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醫案御病有方 急診不慌
清宮運用生脈散醫案
清代宮廷醫案對御醫的治療經驗進行了完備的記錄,高度體現了清代宮廷醫學的水平。其中對於危急重症的治療,亦值得我們學習。
【治厥證強調益氣健脾】
中醫學認爲,厥證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以氣機逆亂,升降失調,氣血陰陽不相接續爲基本病機;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伴有四肢逆冷爲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急性病症。
乾隆四十九年九月初二日,張肇基、李德宣請得祿貴人脈息細澀,系氣虛痰厥之症,以致昏迷不省人事,服蘇和丸神識漸清,惟氣弱身軟,時或迷暈,痰熱猶盛,議用育神化痰湯調理。
茯神三錢,遠志一錢五分,白朮二錢,橘紅一錢五分,半夏二錢,白芍一錢五分,扁豆四錢,澤瀉一錢五分,棗仁一錢五分,炙甘草一錢。
引用建蓮肉三錢,生薑二片,晚服。
縱觀全方,以二陳湯化痰,建蓮、棗仁、遠志、茯神養心育神,白朮、扁豆、澤瀉、甘草健脾。
與一般治療痰厥之方法不同,清宮治療厥證,強調益氣健脾。對於厥證的病機,普遍認爲是氣機突然逆亂,升降乖戾,氣血陰陽不相順接。
正如【景岳全書•厥逆】所述:『厥者盡也,逆者亂也,即氣血敗亂之謂。』然而脾爲後天之本,爲氣血生化之源,脾又主運化。脾氣健運,則中焦之氣機暢達,進而一身之氣機順接,則厥證可漸愈。
另外,縱觀清宮中關於厥證的記載,不難發現,清宮之人體質柔弱多虛,多患痰厥;而脾爲生痰之源,因此,從健脾入手,更體現了『治病求本』的思想。
【開閉法解神昏閉脫證】
神昏是以神志不清爲特徵,多由心腦受邪、竅絡不通,神明被蒙所致。多種疾病如驚厥、時行熱病、痰證、癇證、暑病,以及中風、癃閉、疫毒痢、臌脹等,在其病情發展到嚴重階段,皆可出現神昏之危候。
根據病機、症狀的不同,神昏常見內閉、外脫兩種。脫證屬虛,急當溫補固脫,閉證屬實,因邪氣壅盛,蒙蔽清竅,導致神機閉塞而出現一系列的症狀。故當用芳香開竅之法,本法辛香走竄,具有開竅通關,啟閉醒神之功。
觀歷代醫家治療神昏閉脫的治法大體如上,清宮御醫之治療也與一般常法相一致。但是通過對清宮醫案的研究,筆者發現,清宮中尚有獨特之方藥。許多成方至今仍被廣泛應用。
如治療閉症之秘傳通竅仙方(生半夏、藜蘆、細辛、豬牙皂分別煎汁浸泡藥棉,並取蟾酥化)、牛黃清心丸、十香反魂丹、烏梅擦牙等。牛黃清心丸,取牛黃、麝香、犀角、羚羊、人參等貴重藥材爲方,具有祛風、化痰、理氣、調血等多種功用,與【痘疹世醫心法】所傳之牛黃清心丸不同。適用於痰熱客於心經,所致神昏錯語等症。
【喜用生脈散救治瀕死】
筆者通過歸納整理清宮醫藥檔案中帝后王公之臨終醫案,發現御醫對於臨危病人最常用生脈散加減進行救治。生脈散被視爲宮中之救命仙方,推崇備至。
生脈散以人參爲君藥,其性甘溫,益元氣,補肺氣,生津液;麥門冬甘寒養陰清熱,潤肺生津,是爲臣藥。二味合用,則益氣養陰之功益彰。五味子酸溫,斂肺止汗,生津止渴,爲佐藥。三者一補一潤一斂,益氣養陰、生津止渴、斂陰止汗,使氣復津生,汗止陰存,氣充脈復,故名『生脈』。【醫方集解】說:『人有將死脈絕者,服此能復生之,其功甚大。』後世多用於救治氣陰耗傷之脫證。
清宮之中,乾隆、嘉慶、慈禧、同治、光緒等臨終時皆用生脈散加減,且不論其療效如何,但據其所載脈案,應用生脈散及其變方實爲對症。
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張仲元、戴家瑜請得皇太后脈息左部不勻,右部細數,氣虛痰生,精神萎頓,舌短口乾,胃不納食,勢甚危篤,勉擬益氣生津之法調理。
人參須五分,麥冬二錢,鮮石斛二錢,老米一兩,水煎服。
此外,根據慈禧臨終之脈案分析,其病以老年性肺炎可能性最大,醫方以生脈散益氣生津,與其病機相契合。
【危重症也食療】
清宮御醫重視食療養生,倡導藥食同源,曾有用西瓜水治療夏季感受暑濕發熱氣閉之症的記載。這是因爲西瓜善清暑熱,有天然白虎湯之譽。不僅如此,對於一些危重病人,亦善於通過飲食調理,以恢復其胃氣,看似緩不濟急,但仍有不少轉危爲安之脈案。
康熙朝赫世亨患痢疾,久治不愈,御醫診治爲『下痢紅白,色如魚腦,里急後重,腰腹疼痛,年老氣虛,又兼病後六脈尚大,脈症不齊,其病甚險,恐變虛脫之症』,後改爲飲食療治,賞食野味,和養胃氣。腹瀉自止,胃氣漸開,六脈稍起。
可見脾胃爲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飲食和養,蘇其胃氣,則虛脫之險症得以挽回。
另如慈禧臨終前之脈案,亦有『糯米飯鍋巴……』等飲食和養胃氣的治療。中醫學歷來非常重視『胃氣』,認爲『人以胃氣爲本』。胃氣強則五臟俱盛,胃氣弱則五臟俱衰,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清宮御醫在危急重症之時仍能處處注意顧護胃氣的思想,實屬可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