,固無節不成純形三角,且無平面,亦無固定之三角形。然更應須知拳中之力都是精神方面體認而得知,形則微矣。表面觀之,形似不動,而三角之螺旋,走自輪轉不定,錯綜不已。要知有形則力散,無形則神聚X白自身領略之後不能知也。蓋螺旋力,以余之體認,非由三角力不得產生,而後有一切力量,都是筋肉動盪與精神假想參與而為,皆有密切連帶關係。若分而言之,則又走人方法之門,成為片面耳。所以非口傳心授末易有得。更非毫端所能形容,故不必詳述也。

(二)試力(下)

總之,一切力量,都是精神之集結,周身含蓄,緊密結合,一致而為用。若單獨而論,則又成為有形破體機械之拳道,非精神意義之拳也。余據四十餘年體會操存之經驗,而感各項力量都由混元闊大,空洞無我產生而來,然混元空洞亦都由細微之稜角漸漸體會,方能有得。是以吾亦感天地間之一切學術,無一不含矛盾,同時亦感無一不是圓融,然而須得打破圓融,統一矛盾,始能融會貫通,方能利用其分工合作,否則不易明理。

至於用力之法,混元之要,統不在形式之好壞,尤不在姿勢之繁簡,要在神經支配之大意,即心意之領導與全體內外之工作如何。動作時,形式方面不論單出雙回,齊出獨進,橫走豎撞,正斜互爭,渾身之節、點、面、線一切法則,無微不有先後、輕重、鬆緊之別,但須形不外露,力不出尖,亦無斷續,更不許有輕重方向之感。不論試力或發力,須保持身體松和,發力含蓄而有聽力,以待其觸,神宜內斂,骨宜藏棱,要在身體三尺以內,似有一層羅網包護之,而包羅之內,盡如刀叉鈞錯,並蓄有萬弓待發之勢,然卻在毛髮筋肉伸縮撥轉,全身內外無微不有滾珠起棱之感。他如虛無假借種種之力無窮,言之太繁,姑不具論,學者神而明之。

以上各力,果身得之後,切莫以為習拳之道已畢,此不過僅得些資本而已,而始有習拳之可能性。若動則即能『松鬆緊緊勿過正,實虛虛實得中平』之中樞訣要,則又非久經大敵之實作通家,不易得也。然則需要絕頂天資,過人氣度,尤須功力駕純,方可逐漸不加思索,不煩擬意,不期然而然,莫知至而至,本能觸覺之活力也。總之,具體細微之點力,亦須切忌無的放矢之動作,然又非做到全體無的放矢而不可,否則難能得其妙。

(三)試聲

試聲,為輔助試力細微之不及,其效力在運用聲波鼓盪全體之細胞工作。其原意不在威嚇,而聞之者則起猝然恐懼之感,實因其聲力並發,與徒作喊聲,意在威嚇者不同。試聲口內之氣不得外吐,乃運用聲由內轉功夫。初試求有聲,漸以有聲變無聲,蓋人之聲各異,試聲之聲世人皆同,其聲如幽谷撞鐘。篙輩云:試聲如黃鐘大呂之本,非筆墨毫端所形容,須使學者,觀其神、度其理、聞其聲、揣其意,然後以試其力之情態,方能有得。

(四)自衛

自衛,技擊也。須知大動不如小動,小動不如不動,要知不動才是生生不已之動。譬如機械之輪,或兒童之捻轉兒,快到極處,似乎不動,如觀之已動,則是將不動,是無力之表現矣。所謂不動之動之動速於動,極速之動猶不動,一動一靜,互根為用。其運用之妙,多在於神經支配,憊念領導與呼吸之彈力,樞紐之穩固,路線之轉移,重心之變換。以上諸法,若能用之得機適當,則技擊之基礎備矣。亦須平日養成,隨時隨地,一舉手一抬足,皆含有應機而發之準備。要在虛靈之中,意感無窮,方是貴也。

然在學者於打法一道,雖無足深究,亦似有必經之過程。如對方呆板緊滯,且時刻表現其重心,路線部位之所在,則無足論。倘動作迅速,身無定位,而活若猿捷,更不必各項力之具備者,就以其運動之速,則亦非一般所能應付。故平日對於打法,亦應加以研究。習時首先鍛煉下腹充實,臀部力穩,頭手肩肘胯膝足各有打法。至於提打、鈎打、按打、掛打、鋸打、鑽打、搓打、裹打、踐打、截打、牆打、摧打、拔打、拂打、疊打、錯打、滾打、支力打、得力打、粘力打、圈步打、引步打、進步打、退步打、順步打、橫步打、整步打、半步打、斜面正打、正面敘打、具體之片面打、局部之整體打、上下卷打、左右領打、內外領打、前後旋打、力斷意不斷,意斷神又連,動靜已發未發之時機,和一切暗示打法;雖系局部,若非實地練習,亦不易得。然終是下乘功夫,如聰明智慧者,則無需習此。

