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處暑怎樣才是告別炎熱夏天的正確方式
處暑 處暑即爲出暑炎熱離開的意思。 處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14個節氣,交節時間點在公曆8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50。 處暑節氣意味著進入氣象意義的秋天,處暑後中國長江以北地區氣溫逐漸下降。 此時太陽正運行到了獅子座的軒轅十四星近旁。夜晚觀北斗七星,彎彎的斗柄還是指向申(西南方向)。 節氣由來 太陽到達黃經150時是農曆二十四節氣的處暑。處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氣。處含有躲藏、終止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是終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於這一天結束,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逐漸下降。處暑既不同於小暑、大暑、也不同於小寒、大寒節氣,它是代表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氣。 我國將處暑分爲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 詩云一度暑出處暑時,秋風送爽已覺遲。日行南徑斜暉里,割稻陌阡車馬馳。(左河水),處暑以後,除華南和西南地區外;我國大部分地區雨季即將結束,降水逐漸減少,水稻成熟收割。尤其是華北、東北和西北地區必須抓緊蓄水、保墒;以防秋種期間出現乾旱而延誤冬作物的播種期。
今日處暑怎樣才是告別炎熱夏天的正確方式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處暑 處暑,七月中。 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 鷹乃祭鳥,鷹,義禽也。秋令屬金,五行爲義,金氣肅殺,鷹感其氣始捕擊諸鳥,然必先祭之,猶人飲食祭先代爲之者也。不擊有胎之禽,故謂之義。 天地始肅秋者,陰之始,故曰天地始肅。 禾乃登。禾者。谷連藁秸之總名。又,稻秫苽粱之屬皆禾也。成熱曰登。 天氣特點 北方氣溫下降 處暑節氣,單單用氣溫開始走低來描述是不夠的。氣溫走低僅是其中的一個現象。產生這一現象背後的原因,首先應是太陽的直射點繼續南移,太陽輻射減弱;二是副熱帶高壓跨越式地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壓開始躍躍欲試,出拳出腳,小露鋒芒。 秋高氣爽 開始影響我國的冷高壓,在它的控制下,形成的下沉的、乾燥的冷空氣,先是宣告了中國東北、華北、西北雨季的結束,率先開始了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天氣--秋高氣爽。處暑期間,真正進入秋季的只是東北和西北地區。但每當冷空氣影響我國時,若空氣乾燥,往往帶來颳風天氣,若大氣中有暖濕氣流輸送,往往形成一場像樣的秋雨。每每風雨過後,特別是下雨過後,人們會感到較明顯的降溫。故有:一場秋雨(風)一場寒之說。北方南部的江淮地區,還有可能出現較大的降水過程。氣溫下降明顯,晝夜溫差加大,雨後艷陽當空,人們往往對夏秋之交的冷熱變化不很適應,一不小心就容易引發呼吸道、腸胃炎、感冒等疾病。 南方秋老虎 夏季稱雄的副熱帶高壓,雖說大步南撤,但絕不肯輕易讓出主導權、輕易退到西太平洋的海上。在它控制的南方地區,剛剛感受一絲秋涼的人們,往往在處暑尾聲,再次感受高溫天氣,這就是名副其實的秋老虎。對於剛剛走出三伏(2006年三伏在7月20日到8月20日),並且遭遇嚴重伏旱的地區,如果繼續受副熱帶高壓的控制,往往容易形成夏秋連旱,使秋季防火期大大提前,需要警惕。需要說的是,長江中下游地區往往在秋老虎天氣結束後,才會迎來秋高氣爽的小陽春,不過要到10月以後了。在此期間,全國各地的暴雨總趨勢是減弱的。 雷暴活動 華南、西南、華西。雷暴活動不及炎夏那般活躍,但華南、西南和華西地區雷暴活動仍較多。在華南,由於低緯度的暖濕氣流還比較活躍,因而產生的雷暴比其它地方多;而西南和華西地區,由於處在副熱帶高壓邊緣,加之山地的作用,雷暴的活動也比較多。進入9月,我國大部開始進入少雨期,而華西地區秋雨偏多。它是我國西部地區秋季的一種特殊的天氣現象。華西秋雨的範圍,除渭水和漢水流域外,還包括四川、貴州大部、雲南東部、湖南西部、湖北西部一帶發生的秋雨。因秋雨早的年份8月下旬就可以出現。最早出現日期有時可從8月下旬開始,最晚在11月下旬結束。但主要降雨時段是出現在9、10兩個月。華西秋雨的主要特點是雨日多,而另一個特點是以綿綿細雨爲主,所以雨日雖多,但雨量卻不很大,一般要比夏季少,強度也弱。
今日處暑怎樣才是告別炎熱夏天的正確方式
處暑習俗 出遊迎秋 祭祖、迎秋處暑節氣前後的民俗多與祭祖及迎秋有關。處暑前後民間會有慶贊中元的民俗活動,俗稱作七月半或中元節。舊時民間從七月初一起,就有開鬼門的儀式,直到月底關鬼門止,都會舉行普渡布施活動。據說普度活動由開鬼門開始,然後豎燈篙,放河燈招致孤魂;而主體則在搭建普度壇,架設孤棚,穿插搶孤等行事,最後以關鬼門結束。時至今日,已成爲祭祖的重大活動時段。此外,處暑之後,秋意漸濃,正是人們暢遊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處暑過,暑氣止,就連天上的那些雲彩也顯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時濃雲成塊。民間向來就有七月八月看巧雲之說,其間就有出遊迎秋之意。
