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虎相鬥】相關人物
小僮
【兩虎相鬥】涵義
兩隻老虎相互爭鬥。比喻力量強大的雙方相搏鬥。
【兩虎相鬥】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二】:“虎者,戾蟲;人者,甘餌。今兩虎諍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傷。”
【兩虎相鬥】辨析
【兩虎相鬥】讀音:liǎng hǔ xiāng dòu
【兩虎相鬥】近義詞:兩虎相爭、兩敗俱傷
【兩虎相鬥歇後語】:必有一傷;自相殘殺
【兩虎相鬥】用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
【兩虎相鬥】造句
1、這兩個國家的爭鬥,就像兩虎相鬥,必然有一方蒙受重大損失。
2、不過這樣也好,兩虎相鬥必有一傷,我就坐收漁利了,哈哈哈……
3、兩虎相鬥必有一傷,輕者傷筋動骨,重者說不定就會落下終身殘疾。
4、好了,一山不容二虎,兩虎相鬥,必有一傷,還是爸爸來吧。
5、兩虎相鬥必有一傷,場面越混亂對於他來說就越有利,那樣一來,搶得血魄果也不是沒有可能。
6、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既然青鋒藍光倆劍行都在蘭州,兩虎相鬥,必有一傷,不如。
7、正所謂,一山難藏二虎,倒不如知機另覓山頭棲身,各有各的環境,這樣可以避免兩虎相鬥必有一傷的命運了。
8、屬下不明,為何老大要幫助南宮風對付趙戰,反而不將事情的原委解釋給南宮風聽,讓他與趙戰兩虎相鬥呢?
9、這些外放的帶兵將領,勢力大的都在擁兵自重,隨時準備等他們兩虎相鬥,各自損傷之後,再取而代之。
10、兩虎相鬥,必有一傷,雖然老五算不得是什麼老虎,但他這麼多年的沉澱,多少還是有些實力的。
【兩虎相鬥】成語典故:
卞莊子發現兩隻老虎,立即拔劍在手,準備刺殺。身旁的小僮勸阻他說:”您看兩隻老虎,正在共食一牛,一定會因為肉味甘美而互相搏鬥起來。兩虎相鬥,大者必傷,小者必死。到那時候,您刺殺傷虎,就能一舉兩得。”卞莊子覺得小僮說得很有道理,便站立等待。過了一會兒,兩隻老虎為了爭肉,真的嘶咬起來,小虎被咬死,大虎也受了傷。卞莊子突然跳出去,揮劍猛刺傷虎,果然不費大力,就刺死傷虎,一舉獲得兩虎。
【兩虎相鬥文言文】:
莊子欲刺虎,館豎子止之,曰:“兩虎方且食牛,食甘必爭,爭則必斗,斗則大者傷,小者死。從傷而刺之,一舉必有雙虎之名。”卞莊子以為然,立須之。有頃,兩虎果斗,大者傷,小者死。莊子從傷者而刺之,一舉果有雙虎之功。
【兩虎相鬥白話文】:
卞莊子打算刺殺老虎。童僕勸阻他說:“兩隻老虎正要吃一牛,他們會因為肉味甘美而互相搏鬥起來。兩虎相鬥,大的必定受傷,小的必定死亡。到那時,刺殺傷虎,就能一舉兩得。”卞莊子覺得童僕說得很有道理,便站立等待。過了一會兒,兩隻老虎真的嘶咬起來,小虎被咬死,大虎也受了傷。卞莊子猛刺傷虎,這一舉動果然有一次打下兩隻虎的功效。
【兩虎相鬥】成語接龍:
兩虎相鬥→斗筲之人→人強馬壯→壯氣吞牛→牛聽彈琴→琴瑟合鳴→鳴鑼喝道→道盡塗殫→殫謀戮力→力均勢敵→敵不可假→假譽馳聲→聲色犬馬→馬龍車水→水清無魚→魚網鴻離→離鄉背井→井底之蛙→蛙鳴鴟叫→叫苦不迭→迭見層出→出乖露醜→醜聲遠播→播穅眯目→目瞪舌強→強嘴硬牙→牙牙學語→語重情深→深文附會→會者不忙→忙不擇價→價增一顧→顧盼自豪→豪竹哀絲→絲恩髮怨→怨氣滿腹→腹心之患→患難與共→共商國是→是非顛倒→倒戈卸甲→甲第連雲→雲起雪飛→飛蛾赴燭→燭照數計→計日以待→待賈而沽→沽譽買直→直內方外→外強中乾→干霄蔽日→日旰不食→食為民天→天府之國→國色天香→香消玉減→減師半德→德勝頭回→回山倒海→海納百川→川澤納污→污手垢面→面似靴皮→皮破血流→流星掣電→電流星散→散帶衡門→門庭如市→市無二價→價廉物美→美人遲暮→暮景殘光→光復舊物→物換星移→移孝為忠→忠孝節義→義氣相投→投傳而去→去邪歸正→正冠納履
【兩虎相鬥】歷史典故給我們帶來的啟示:
面對強敵,不可貿然行事,要學會善於選取有利時機,這樣不僅能取勝,且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