 樓主| 張啟功 發表於 2007-6-4 00:05 | 顯示全部樓層

大成拳練習步驟

(五)技擊樁法

技擊樁與基本樁,神形稍異,然仍依原則為本。步如八字形,又名丁八步,又為半丁半八之弓箭步也。兩足重量,前三後七,兩臂撐抱之力,內三外七。何時發力,力始平均、平衡之後,仍須復原,如槍炮之彈簧伸縮不斷之意也。兩手足應變之距離,長不過尺,短不逾寸,前後左右,互換無窮,操之愈熟,愈感其妙。關於鬆緊沉實之利用,松靜驚彈之揣摩,路徑之遠近,間架之配備,發力之虛實,宇宙之力波,以及利用時間之機會,然後逐漸研討拳學之整個問題。在乎時須假定虎豹當前,蓄勢對搏,力爭生存之境況,此技擊人手之初,不二法門,亦為最初之法則。茲再申述神、意、力三者之運用於後。

神意之運用

技擊之站樁,要在身體空靈均整,精神飽滿,神猶霧豹,意若靈犀,具有烈馬奔放,神龍嘶噬之勢,頭頂項豎,頂心按縮,周身鼓舞,四處牽連,足趾抓地,雙膝撐拔,力向上提,足跟微起,猶如巨風卷樹,思有拔地欲飛,擰擺橫搖之勢,而身體則有撐裹豎漲,毛髮如朝之力,上下樞紐,曲折百繞,垂線自乘,其抽拔之力,要與天地相爭,肩撐肘橫,裹卷迴環,拔旋無已,上兜下墜,推抱互為,永不失平衡均整之力,指端斜插,左右鈞擰,外翻內裹,有推動山嶽地球之感,筋肉含力,骨節生棱,身體收斂,躍之欲動,含蓄吞吐,運力縱橫,兩肩開會,擰裹直前,有橫滾推錯兜卷之力,毛髮森立,背豎腰直,小腹常圓,胸部微收,動則如怒虎出林,搜山欲崩之狀,全身若靈蛇驚變之態,亦猶似火燒身之急,更有蟄龍橫擺直飛之神氣,尤感筋肉之激盪,力如火藥拳如彈,神機微動雀難飛,頗有神助之勇焉。故凡遇之物,則神意一交,如網天羅,無物能逃。如靂霆之鼓舞鱗甲,雪霜之蕭樹木,且發動之神速,更無物可以喻之。是以,余於此種神意運動,命名之四超速運動,言其速度之快,超出一切速度之上也。以上所言多系抽象,而精神方面須切實為之,以免流人虛幻。

力之運用

神意之外,力之運用更為切要。但系良能之力,非片面力也,惟大部分,須於試力上求之。習時須先由階段面積之偏椅,而求力量之均整,繼由點力之均整,揣摩虛實之偏倚,復由偏倚之鬆緊,以試發力之適當,更由適當之發力,利用神光離合之旋繞與波浪彈力之鋒棱,再以渾身毛髮,有出詢問路之狀,而期實現一觸即發之功能。且·時時準備技擊之防守進攻,亦時刻運用和大敵之周旋,尤須注意發力聽所擊之要點,萬不可無的放矢。見虛不擊擊突處,要知實處正是虛,虛實轉移樞紐處,若非久歷永不知,混擊蠻打亦有益,須看對手他是誰,正面微轉即斜面,斜面迎擊正可摧,勤習勿懈力搜求,敬謹意切靜揣思。

技擊在性命相捷,一方面言之,則為決鬥,決鬥則無道義,更須抱定肯、忍、狠、謹、穩、准之六訣要。且與對方抱有同死決心,若擊之不中,自不能擊,動則便能致其死,方可擊之,其決心如此,自無不勝,此指勢均力敵而言。如技能稍遜,不妨讓之。若在同道相訪,較試身手方面而言,則為較量,較量為友誼探討性質,與決鬥不同。須首重遣義,尤須觀察對方之能力如何,倘相去甚遠,則須完全讓之,使其畏威懷德為切要。較量之先,須以禮讓當前,言辭應和藹,舉動要有禮度,萬不可驕橫狂躁,有傷和雅,夫而後武德可以浙復,古道可以長存,實我拳道無上光榮,則余有厚望焉。

