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擊樁是訓練中培養實戰技擊能力的基本功,是實戰技擊身法步法的基礎,是大成拳訓練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項練習,然而許多練習者雖然站技擊樁很用功,但收效並不十分滿意,皆因未得要領,下面簡單的介紹一下幾種不同姿勢技擊樁的練法並略談一下各種姿勢技擊樁的共同要領,練習者應該在練習中準確的把握這些要領,才能真正迅速地從技擊樁練習中獲益。
三種姿勢技擊樁的練法
一、矛盾樁
兩腳前後站立,成丁八步,重心前三後七,兩腳步距離一尺七八。後胯向里掖,身正,前腳掌有向後扒地的力量,前膝有向前頂的力量,前腳跟離地約1厘米,後腳膝蓋彎曲處不能吃力;前手高於眉齊,肘關節處成鈍角,手掌護住身體中線,掌心向內,五指自然分開,中指挑起。後手略低於前手,肘關節處成銳角,掌心向內,手指向前,五指自然分開,中指挑起;眼從前手上方看向遠方;練習時要有假想敵向自己攻擊。此樁兩手變為手心向下,形如提抓兩大鐵球,即為抓球樁。
二、托寶貝樁
除手的位置不同外,其它姿勢、要領都與矛盾樁相同;兩手長伸,手心相對,前手高於眉齊,後手比前手要略低半寸,伸出距離比前手短半個手掌的長度,手腕略往裡夾,向上挑起,兩手有里夾外撐上托下掛之勁;對着遠處一大樹練習,意念中雙手和大樹間有皮條聯繫,雙手有將大樹拉回之意。此樁變為兩手心翻轉向外,勾腕撐肘,與胸同高,即是小天星樁,托寶貝樁與小天星樁對練好推手的幫助很大。
三、伏虎樁
兩腳前後站立成大丁八步,兩腳距離約有四腳;身體下蹲,重心儘量降低,上體挺直,略往後靠,兩腳受力前四後六;兩手從眉間左右撐開,前手長伸,護住中線,手心向斜前,手指向上,後手距身體約一尺,手心向外,手指向前;兩手手指自然分開,中指挑起;意念中要有虎的氣勢,有很多假想敵向自己進攻,自己如虎入羊群之勢。
技擊樁訓練的共同要領
一、關於掖胯:普通人站立時,如果重心偏於一條腿,則支撐腿的胯部會向外頂出來。很多人將這一習慣帶到了技擊樁中,這樣站雖然省力,卻不得力,因為胯部的扭曲破壞了整個間架的完整飽滿。正確的胯部形態應為掖胯,即將後胯腹股溝部摺疊夾起,胯部微微收回,使身形中正不偏胯。
二、關於意念:大成拳十分重視意念,認為良性的意念誘導可以使鍛煉效果明顯加強。但很多人在運用意念時過於精細、繁雜。如意念全身各部位之間均有聯繫時,假想到全身數十條彈簧相連,想得真真切切。其實這樣假想已犯了執着的錯誤,全部心思都繫於數十條彈簧上(且不論其能否想得周全),精神拘緊而不得舒展,以致於影響了精神氣勢的鍛煉。運用意念的原則應是有那麼個意思就行了。例如前面說的全身各部位間均有聯繫,只要有一個聯繫的意識就夠,而不必將各部位間的聯繫絕對地想成彈簧或牛筋。
三、關於功夫:有很多大成拳愛好者片面地將大成拳的功夫認為是某種感覺,如阻力感、爭力感、舒適感等。他們認為,在練功中體會到一些感覺,就已具備了相應的功夫,從而放鬆了對練功強度的要求或孜孜不倦地追求練功中的各種感覺。實際上,體會到某種感覺,只證明練功者已初步進入練功狀態,這只是量變的開始,進一步深入練功後,又會產生新的感覺,無論是開始的感覺還是後來的感覺,都不能絕對地作為評價功力深淺的標準,況且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不同,隨着功夫的增長而出現的感覺也不同,刻意追求感覺的人還往往會陷入把錯覺當成實感的誤區,總之一切感覺皆是虛妄,習者當遠離虛妄,而非追求。要想積累深厚的功力,達到質的飛躍,從而使弱點化為強勁,必須繼續刻苦鍛煉不輟,才可能量變引起質變。
四、關於應站多長時間。站技擊樁需要達到一定的訓練量,否則效果不明顯,一般一次性單面鍛煉應超過40分鐘,不能左式站一會兒,右式站一會兒,那樣強度不夠。如想練就深厚功力和過人武技,一次性站樁應超過2小時,最好能練3、4小時,王選傑等前輩均能站4小時以上,且長年艱苦練習。現在許多習武者都有工作或學業,練拳時間有限,建議大家在不耽誤正常工作學習的前提下用零散時間練習其它訓練項目,用整塊時間站樁。訓練量應循序漸進的增加,不要硬性效仿前輩們的大運動量訓練,他們的訓練量也是一步步逐漸增加上去的,要從自己的實際條件出發,切實可行地踏踏實實堅持下去,貴在堅持,能堅持就比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