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25|回覆: 0

[考古發現] 海昏侯墓開創了『發掘』與『展示』同步的新時代

[複製連結]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16-4-19 08:1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至少在展示時間上創下了一個紀錄,顯示出其親民性,體現了文博工作者文化傳播與服務的理念變化和責任擔當,預示着更多的考古走近大眾、更多的文物走出深閣開口說話

如何協調文物保與用的關係,創新文物資源利用模式,最廣泛地實現文化共享,是近些年各級文物部門一直在探討的主要問題之一,但很多方面還遠遠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需要

海昏侯墓開創了『發掘』與『展示』同步的新時代

海昏侯墓開創了『發掘』與『展示』同步的新時代

2015年12月20日,江西南昌,海昏侯墓清理現場。 

保護文物功在當代,利在千秋4月12日,全國文物工作會議在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對文物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迅速傳播開來,文物保護正在迎來一個新時代,文物的保和用的關係,也再次成為文博界關注的焦點。由此想到去年年底以來公眾像追劇一樣強烈關注的海昏侯墓的考古發掘,以及未展先火、連續幾周一票難求的五色炫曜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之前整整5年的艱辛考古發掘,以及瞬間火爆的文化傳播,發人深思:這些年重要的考古發現及文物展覽並不少見,海昏侯墓的考古發掘為何會如此引人關注?在文物的保護和利用方面是否具有啟示性的意義?

之所以引起廣泛關注,原因是多重的。首先在漢墓十室九空的現狀下,作為迄今發掘的保存最好、結構最完整、功能佈局最清晰、有着完備祭祀體系的西漢列侯墓園,海昏侯墓園本身及可觀的出土文物對研究、了解西漢政治、經濟、文化具有重要意義。其次墓主即第一代海昏侯劉賀跌宕的身份變更與歷史文獻記載的語焉不詳,自然容易激起學界與公眾的探求興趣。此外,在海昏侯墓的考古發掘過程中,媒體密集的跟蹤報道、關鍵節點的現場直播也起到加溫提熱的作用。但最根本的原因恐怕還在於文博界工作方式的轉變以發掘與展示同步,讓歷史說話,讓文物說話,及時回應社會和公眾的關注。

長期以來,我們的重大考古發現成果總是猶抱琵琶半遮面,非要經過漫長的等待才能與公眾見面出土文物的登記造冊、保護修復及研究比較都是耗時耗力的大工程,滿足公眾的好奇心、求知慾,顯然並不會放在第一位。而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至少在展示時間上創下了一個紀錄,顯示出其服務大眾的親民性,體現了文博工作者文化傳播與公共服務的理念變化和責任擔當,預示着更多的考古走近大眾、更多的文物走出深閣開口說話。

發掘、保護、利用多管齊下,是海昏侯墓不同於其他考古發掘的大膽嘗試,在宏觀層面體現出了前瞻性、科學性、統籌性,因此海昏侯墓的發掘,從一開始便沒有停留在傳統意義上對一座墓葬的考古發掘上,而是從考古規程、文物的保護修復、科技考古手段的綜合運用、多學科合作,乃至後期的申遺工作和考古遺址公園的建設工作,都有着深謀遠慮的頂層設計,並在微觀層面體現出嚴格的專業性,從而被譽為考古典範:一方面,綜合運用地球物理探測、低壓氧艙文物保護等先進的科技手段,有效地支持了對現場遺存的分析判斷和文物保護,以利發掘、研究;另一方面,考古人員和國內有經驗的秦漢文保專家一同工作,同時充分發揮國內科研單位的優長進行文物保護、修復與研究,最大化地提取文物信息,從而奠定了整個海昏侯聚落遺址完整的保護基礎,實現着由文物本體保護向文物本體與周邊環境、文化生態的整體保護並重發展的設想。

