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石拓本古代如此高端 現今竟因曲高和寡而陷入寂寥
碑石拓本古代如此高端 現今竟因曲高和寡而陷入寂寥
碑石拓本古代如此高端 現今竟因曲高和寡而陷入寂寥
碑石拓本古代如此高端 現今竟因曲高和寡而陷入寂寥
西安碑林博物館研究員陳根遠談到碑帖時,不禁慨嘆 碑石拓本,在中國歷史上曾是非常高端的收藏門類,而在當代,卻因曲高和寡而陷入寂寥。作為西安碑林博物館研究員,陳根遠依靠近水樓台的條件,介入碑帖拓本的收藏二十餘年,深諳其中的樂趣。收藏拓本,不僅可助收藏者零距離感受秦唐之間一直以碑石為主要流傳載體的書法之美,觸摸到歷史的溫度,而且還給收藏者提供一種類似於破案的快感:通過一點點的蛛絲馬跡,識破版本的年齡、作偽者的伎倆,也是妙不可言的樂趣。 日前,廣州美術學院書法研究所邀請陳根遠先生在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做了一場題為【陝西古代碑刻與書法】的講座。記者也藉此機會對他進行了專訪。 金石有緣:顏氏父子手跡並立 陳根遠自幼喜愛金石書畫。從山東大學考古專業畢業後,1992年來到西安碑林博物館工作,這對陳根遠來說,簡直就是莫大的幸福。大家都說我是將愛好和工作統一在一起的。我也經常跟人說,碑林這個地方,不給錢都來,何況還發工資? 陳根遠目前收藏的名碑舊拓已有幾百種。【蕭思亮墓誌】拓本是其中比較有意思的一件。 在碑林工作,陳根遠自然對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特別熟悉。顏真卿碑石矗立在中國任何一個地方,便足以令其藏地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西安碑林博物館擁有顏真卿書碑七種。在陳根遠看來,顏書的美學底蘊暗合於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儒家思想,故此顏真卿書法影響之大、之久,除右軍(王羲之)以外,無人可比。為了學習研究碑帖,陳根遠收藏有現立於西安碑林的【多寶塔感應碑】、【臧懷恪碑】、【顏勤禮碑】、【顏氏家廟碑】,以及陝西華陰【謁金天王神祠題記】等顏真卿名碑舊本。後來,又得到了顏真卿父親顏惟貞撰寫的【蕭思亮墓誌】,令陳根遠頗有因緣殊勝之感。 蕭思亮是顏惟貞及其兄長顏元孫在長安縣任長安尉時的上級同事。顏惟貞義深寮舊,追感平昔,在墓誌文中稱讚蕭思亮資靈上善,稟粹中和,言為士則,行成物范。蕭思亮墓誌應該是存今顏真卿父親顏惟貞極為珍貴甚至唯一的書法遺蹟。顏真卿在【顏氏家廟】中記載父親顏惟貞曾蒙教於他的舅舅大書法家殷仲容並以書法擅名天下,從顏真卿之為人和蕭思亮墓誌的書法來看,所言不虛。 蕭思亮墓誌在清乾隆年間於西安出土,光緒年間被金石學家李宗顥帶到廣東,後來又被廣東大收藏家盧子樞收藏。蕭思亮墓誌拓本系盧子樞1952年贈送廣東碑帖收藏大家潘錫基。 而一個甲子之後,這一拓本又回到西安,張掛於珍藏有顏真卿為父親顏惟貞所立的【顏氏家廟碑】的西安碑林中的我的辦公室,這真的是穿越千年的金石之緣。陳根遠不無感慨地說。 宋拓價格高昂 晚清善拓適合民間收藏 廣州日報:同一塊石碑的碑文,在風吹日曬以及千百次的拓印之後,面目會否漸漸失真? 陳根遠:一般來說,名碑經過幾百年、上千次的槌拓,往往越拓越瘦。