論拳套與方法

拳之深邃本無窮盡,縱學者穎悟絕世,更具有篤信力行之精神,終身習行,亦難究其根。而拳套與方法,所謂人造之拳架子也,自滿清三百來年,為-般門外漢當差表演而用,即拳混子謀生之工具。果欲研拳者,則又何暇而及習此,非但毫無用處,且與神經肢體與腦力諸多妨礙,害身體一切良能。故習此者,鮮有智識,而於應用尤不適合,且害處極多,筆難盡罄。對於拳之使命、衛生原則相距太遠,根本不談。對於較技,設不用方法拳套而蠻於混擊,或不致敗,倘或用之,則迎敗無疑。至謂五行生剋之論,則尤妄甚,在決鬥勝負之一瞬間,何暇思考?若以目之所見,一再思察,然後出手以應敵,鮮有不敗者。生克之論,吾恐三尺幼童,亦難盡信,夫誰信之,可詢之於決賽過者,自知吾言非謬也。見【】洪範五行志,乃措人民需要開發金、木、水、火、土應用而言,後一般不學無識之輩,濫加採用,妄為偽造,致演為拳術中所謂五行生剋之論,此不過為江湖之流,信口云云而已,豈學者亦可以讀此乎?

蓋拳道一項,大都知系人偽造,然招式方法,又何嘗不是人所偽,皆非拳之原則,非發揮本能之學也。縱有純篤之功夫,信專之堅忍,垣心毅力而為,然亦終歸是舍精華而就糟粕者也。要知拳學根本無法,亦可雲無微不法。一有方法,精神便不一致,力亦不篤,動作散慢不果速,一切不能統一,更有背於良能。所謂法者,乃原則原理之法,非枝節片面之荊板方法而為法,習枝節之法,猶之於庸醫也,所學者,都是具備藥方以待患者,而患者須合方患病,否則無所施其技矣。凡以拳套方法而為拳,是不啻以蛇神牛鬼之學而亂大遣,皆拳道之罪人也。

嘆令之學者,縱有精研之志,苦無人門之徑也。故余不顧一切,勢必遣破其非。夫拳套方法既無用處而且有害,何以傳者習者尚不乏人那?概因此中人大部知識淺薄,好奇熱異,即告之以真,彼亦難悟,悟亦難行。蓋習之者,咸以拳套方法,藉以眩人夸世,傳之者,便以拳套方法能欺人,且藉此以消磨時日,便於謀生,況根本不識拳為柯物者。故相率以己誤遺悟,永無止境,誠可憐可笑,亦復可氣也。

噫!豈僅拳之一道,吾感一切學術,大都是畸形發展。余實不忍目睹同類走人迷途之浩劫而不救,故不惜本人多年體認及實地之經驗,所得所知,反覆申論,以正其妄,而期喚醒同胞,勿復執迷不悟也。大凡天地間之高深學術,皆形簡意繁,而形式繁雜者,絕少精義,固不僅拳退然也。願同志三思之。

論點穴

點穴之說,世人皆以為奇。有雲點穴追者,有雲時間者,其種種之紛論不已,聞之令人生厭欲嘔,所論皆非也。蓋雙方較技,勢均力敵,且不必日固定之穴道不易擊中,即不論何處尚難擊中。如謹以菜穴之可點,再加以時間之校對,則早為對方擊破矣!

 樓主| 張啟功 發表於 2007-6-4 00:25 | 顯示全部樓層

大成拳練習步驟

總之,若無拳術之根本能力,縱使其任意戳點,亦無所施使技,即幸而擊中亦無效果。果若已得拳術中之真實功力,則不論兩肋前胸之某一部位,一被擊中,立能致死,非有意點穴,而所至之處,則無不是穴位。若僅學某處是穴,某時可點,其道不愈疏遠乎!

論拳道喪失之原因

習拳之要,有三原則:一健身,一自衛,一利群,利群為吾人天資,亦真基本要項。然一切之一切,則須完全由於身心健康中得來。不健康絕無充足之精神,精神不足,永無可歌可泣之壯烈事跡。且不必日殺身成仁,捨生取義,吾恐其人見人溺水或自縊,亦將畏縮而不前也,況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哉。不但如此,凡身之弱者,多氣量小而情緒惡。是容物恰情,亦非身體健康不可也。健身為人生之本,習拳為健身之基。一切事業悉須賴之,其關係即如是之大,豈能任其以偽亂真,欺天下萬世而不辨乎?

