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13_003
安徽銅陵新華書店裡,一位家長帶著孩子選購圖書。資料照片
『耕讀傳家久,詩書濟世長。』我國重視讀書的家風古已有之。正如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吳尚之所說,『我國有著最古老的書籍文明,最久遠的讀書傳統,讀書繼世、崇尚讀書之風綿延數千年。一代又一代讀書人,形成了維繫民族精神的紐帶,築牢了凝聚家國共識的基礎』。
在當下,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閱讀是全民閱讀的基礎這一理念,已逐漸成爲大多數國人的共識。近年來,全國『書香之家』評選活動的開展,正是爲了找尋我們身邊那些擁有良好讀書家風的榜樣之家,並充分發揮它們的示範作用,讓更多的家庭『見賢思齊』。
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首屆全國『書香之家』推薦活動組織開展,產生積極反響。
2015年7月,第二屆全國『書香之家』推薦活動啟動。
今年4月12日,入選第二屆全國『書香之家』的959個家庭名單正式揭曉,再次爲各界所關注。這些入選家庭,來自全國天南海北,是我們身邊最尋常可見的基層家庭。它們都充滿書香,同時又各有各的動人故事。
書香情懷 世代傳遞
滄桑逝水,風習遞嬗。隨著時間的推移,閱讀方式和平台逐漸發生變化,但對書籍的摯愛和蘊藏在書香中的情懷,依然在這些家庭中傳承。
生於民國初年的廣東省湛江市的梁凌亞老先生,今年已94歲高齡。其家庭從曾祖父起開始五代教書,是名副其實的書香大家庭。梁凌亞自小受家庭讀書氛圍的影響,喜讀詩書。梁凌亞的4個兒女中,有兩位從事教師職業;孫輩10人中,有9個爲大學或研究生畢業。近年來,梁老捐獻出自己畢生的大量藏書,先後在家鄉建立了兩個圖書館,造福當地百姓。
作家兼音樂家張樹桐,出生於天津市寶坻區的書香世家。自明清以來,其祖輩多飽讀詩書,能寫能文。張樹桐的祖父滿腹經綸,常在夏秋之夜爲村民說書論古,並手抄多種古籍,以此爲樂。至樹桐先生父輩,亦秉承家訓,勤奮讀書,一生從事教育工作,桃李四方。
耕讀傳家 造福鄉鄰
耕讀傳家一直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如今,全國各地仍不乏普通農民家庭熱愛讀書並由此造福鄉鄰的感人事例。
黑龍江省大慶市龍鳳區龍鳳鎮向陽村的農村婦女趙春宏,雖然自身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一直熱愛文學。她不僅帶動自己的家人一起讀書而且還將家庭藏書免費借閱給附近村民。2008年起,趙春宏又開始了文學創作,後來不斷在文學刊物上發表作品。孩子看到她的文字一篇篇變成了鉛字,也開始讀書。
甘肅會寧縣郭城驛鎮紅堡子村的王丕順家庭,不僅自己重視讀書,而且還把家裡的一萬多冊藏書和上百種雜誌免費向村民開放。王丕順還在家中設立中華孝道講習堂,並開辦常年免費開放的會州博物館,經常組織周邊村民及學生參加各類讀書活動,在當地享有很高的美譽度。
來自浙江舟山市的沃銀才老人,自2011年起,用自己家裡的台門街道店面房無償辦起『台門農家書屋』。他和老伴兩人義務做圖書管理員,堅持爲讀者著想,提供良好的借閱服務,還提供飲水、電燈、電話服務,年均借書3000餘冊,切實解決了當地居民讀書看報難問題。
藏書豐厚 以讀爲樂
今日中國,不乏典藏珍稀版本的藏書大家。在入選的這些普通家庭里,藏書豐厚、以讀爲樂者也比比皆是。
吉林伊通滿族自治縣馬學忠老人已年逾八十,一生從事教育、地方志編纂和滿族歷史文化研究工作,長年堅持毛澤東圖書文獻收藏。50多年來,馬學忠共收藏毛澤東傳記、著作、詩詞、書法、畫冊等3000餘冊,還收藏各種專業書籍和資料文獻12000餘冊(份)。多年來,他接待借閱圖書的學生、幹部、教師400餘人次,舉辦多場毛澤東著作詩詞書法等精品展。2003年12月26日,馬學忠創建毛澤東書齋;2015年6月,書齋被縣委、縣政府確定爲伊通滿族自治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基地,爲當地的精神文明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
湖南省雙峰縣的陽劍家庭,因藏書多而成爲社區的閱讀點和文藝中心。爲了讓更多的人愛好讀書,他們家的藏書對外開放,同時專門設立了『讀書文學沙龍』,從2012年起,堅持每周集中學習一次。陽劍還利用在當地文聯工作的便利條件,舉辦了『雙峰文藝大講堂』,堅持每月開課二至三次,免費爲聽眾講授各種知識。
河南省舞鋼市的馬作棟家庭,二十年來省吃儉用,購置書籍、訂閱報刊雜誌、設立書庫、建有城鎮少見的家庭藏書室,擁有書籍6萬多冊。利用家庭書庫,馬作棟家庭無償向鄰居、同事出借圖片,爲社區文明建設和青少年健康成長提供支持和幫助,有力推動了群眾性讀書活動和學習型社區的建設。
推廣閱讀 傳播書香
本屆推薦的書香之家中,有不少家庭不僅自身崇尚閱讀,還像一顆顆種子,積極投身閱讀推廣,通過多種方式傳播書香。
福建省石獅市的蔡友謀,創辦綠洲讀書社已24年。讀書社目前已建立了32個分社,參與人數近萬人。書社多年堅持開展各種類型、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提出『讀有益書,做文明人』,深得社會各界有識之士的認可和支持,成爲石獅市文明建設的一張閃亮名片,被譽爲『一所沒圍牆的學校』。
重慶市綦江區的楊賢清家庭,自1996年起長期收留和教育家長在外務工的留守兒童,主動將家庭藏書借給學生閱讀欣賞,累計500餘人次。
『腹有詩書氣自華』,對一個人來說是如此,對一個家庭來說也是一樣。良好的家庭閱讀氛圍將對家庭美德的培養產生重要作用,並對提高公民素質、塑造人文精神,有著不可估量的積極效應。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期待通過全國『書香之家』推薦活動,讓更多的家庭『見賢思齊』,讓更多的『自然人口』轉變爲『讀書人口』,從而建成一個『書香中國』。
(本報記者 吳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