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爲何仕途屢屢受挫 死後吳越之民竟哭於市?
蘇軾 蘇軾既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文學家,又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蘇軾26歲入仕,66歲病逝,從政40餘年,歷經順境逆境,堪稱古代爲官的典範,其高尚的爲官之德值得今人學習和借鑑。 縱觀古今,爲民務實始終是對爲官者職業倫理和職業操守的最基本要求,是評價官員的重要標尺。蘇軾爲官,無論官職大小,品級高低,爲民務實是其一貫的政治作風。 任職杭州,蘇軾不爲安逸舒適所役,經常深入民間考察百姓疾苦,曾經崶台平湖久蕪漫,人經豐歲尚凋疏的西湖在蘇軾的治理下恢復舊景,生產繁榮,數萬百姓受益,蘇堤春曉的美景更爲後世津津樂道。密州蝗災,餓殍遍野,民多棄子,蘇軾因盤量勸誘米,得出剩數百石別儲之,專以收養棄兒,救活了幾千嬰孩,灑涕循城拾棄孩成爲千古美談。水漫徐州,蘇軾親臨抗洪一線,與百姓生死與共,一句我在,徐州城在的承諾瞬間穩住亂局,使外逃避水的百姓有了主心骨,最終徐州平安,百姓謝於馬前。 百姓有需,蘇軾鞍前馬後;百姓有急,蘇軾挺身而出;百姓有難,蘇軾同進同退。蘇軾爲政爲民務實,胸懷愛民惠民思想,他認爲,要想把國家的事情辦好,首先必須辦好百姓的事,他時刻關注民生,從百姓的切身利益出發去思考問題、制定政策,真正做到了爲官一任,造福一方,深得百姓擁護和愛戴。 擁有高尚政治人格的官員,能夠在爲官過程中勇於擔當自己的使命,不計個人得失,直陳自己的政治主張,能夠注重施政的現實性、針對性。蘇軾爲官,屢屢受挫,但其仍堅持正道,直而不隨。 熙寧變法,改革、保守兩派鬥爭激烈,蘇軾作爲保守派的代表人物,屢次上表言變法得失,甚至喻變法爲醫者之用毒藥,以人之生死,試其未效之方,遭到王安石等人的排擠,被貶黃州。然而,蘇軾並未因黨派之爭而完全否定新法,而是將新法引向利民的方向,他將免役寬剩錢或坊場錢用來爲百姓支付醫藥費,因法以便民,此舉體現了蘇軾偉大的政治人格。元祐年間,司馬光爲相,蘇軾因曾經的保守派身份,一路高升。但面對司馬光全面廢除新法的政治主張,蘇軾持不同看法,他認爲校量利害,參用所長爲恰當之舉,結果是,蘇軾的擔當沒有讓他汲取前車之鑑,仕途再次受挫。 面對王安石主政,蘇軾沒有選擇明哲保身;當司馬光主政之時,蘇軾也沒有平步青雲。由此可見,蘇軾爲官以民爲本,其施政的出發點和目的是利國利民,而並非黨爭爲首、名利至上,不以一身禍福,易其憂國之心,其實事求是、直而不隨的品格值得敬佩。 官德是一種正確使用權力的道德,用權爲了誰、用權依靠誰是其最根本的核心問題,古人歷來十分注重清正廉潔,爲官清廉則官民和諧、政令暢通、民風淳樸。蘇軾爲官40餘年,無論升遷貶謫,始終清廉自持,凜然照塵寰。 蘇軾在京爲官時,位居三品,有一鄉友欲以重金厚禮求得一官半職。面對鄉情難卻的局面,蘇軾沒有爲財富和人情左右而徇情枉法,婉言拒絕了來人。蘇軾被貶黃州時,位居從八品,薪俸驟減,過起了向人乞米何曾得的苦日子。爲解決一家人的溫飽問題,蘇軾精打細算,計劃開支,節儉度日,他甚至放下士大夫的尊嚴,穿起農衣,辛勤耕作,自給自足。生活窮困並未能磨滅蘇軾的心志,他寄情於創作,一句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道出了內心的不爲物役的爲官操守和清正廉潔的爲官氣節。 古代的仁人志士,名節重於泰山,一生甘願粗衣陋食,節儉生活,也不願貪圖小利,遺臭萬年,蘇軾便是其中的代表。人間有味是清歡,無論官職的高低與境遇的順逆,清正廉潔的人格永不變。君子生財有道,取之有方,如果爲了自己的富貴榮華而濫用手中的權力,國法縱未及,公論安所逃? 蘇軾死後,吳越之民,相與哭於市。訃聞四方,無賢愚皆咨嗟出涕,口碑自在民心,其高尚的官德爲歷代所唱誦。爲民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是歷史的沉澱,也是時代的號召,更是民心之所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