今日處暑怎樣才是告別炎熱夏天的正確方式
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是爲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肖紅【呼蘭河傳】中的一段文字,是這種習俗的最好註腳:七月十五是個鬼節;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纏綿在地獄裡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著路。這一天若是有個死鬼托著一盞河燈,就得托生。
今日處暑怎樣才是告別炎熱夏天的正確方式
開漁節 對於沿海漁民來說,處暑以後漁業收穫的時節,每年處暑期間;在浙江省沿海都要舉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開漁節,決定在東海休漁結束的那一天,舉行盛大的開漁儀式,歡送漁民開船出海。2006年第九屆中國開漁節,在9月6日浙江省象山縣舉行。因爲;這時海域水溫依然偏高,魚群還是會停留在海域周圍,魚蝦貝類發育成熟。因此,從這一時間開始,人們往往可以享受到種類繁多的海鮮。 處暑養生 早睡早起 進入秋季後,人體出汗減少,人的機體進入一個生理休整階段,水鹽代謝開始恢復原來的平衡,心血管和神經系統負擔緩解,腸道功能日漸正常,由此,身體就會出現各種不適應,一些在夏季時潛伏的症狀就會出現,機體也會產生一種莫名的疲憊感,如不少人清晨醒來還想再睡,這種狀況就是秋乏。 處暑時節正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疏瀉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此時人的起居應相應調整,尤其是睡眠要充足,最好比平常多睡一個小時,因爲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秋乏。 益腎養肝 處暑節氣,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處暑過後,氣溫逐漸下降,日夜溫差逐漸增大,但白天氣溫仍較高。此時飲食調養方面宜益腎養肝,潤肺養胃。飲食上宜多吃鹹味食物如荸薺、沙葛、粉葛等。 從養生的角度來看,處暑節氣適宜進食清熱安神的食物,如銀耳、百合、蓮子、蜂蜜、黃魚、乾貝、海帶、海蜇、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類及奶類,但這些食物一次進食不可太多,做到少食多餐。另外,隨著氣侯漸漸乾燥,身體裡肺經當值,這時可多吃滋陰潤燥食物,防止燥邪損傷。如梨、冰糖、銀耳、沙參、鴨子等養陰生津的食物,或黃芪、黨參、烏賊、甲魚等能益氣保健的食物。當然,多吃蔬果可以起到生津潤燥、消熱通便的功效,能補充人體的津液。應少吃或不吃煎炸食物,因爲這些食物會加重秋燥的症狀。 多喝水去秋燥 想去秋燥必須養陰,而養陰的重點在於留住水分。除了多吃平潤的食物外,水分的攝取也不可少。建議早上起床後喝一杯溫水,可以讓整個消化系統甦醒過來,腸子開始蠕動,就會想上廁所,當然也就不會便秘了;但是千萬不要喝冷水,因爲人的脾胃喜溫忌寒,低於室溫的水多喝反而有害健康。 吃粥補充水分與潤燥 秋天早餐若能吃些溫熱粥或藥膳粥,可說是養生一大良方,尤其是脾胃虛、消化吸收功能比較差的人,吃粥有助健脾胃、補中氣。百合粥、銀耳粥、杏仁粥、蓮子粥、堅果粥與芝麻糊等,都是很好的養生早餐。中醫提醒,老年人、體質較虛弱者,或是每年冬天都會明顯感覺不舒服的人,應該從秋天就開始調理保養身體,多喝水、多吃滋陰潤燥的食物,以增強人體的抵抗力。
今日處暑怎樣才是告別炎熱夏天的正確方式
通風透氣,早晚添衣 處暑時節,正值初秋,暑熱尚未退盡,此時不宜過多過早地添加衣服,以自身感覺不過寒爲准,以提高機體對低溫環境的適應能力。當然,秋凍還要因人而異,老人和孩子的抵抗力弱,代謝功能下降,血液循環減慢,既怕冷又怕熱,對天氣變化非常敏感,更應及時增減衣服。 一定要確保室內通風,白天只要室內溫度不高就不宜開空調,可開窗使空氣流動,讓秋風滌盪暑期熱潮留在房內的濕濁之氣。睡覺時腹部蓋薄被,以防脾胃受涼。同時,室內可養些植物,如盆栽柑橘、吊蘭、文竹等綠色植物,可以調節室內空氣,增加含氧量。可在床頭擺放散發香氣的水果,能起到促進睡眠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入睡之前莫貪涼,最好把窗戶關上,以防寒濕之邪侵入人體。 處暑古詩 【長江二首】 (宋)蘇泂 處暑無三日,新涼直萬金。 白頭更世事,青草印禪心。 放鶴婆娑舞,聽蛩斷續吟。 極知仁者壽,未必海之深。 【處暑後風雨】 (宋)仇遠 疾風驅急雨,殘暑掃除空。 因識炎涼態,都來頃刻中。 紙窗嫌有隙,紈扇笑無功。 兒讀秋聲賦,令人憶醉翁。 【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處暑】 (宋)張嵲 塵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 露蟬聲漸咽,秋日景初微。 四海猶多壘,餘生久息機。 漂流空老大,萬事與心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