按拳道之起初最簡,而後始起繁雜。夫拳道為改善生理之工具,發揮良能之要訣,由簡人繁,則似可也,由繁人簡,違背生理之原理原則則不可。當初只有三拳,且三拳為一動作,所謂踐、鑽、裹,若馬奔連環,一氣演為三種力之合一作用也,至五行、十二形亦包括在內。蓋五行原為五種力之代名詞,十二形乃十二種禽獸之特長,應捷取之,非單獨有十二形及各種雜類之拳套也。亦如是,初只有單、雙換掌,後困淺識者流,禾悉此中真義,竟妄為偽造,重演有六十四掌及七十二腿等偽式,非徒無益,而猶害之。,流弊尤深,惟其害不烈,於生理方面,尚不十分背謬。但一切姿式,亦毫不可取。如以該拳譜論,文字較雅,惜精義少而文理多,且大都有籠統之病。

總之,按近代所有拳術,根本談不到養生與技擊之當否,亦無一法能合乎生理之需要者。餘四十年足跡大江南北,所遇拳家有千萬,從無見有一氏而能得其均衡者,況精奧乎?

夫拳本形簡而意繁,且有終身習行而不能明其要義者,至於達於善之境地,則尤屬鳳毛膨角,又況於此道根本不是者。此非拳遣之原理難明,實因一般人缺乏平易思想與堅強意志。降及今世,門戶疊出,招式方法多至不可名狀,詢其所以,日博美觀以備表演耳。習拳若以悅人為目的,何如舍習拳而演戲劇平?且戲劇中尚有不少有本之處,較之一般拳家誠高一籌也。每聞今之習拳者,常語人曰:能會若干套與幾多手,而自嗚得意,殊不知識者早經竅笑於旁,更為之嘆息不置矣!然則拳迢之喪失,豈非拳套方法為之。三百年來相習成風,積重難返,下焉者流推波助瀾,致演為四象五行之說,九宮八卦之論,以及河絡之學者。凡荒唐玄奇之詞,儘量採用而附會,使習者不明真象,惑於督說而趨之若騖,拳道之原理,焉得不日就撕滅哉?此外尚有學得幾套刀槍拳棍(者),欲藉此而謀生,幸而機遇巧合,其計獲售,而因謀生不遂者認為有機可乘,爭相效法,布滿社會。此等徑不唯拳道之真義背棄無餘,而尚義俠骨之風亦相與隨之而俱廢。然其間或有明理之士,能窺拳中之奧蘊者,惜又為積習成見所圍,不肯將所得精華以示人。豈知汪洋之水,何患人掏,是何因所見之不廣所小之若是那?夫學術本為人類所共有,苟有所得,理應公諸社會,焉可以私授付密,使之湮沒不彰乎?近來更聞有依傍佛門,說神弄鬼,妄言如何修道,如何遇仙,其荒誕不經,又如邪怪亂道之尤甚者,良可慨也。夫今為科學邑明之時代,竟敢作此野狐之謬說,傳人之口,布諸報端,此種庸愚昏饋之陡,真不知人間尚有羞恥之事矣。佛如有靈,不知對此流傳謬種之類,作何相思歟?世間求名謀生一道不只一端,何必利用社會弱點,自欺欺人!余言及此,不禁為拳遣悲,而更為世道人心嘆也。

拳道之衰微,固應罪康、雍二帝,以其時倡之不以其道也。然亦歸咎於同志智識不足,悟性較差,以致為其所愚。迄今以誤傳誤,而於此道都莫能識辨,即或間有覺悟者,又因保守門戶之成見,鮮有真誠之倡導者。

拳之一道,學之當有益身心,更可補助一切事業之不足。學之不當能使品德、神經、肢體、性倩都致無所補益,或影響生命,誤及終身。如君尚疑,試看過去拳術名家,多因筋肉失和而罹癱瘓下瘓者,比比皆是。習拳原為養生,反而戲生,結果殊可憫也。世人多呼拳道為國粹,如此國粹,豈非製造廢人之工具乎?民國十五年後,各地設有國術館,以示其他各術皆不配當一國字也,然則此丟人喪氣毫無價值之國術,亦僅我國可見,但未悉個中尚有如此高明之奇士,能賜其偉大之命名,余不知其大膽若輩又作何想也。至於提倡運動的一般大人先生們,終日振臂高呼為天下倡,豈知凡是運動不當者,卻是提前死亡之領導者。噶!何以盲從之若是那?難願世人靜夜沉思,須明辨之。人生最寶貴者莫過於身體,豈能任一般盲目之支配,信意而摧殘乎?甚矣!投師學技,不可不慎也。

