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風吹草動】相關人物
楚平王 伍奢 伍子胥
【風吹草動】涵義
比喻微小的變動。
【風吹草動】出處
【敦煌變文集·伍子胥變文】:“偷蹤竊道;飲氣吞聲;風吹草動;即便藏形。”
【風吹草動】的近義詞和反義詞:
【風吹草動 近義詞】:蛛絲馬跡、唇亡齒寒、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風吹草動 反義詞】:風平浪靜、驚天動地
【風吹草動】故事的主人公簡介:
楚平王(?―公元前516年),羋姓,熊氏,名棄疾,繼位後改名居,又稱陳公、蔡公,是楚共王幼子,楚靈王之弟,春秋時期楚國國君,公元前528年―公元前516年在位。
伍奢(?―公元前522年),楚國椒邑(今安徽省阜南縣)人,生於楚國干溪(今安徽省利辛縣),楚莊王時重臣伍舉之子(一說伍舉之後),伍子胥的父親,春秋後期楚國大夫。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員,字子胥,本楚國椒邑(一說湖北省監利縣黃歇口鎮[1-2] ,一說安徽省全椒縣)人,春秋末期吳國大夫、軍事家。
【風吹草動】歷史典故經過:
春秋時,楚平王是一個昏庸無道的君主。他聽信一個叫費無忌的小人的讒言,要把太子建廢掉。
但又擔心太子建的老師伍奢不同意,於是把伍奢叫來,讓他說太子建企圖謀反。伍奢不承認,立刻被關進了監獄。
這時,費無忌又對楚平王說:“伍奢的兩個兒子很厲害,大王一定要把他們父子三人一起除掉!”楚平王逼伍奢寫信給他的兩個兒子伍尚和伍子胥,騙來京城,一起除掉。
伍子胥看了父親的信,對哥哥伍尚說:“平王想加害我們啊,還是快些逃走吧,日後爲父親報仇!”但是伍尚不肯逃走,結果和伍奢一起被楚平王殺害了。平王一定要斬草除根,下令官兵四處捉拿伍子胥。
伍子胥白天躲在叢林中,晚上出來趕路,來到了楚國的邊境昭關。關上的官吏盤查得很緊。伍子胥因爲出不了關而愁得睡不著覺,幾天以後滿頭黑髮竟全部變成了灰白。幸虧好心的東皋公同情伍子胥,找個模樣像伍子胥的人冒充伍子胥過關。守關的逮住了假伍子胥,而那個真伍子胥卻混出關去了。
伍子胥逃到一條江邊正在著急時,江上過來個漁夫,把他渡過江去。
到了對岸,漁夫對伍子胥說:“將軍,我回家給你弄些吃的來。”伍子胥坐在岸邊等候,忽然一陣清風吹來,蘆葦和野草簌簌地響了起來,伍子胥嚇了一跳,以爲是楚兵追來,慌忙躲進草叢裡。仔細一看,原來是“風吹草動”。
漁夫讓伍子胥飽餐一頓。伍子胥說:“我這把寶劍價值千金,送給你,答謝你的救命大恩。”漁夫說:“楚王懸賞捉拿你,我都沒有貪圖,難道會要你這寶劍嗎?”
“請問你的貴姓大名,讓我日後圖報。”伍子胥剛說完,漁夫就正色地說:“我救你的性命,是仰慕你是位英雄,並不冀求你什麼報答,你又何必問我姓名呢!快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