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摘要
八段錦 本功法是武當山三豐隱仙派太極丹法傳人,中國當代著名內丹仙學養生家譚大江先生,根據武當派歷代袓師的吐納導引與拳術之精義,結合現代人的生活特點與體育運動方式,而創編的一套簡便易行、時間短湊,健身防病效益明顯,且具有老少咸宜特點的一套動功功法。本功法節奏明快,動作大方,對四肢、軀幹、頭頸各部關節及肌群,連及在內的臟腑,都有適當的調節運動。練時易學易記,各個動作相對獨立,可合練,可折練、可長練,可短練,機動靈活,具有廣泛的適應性和普及性。
八段錦
〔功法名稱〕
一、觀月摘星
二、左顧右盼
三、古樹迎風
四、仙鶴起舞
五、一柱擎天
六、恨地無門
七、紫燕展尾
八、抱球歸田
收功
一、觀月摘星
觀月摘星,重在活動頸項肌骨、肩關節和手臂,兼及背部的調節,並有調理脾胃增強眼力的功能。
二、左顧右盼
通過轉腰、換膝、扭項,以加強該部位的靈活性與協調性,預防關節炎、骨質增生諸症。並通過左右扭項、攥拳、往後瞪眼,預防和治療五勞七傷,強壯精神氣力,治目昏,增眼力。
三、古樹迎風
通過揚臂,左右大幅擺動,加強胸肋肌骨運動,功在調理三焦與肝肺諸髒。
四、仙鶴起舞
本節動作一方面重在擴胸,以強化臟腑功能;一方面重在加強四肢六大關節(上肢肩、肘、腕,下肢股、臏、踝)的靈活性。
五、一柱擎天
本節動作重在鍛煉身體的平衡支撐能力,同時強化膝股關節的韌性和靈活性,增強體力。
六、恨地無門
本節動作通過彎腰俯首,強固腰腎功能,並加強腿部筋肌韌性的鍛煉,消除五勞七傷,倍增體力。
七、紫燕展尾
本節動作是在前節強固腰腎功能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腰腿關節的靈活性,並使脊骨在左右擺動時得以調理,預防和治療頸椎、脊椎疾病。
八、抱球歸田
本節動作一方面有擴胸舒髒之作用,一方面通過雙臂抱球,采天地自然精華之氣收於腹內丹田之中,養育生命。
收功
以上八節動作做完後,在雙手攏於腹部丹田時,可適當多站片刻,靜心澄意,呼吸勻細綿長,大約三分鐘之後可收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