余之學拳,只知有是非之分,不知有門戶之派別。為使拳術昌明,願將平生所得所知,交代後任。更願社會群眾,無不知之。放有來則教,向視人類為骨肉,從不想有師徒之稱,以期逐漸掃除門派之觀念,則拳道或可光大乎!是所願也。

解除師徒制之榷商

師徒之制譽為美德,然往往極美滿之事,行之於我國,則流弊叢生,醜態百出,而拳界為尤甚焉,故社會多以為不齒。學之者不拜師,難得其密,教之者,亦以不拜師不足以表其親,更不肯授之以要訣。尤而效之,習為固然。噶!誠陋矣哉。姑不論膚淺者流,根本無技之可秘,即或有之,則彼密此秘,始秘終秘,勢必將拳道真義,秘之於烏何有之鄉矣。甚至門牆之內亦有其秘有不傳者,余實不解其故,此真下而極下者也。拳道之不彰有故矣!

夫降至今日,異拳瞽說,遍天下作涌陛,歷可勝嘆哉!蓋拳道之真義,可雲與人生大道同其凡常,亦可雲與天地精微同樣深奧。不明其義而習之,終身求之而不得。果以其道而習之,終身習行不能盡,又有何暇而秘之乎?凡屬人類,都應以『胞與」,為懷,以饑溺自視,果肯如此而天下定。否則縱使人類死光,只余你一家存在,可謂自私之望以極,則又將如之何?吾恐人類之幸福永絕矣。國民積弱,事事多不如人,病亦在此矣。而況學術為千古人類所共有之物,根本不應有界域之分,更不必日一國之內,同族之中,不當有異視,即於他國別族,亦應肯抱大同,而學術更不當為國界所限也。煦煦然皆生於光天化日之下,何秘之有?其作用卑鄙,真不值一文也。

 樓主| 張啟功 發表於 2007-6-4 00:27 | 顯示全部樓層

大成拳練習步驟

是以余授拳一事,本來者不拒之旨,凡屬同好,有來則教,教必盡力;有問則告,告必盡義;惶惶然人之不能得,或無以使人得也。故每於傳授之際,有聽而不悟,或悟而不能行者,輒起憾然自恨,唯一見其知而能行,行而有德者,則又欣欣自然,區區此心,『一以慰人為慰,固未嘗以師自居也。

蓋以人之相與,尚精神,重感情,不在形式之稱謂,有真實學術授人,我雖不以師居,而獲其益者,誰不懷德?附義而師事之i是帥之名亡而實存,又何損焉?若以異拳替說以欺世,縱令拜門稱弟,而明達者一旦覺其妄,且將痛惡之不置,此又何師之有?師名雖存而實亡也,又何取焉?不但此也,師徒名分一定,徒對即覺有不當,常恐有犯師之尊嚴而不敢背,即背之,而師為自垛尊嚴計,亦必痛加駁斥而不自反。此尚何學術遣術之可言?順徒制之於拳逍無補,可概見矣,又況門派之爭,常以師徒制之流行益烈。人主出奴,往呶攏攘,由師承而成門戶,由門戶而成派別,更由派別之分歧,而至學理之龐雜。如此則拳學之道永無昌明之一日矣,其患不亦更甚乎?且學之有得,始乃有師,若叩頭三千,呼帥八萬,而於學術根本茫然,是究不知其師之所在也。要知學術才是公有神聖,是公有師尊,此吾所以力主師徒制之解除也。

雖然此為余個人之見,而順徒制在拳界積習已久,如一時不逮除,為慎重計,則亦須俟雙方學識品德互有真切認識,而後行之,以免盲從之弊,似較為妥善也。

結論

習拳不盡在年限之遠近與輩分之高低,或功力之深淺及身體之強弱,年齡之長幼與方法之多寡,動作之快慢等等,要在於學術原則、原理,通與不通。尤須在天賦之精神有無真實力量,再度其才志之何如,始定其造詣之深淺,將來之成就至何境地也。習拳最貴明理和精神力量之篤實,換言之,即有無獸性之篤力也,果能如是之力篤。再加之以修養,鍛煉成清逸大勇之氣魄,自不難深入法海,博得道要,至通家而超神人化矣。夫所謂通家者,不僅精於一門,而於諸般學術,聞其言,即知其程度何如,是否正軌,有無實際,觀其作法,一望而知其底蘊,或具體,或局部,或具體而微,至用何法補救,自能一語道破。所謂『得其環中,以應無窮』。

夫為教授者,能語人以規矩,不能示人以巧,更不能為人工造作是學。學者應精心摩仿,體會操存。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