規劃科學是最大的效益。這種宏觀與微觀的統籌、科技與人力的聯姻,以及文博界與地方政府的共同發力,第一時間為文物的最大化保護和利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實現了文物資源保與用的靈活轉化。考古發掘的過程本身,成為一次舉世矚目的展示和全民文化共享。作為階段性的成果展示,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也不再是孤立的文物呈現,而是以更立體、更開放、更深入的方式,回顧了5年來的考古進程,展示出考古學最前沿的發展態勢,以及這種具有前瞻性的嘗試的價值所在一方面,考古全程數碼化、影像化,讓展覽現場得以用文物、圖片、影像相結合的方式,呈現整體的墓葬環境,進而追溯到時光深處,讓古老的歷史鮮活起來:漢廢帝劉賀的故事因為文物而更為豐滿,西漢的孝宣之治因為文物而更為具體;另一方面,在自媒體發達的移動互聯時代,這種開放性、不求全的展示,讓公眾、媒體、沒有具體參與考古的專家學者都不再只是旁觀者。文物可不可以未完成修復和研究就進行展覽?相關研究正在進行時的展覽是否更有意義?廣泛而又層出不窮的傳播,加速了社會和業界的雙向互動,並一次次走近歷史,不斷催生新的學術探討,產生持續的文化思考。

如何協調文物保與用的關係,創新文物資源利用模式,最廣泛地實現文化共享,是近些年各級文物部門一直在探索的主要問題之一。改革開放以來,文物的保護工作加強,文物的資源利用加快,但很多方面還遠遠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需要。一些地方沒有把文物保護納入國土管理和城鄉建設規劃之中,文物的保護利用與經濟建設和發展不協調,或者由於經費、規劃等問題得不到合理的開發利用;或者因開發利用過度以至於文物資源受到破壞,不能正確處理文物保護與利用之間的關係。具體到文物的研究與展示方面,也不盡如人意。雖然讓考古不再是專業人士的孤芳自賞,一直是近些年考古界努力的方向,但從根本上看依然面臨瓶頸:一方面,傳統的展示方式以直接展現研究成果來完成文化對接,常常會因為知識太專業、歷史太久遠等原因把公眾擋在門外,難以深入;另一方面,如何加快學術研究的進度、擴展廣度,並防止考古人員公器私用等學術不端行為,仍是考古界的思考點。從這些方面而言,海昏侯墓的考古發掘,其文物保護意識與及時可持續的資源利用,不僅降低了考古的欣賞門檻、激發了公眾的熱情、提升了公眾的認知,更為重要的是,使考古工作進一步的開放和透明成為可能,使文化遺產科學客觀的研判、多方嚴謹的論證、立體公開的規劃成為可能,不但對學術公器化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也符合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增強對歷史文物的敬畏之心,樹立保護文物也是政績的科學理念,統籌好文物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全面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工作方針,切實加大文物保護力度,推進文物合理適度利用,使文物保護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這一重要指示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在實現文化共享的過程中,博物館的助力不可小覷。首博熱中,同樣贏得好評的還有王后母親女將紀念殷墟婦好墓考古發掘四十周年特展。從婦好墓呈現神秘的獰厲之美的商代青銅鼎、青銅鉞,到海昏侯墓已經步下神壇的青銅編鐘等,可以看到不同歷史時期青銅文明的興衰;從婦好墓的圓雕跪坐玉人、玉鳳,到海昏侯墓的韘形玉佩飾,可以感受到玉器製造從第一個發展高峯到鼎盛時期的攀升兩個展覽的精彩呈現,讓觀眾可以更加深刻地體會中華文明的變遷、中國歷史的沉浮。因此,要想講好中國故事,要想讓收藏在禁宮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都活起來,除了考古工作者背後的不懈努力,還需要博物館通過其展覽功能和公教功能,發揮潤物無聲的傳播優勢,讓公眾從心靈深處對歷史與文化產生敬畏感,從完整的文化環境與體系中洞察到創造的靈光,從而深入思考文物所包含的人文精神如何能夠與現實文化相融相通,擁有激活傳統文化精神、激活歷史文物資源生命力的可能。

海昏侯墓的發掘與展示,其最可貴的啟示意義,或許正在於文博工作者面對歷史、面對社會責任、面對公眾的意識與擔當。一個民族的復興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這種強大的精神力量的產生,也一定有賴於優秀的傳統文化精神在今天的活化與轉化。期待海昏侯墓考古發掘這一次積極的探索,昭示着一個新的開始。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