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入膏肓】相關人物
晉景公,姬姓,名獳,一名據,是中國春秋時代諸侯國晉國的一位君主。為晉文公之孫、晉成公之子。於前599年繼其父晉成公在位。
【病入膏肓】涵義
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臟與膈膜之間叫“肓”。形容病情十分嚴重,無法醫治。比喻事情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
【病入膏肓】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成公十年】:“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
元·無名氏【小張屠】第一折:“母親病入膏肓,你孩兒仰天悲愴”
金·王若虛【王內翰子端詩近來陡覺無佳思】詩:“功夫費盡謾窮年,病入膏肓豈易鐫。”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 第五二回:“吾觀 劉琦 過於酒色,病入膏肓,現今面色羸瘦,氣喘嘔血;不過半年,其人必死。”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蓮香】:“生哽咽良久,自言知罪,但求拯救。 蓮曰:‘病入膏肓,實無救法。’”
【病入膏肓】辨析
【病入膏肓】讀音:bìng rù gāo huāng
【病入膏肓】近義詞:人命危淺、行將就木、不可救藥、不治之症、膏肓之疾、氣息奄奄、無藥可救、奄奄一息
【病入膏肓】反義詞:妙手回春、手到病除、藥到病除、起死回生、懸壺救世、杏林高手、妙手仁心
【病入膏肓】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用於事物或人
【病入膏肓】造句
1、自從知道病入膏肓後,他反倒樂觀起來,病房總是充滿笑聲。
2、這家公司依我看已病入膏肓,難以為繼了。
3、由於母親病入膏肓,這個新戰士整日無精打采,茶飯不思。
4、這人已經病入膏肓,不可救藥了。
5、這些歹徒真是惡習難改,病入膏肓,希望法官判以極刑!
6、他已病入膏肓,醫生也束手無策。
7、他們再這樣胡搞下去,問題終將病入膏肓,難以挽救。
8、從檢驗報告來看,小明已病入膏肓,情況很不樂觀。
9、染上毒癮若不能立即戒斷,到了病入膏肓時,想戒也沒用了。
10、犯錯誤如人患病一樣,執迷不悟無疑如忌藥諱醫,難免病入膏肓;冒雨湯風有如問藥求醫,可保身安體健。
【病入膏肓】成語典故:
春秋時期,晉景公得了重病,聽說秦國有一個醫術很高明的醫生緩,便專程派人去請來。
醫生還沒到。晉景公恍惚中做了個夢。夢見他的病變成了兩個童子,正悄悄地在他身旁說話。
一個說:“那個高明的醫緩馬上就要來了,我看我們這回難逃了,我們躲到什麼地方去呢?” 另一個小孩說道:“這沒什麼可怕的,我們躲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無論他怎樣用藥,都奈何我們不得。”
不一會兒,醫緩到了,立刻被請進了晉景公的臥室替晉景公治病。診斷後,那醫生對晉景公說:“這病已沒辦法治了。疾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用灸法攻治不行,扎針又達不到,吃湯藥,其效力也達不到。這病是實在沒法子治啦。”
晉景公聽了,心想醫生所說,果然驗證了自己夢見的兩個小孩的對話,便點了點頭說:“你的醫術真高明啊!”說畢,叫人送了一份厚禮給醫生,讓他回秦國去了。不過這只是一個傳說!意指病已危重到了無法救治的地步。
【病入膏肓文言文】:
公疾病,求醫於秦。秦伯使醫緩為之。未至。公夢疾為二豎子,曰:“彼良醫也,懼傷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醫至,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所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
【病入膏肓白話文】:
晉景公病重,打算去秦國聘請醫術高明的人來給自己治病。秦桓公派了一個名叫緩的秦國醫生來醫治。醫生還沒到來之前,晉景公做了一個夢,夢見疾病變成了兩個童子在自己的身體裏談話。一個說:“晉景公這回請的人,醫術十分高明。那個醫生來了,會用藥會傷害我們。這回怎麼逃啊?”另一個說:“我們躲在肓之上,膏之下,那是藥力達不到的地方,能拿我們怎麼辦?”醫生到了,說:病無法治療。在肓的上面,膏的下面,用熱水焐也不行,是針灸的力量也達不到的。藥無法治,病不能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