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在文化自信中闊步前行
【山東文化自信】 治國理政新思想新實踐 新戰略帶來新氣象 『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在濟南市公交車廂裏記者看到了這樣的語句。濟南公交公司將【論語】中的名言警句做成精美展板、宣傳畫,懸掛在全市5000多輛公交車內,使市民在潛移默化中體悟【論語】內涵,體會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築夢路上文化自信不可或缺。』山東省委書記姜異康說,山東堅守傳統文化之『根』,延續沂蒙精神之『脈』,築牢核心價值觀之『魂』,在文化自信中主動作為,闊步前行。 守住傳統文化之『根』 『我們最先跟誰學說話?跟誰學穿衣?跟誰學會日常生活的規範?』台上講者連續拋出幾個問題。 『跟父母學的。』台下聽眾中有人回答。 『對。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我們永遠的老師。』講者臉上露出微笑說,『父母教給我們的生活知識,來自他們的長輩。而我們還會把自己的知識傳給子女,子女再傳給他們的後代,這樣就形成了家教和家風。』 這有問有答的互動場景,出現在濟寧市泗水縣官莊村的鄉村儒學講堂上。講課的是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副院長顏炳罡,聽課的則是村裏的農民,其中,既有3歲的娃娃,也有坐着輪椅的老奶奶。 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和儒家文化發源地,山東擁有獨特而豐厚的傳統文化資源。近年來,山東積極推進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十大行動,實施優秀傳統文化戲曲創作工程、儒學人才高地建設工程、縣及縣以下歷史文化展示工程等,在探索構建優秀傳統文化研究闡發、普及推廣、傳承保護、對外交流工作體系上,精心打造了鄉村儒學、尼山書院、世界儒學大會、鄉村記憶工程等文化品牌。 延續沂蒙精神之『脈』 趙志全是地道的沂蒙漢子。為了振興民族醫藥,他頑強拼搏、艱苦奮鬥,把一個年銷售收入不到100萬元、利潤幾近為零的小廠,發展成一個年銷售收入70億元、納稅9.2億元的現代化大企業——魯南製藥集團。 趙志全是沂蒙精神滋養出的一個典型代表。沂蒙精神誕生於齊魯大地,是山東精神的集中體現。在這種精神的感召和引領下,山東人民創造了一個個奇蹟。 在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活動中,山東籍人物入選11人;在支援西藏工作中山東堪稱楷模,湧現出了以孔繁森為代表的一大批優秀的援藏幹部;2014年、2015年,山東入選『中國好人榜』的人數分別為66人、124人,上榜人數全國第一。 鑄牢核心價值觀之『魂』 在泰安市東平縣八裏灣村,提起王炳蘭,沒有人不說好。王炳蘭從17歲嫁到婆家,先後照顧過婆家的爺爺、奶奶、姑奶奶、公公、婆婆、丈夫6位親人,54年無怨無悔,用最普通的行為踐行着中華民族敬老尊老、孝老愛老的傳統美德。 王炳蘭成了八裏灣人的道德標杆,登上了村裏善行義舉『四德榜』。 2007年以來,山東實施了以『孝、誠、愛、仁』為主題的『四德工程』建設,一位位百姓身邊楷模登上了善行義舉『四德榜』。目前,全省建立『四德榜』9萬多個,3000多萬人次好人好事上榜,唱響了『人人做好人,好人有好報,好人做好事,好事就上榜』的時代旋律。 『這些平日默默無聞的普通人,或敬老孝親,或見義勇為,或樂於奉獻,或誠實守信,是民族精神的生動彰顯。』山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孫守剛說,文化的核心是價值觀。山東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群眾生產生活,融入家風家訓、各行各業,使其達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效果,有效匯聚起了強大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