如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宋拓還比較豐腴,而到了清晚期,已經被拓得枯槁無神。有些拓本,這些年一直在野外雨淋日曬,斑駁得厲害。如晚清所拓的唐代【圭峯定慧禪師碑】還比較清晰,但一百年之後的拓本早已石花遍佈,有斷裂和損失的碑面文字,和清末的善拓根本不能比。 廣州日報:目前市面上最有價值的拓本是唐拓本嗎?明清拓本相對而言數量比較多,是否更適合入門人士收藏?當代的拓本,比如碑林博物館售賣的拓片,有沒有收藏價值? 陳根遠:唐拓本現在存世的只有3本,出土於敦煌藏經洞;宋拓本現在流傳的往往也朱跡累累,題跋再三,而且價格高昂;而在民間收藏圈,目前能突破清道光的本子都非常少,能收到清、民國的都不錯。 西安碑林是收藏碑石的聖地,但現在的政策很嚴,漢唐的名碑都不允許槌拓,都是以複製品出售,沒有什麼太大的收藏價值,一般人玩玩還可以。 廣州日報:碑帖拓本收藏的門檻似乎非常高,是否不具備一定的金石學、文字學、歷史學、文物學以及書法的知識是很難入門的? 陳根遠:收藏碑帖對收藏者的文史知識有一定要求。收藏者最好對書法比較了解,認識繁體字。而且從形態上說,碑帖是黑白兩色,比較純淨單一,是一種樸素的美。但它蘊含的書法信息、歷史內涵都很豐富,中國的書法之美在秦到唐都是以碑帖為主要流傳載體。 目前的碑帖價格還趴在地板上 廣州日報:在古代,碑帖是收藏的大項,價格昂貴;但為何到了今天,卻是地板價? 陳根遠:在古代,一個文人的字寫得差,會限制其發展,而要想寫好書法,首先得購買碑帖作為臨摹範本。對各種碑帖書法的優劣進行品評、對其書藝源流進行勾沉、版本時代進行鑑別,成為文人津津樂道的風雅話題,以及學問的重要標誌。所以碑帖成為收藏中的貴族,碑帖善本往往比書畫價格更高。20世紀30年代,國內某著名文物鑑賞家曾為一冊宋拓【九成宮醴泉銘】賣掉了一幅沈周的【吳江圖卷】和一幅文徵明的【雲山圖】。 而當代,碑帖長期在很低的價位運行,這和收藏主體的變化有關。古代的收藏主體是官員,當時的文人、官員跟收藏者是三位一體的;今天收藏的主體則是商人,而我們知道,現在的商人並不能代表最高的文化水準。所以就出現了一個現象:碑帖收藏成了傳統收藏大項中唯一價格還趴在地板上的門類。清朝的名碑拓本,現在不過賣萬元左右;而民國拓本,如果沒什麼收藏印和題跋,也就幾千元的價格。 不過,近幾年碑帖的價格出現了一些回歸,特別是當真正的好東西出來的時候,比如去年嘉德的南宋【九成宮醴泉銘】就拍出了八百多萬元,現在如果出現明拓,拍個幾十萬元也不罕見。而從長遠來看,我相信拓本的價格增長是必然的。 廣州日報:現在市場上流通的碑帖拓本,假冒偽劣的比例大嗎?辨識的難度如何? 陳根遠:市場上偽品比例不低。各種名碑都有翻刻、偽造的本子,比如山東的摩崖、徐州的畫像石,包括西安碑林的名碑。 鑑定拓片,非知其真不知其偽。有志於這個板塊的收藏者,首先一定得對碑石的原拓有所了解。文物出版社出的碑帖一般是依據原本,是真拓,所以初學者可以根據這個來進行觀察,自己買的拓本石花是否自然,缺字、筆畫和時代是否吻合等;其次也有一些書可以憑據,比如仲威先生的【中國碑帖真偽鑑別圖典】、王壯弘先生的【增補校碑隨筆】等。 廣州日報:現在的技術日新月異,就像您說的,第四軍醫大學用牙科材料複製碑石,基本上已經很難鑑別。這些技術的不斷完善會不會最終瓦解拓片收藏的稀缺屬性? 陳根遠:是有這個擔憂,但也並非沒有一點辦法鑑別,那需要非常專業的人士。所以我不主張藏家收藏名碑的現代拓本。名碑往往在國家的博物館裏,國家對珍貴文物的傳拓是有要求的;而民間對此無所規定,手段無所不用其極。所以新拓的殺傷力相當大。 什麼樣的拓本值得收藏? 第一,儘可能選擇年代久的,因為相對而言,那時的碑保存得會比較好,有些字沒有受損,比如明拓、清拓,可能就比現在的拓本有收藏價值。 第二,有名家遞藏過的拓本也會比較有價值。 第三,有些碑石在剛發現的時候,比如清道光年間剛發現時候的初拓本,也特別有文物價值。因為很多碑石到了後代就被損壞,甚至徹底消失了。比如隋代的董美人墓誌,拓本還在,但石頭已經沒有了,永遠不可能再進行槌拓了。 拓本真偽辨別 拓本作偽,大概可分為碑石即為偽物、非為原拓而為翻刻本、以晚拓充早拓幾種情況。 一.碑石的真偽:鑑定碑刻拓本,先要看碑刻名字,是哪一朝代的。如金石書中查不到(不包括新出土碑刻和宋元以後碑刻),碑刻署年與書法風格又出入較大的,則需要警惕,看是否碑刻本身為向壁虛造。在【增補校碑隨筆】等書中附有偽刻碑刻目錄,可供收藏者尋找核對。 二.辨別原拓還是翻刻本:欲確認是原拓或者翻刻本,則要與可確信之原拓進行逐畫的校刊,方可辨之。比如清晚期至民國,西安碑林周圍碑帖鋪甚多,各家多翻刻顏真卿的【多寶塔感應碑】等名碑,其裱本傳今也百年上下,品相頗陳舊。曾有一友藏有兩本,欣喜相告:所藏歸我帝力之力、鑿井見泥之鑿均守好,當為宋拓。送至碑林博物館、我的辦公室,及展讀之,一本較瘦,一本略肥,大形皆在,但不能細看。如肥本首行多寶塔感應碑之感右上一點與橫脫離(原刻相聯)等,點畫多不到位,當為晚清民國翻本。又如【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碑】翻刻本以明代翻刻為最多,其中以肅府本、王鐸本最精,有整石本、亦有橫刻帖本,還有並非仿自原石的,如西安碑林博物館就藏有明代橫刻帖本。翻刻本最明顯的硬傷是第四行佛道崇虛的道前綴部上兩點筆畫不中斷,而原石是中斷的。另外,古碑多有殘泐,而翻刻碑石往往也敲敲砸砸,以模仿原碑的石花和泐痕,但較之碑文則通常會顯得呆板和不夠自然。 三.晚拓冒充早拓:此類作偽有幾種方法: 首先是嵌蠟填補,塗墨考據。碑刻不同時代都會有一些損,有時還會有後人的題識。作偽整拓往往是將碑上晚期題跋用蠟填平再拓,以充早期無跋本,但逐字校刊可發現,這種偽本往往未將損泐筆畫一一填平。 其次是染色做舊。碑帖偽作往往呈暗灰、淺黃、黃褐色,似乎十分古老,實際上暗灰色可用淡墨水,淺黃色可用茶葉水,褐色可用瓦花汁染出。 再次是題跋印章作偽。早期名人的題跋,往往會使拓本價格大增,也就有了移植題跋和偽造名人題跋的現象。題跋的真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辨識:題跋的書法筆跡是否真實?題跋的內容與拓本是否緊密相符?拓本上是否有題跋人的印鑑? 拓本是否經過名人收藏,往往也會影響拓本的價格。所以,拓本上鑑藏印的真偽也要注意。由於偽造的歷代收藏印往往是一次鈐蓋上去的,故不同時代不同人的印鑑印色都一樣,違背常理。另外,偽造的印鑑往往篆刻水平低劣,【歷代書畫家印鑑】、【明清書畫家印鑑】、【中國藏書家印鑑】等書可作為參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