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盜鈴】相關人物
趙氏、范氏
【掩耳盜鈴】涵義
掩:遮蔽,遮蓋;盜:偷。偷鈴鐺怕別人聽見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騙自己,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蓋。
【掩耳盜鈴】出處
【呂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鍾況然有聲。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
【掩耳盜鈴】辨析
【掩耳盜鈴】讀音:yǎn ěr dào líng
【掩耳盜鈴】近義詞:自欺欺人、弄巧成拙
【掩耳盜鈴】反義詞:開誠佈公、眾所周知
【掩耳盜鈴歇後語】:自己哄自己
【掩耳盜鈴】用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掩耳盜鈴】造句
1.青蛙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大吼一聲跳起,把蟲子捉住了。
2.你認為這樣掩耳盜鈴,就能騙別人嗎?
3.妄想把不法行為合法化,只不過是掩耳盜鈴把戲罷了。
4.無論學習還是工作中,我們都應實事求是,不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
5.他這個人從來都不會做掩耳盜鈴的事情。
6.這件事並不是你想像的那樣的,實質上在掩耳盜鈴。
7.如果你在這件事情上對我掩耳盜鈴的我一定不會放過你的。
8.掩耳盜鈴是一種看上去很聰明其實很愚昧的方法。
9.硬把錯事合法化,只是掩耳盜鈴的笨拙把戲,事實的真相,大家心頭是雪亮的。
10.別以為自己聰明,可以掩飾所做的壞事,其實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
【掩耳盜鈴】成語典故:
春秋時候,晉國世家趙氏滅掉了范氏。有人趁機跑到范氏家裏想偷點東西,看見院子裏吊着一口大鐘。鍾是用上等青銅鑄成的,造型和圖案都很精美。小偷心裏高興極了,想把這口精美的大鐘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鍾又大又重,怎麼也挪不動。他想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把鐘敲碎,然後再分別搬回家。
小偷找來一把大錘子,拼命朝鐘砸去,咣的一聲巨響,把他嚇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這下糟了,這鐘聲不就等於是告訴人們我正在這裏偷鍾嗎?他心裏一急,身子一下子撲到了鐘上,張開雙臂想捂住鐘聲,可鐘聲又怎麼捂得住呢!鐘聲依然悠悠地傳向遠方。
他越聽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雙手,使勁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鐘聲變小了,聽不見了!”小偷高興起來,“妙極了!把耳朵捂住不就聽不進鐘聲了嗎!”他立刻找來兩個布團,把耳朵塞住,心想,這下誰也聽不見鐘聲了。於是就放手砸起鍾來,一下一下,鐘聲響亮地傳到很遠的地方。人們聽到鐘聲蜂擁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掩耳盜鈴文言文】: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錘毀之,鍾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矣。
【掩耳盜鈴白話文】:
范氏滅亡了,有個人趁機偷了一口鐘。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這口鐘太大了,背不動;於是用槌子把鍾砸碎,剛一砸,鍾鍠鍠的響聲很大。他生怕別人聽到鐘聲,來把鍾奪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耳朵緊緊捂住。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為別人也聽不到了,這就太荒謬了。
【掩耳盜鈴】歷史典故給我們帶來的啟示、寓意、道理:
鐘的響聲是客觀存在的,不管你是否捂住耳朵,它都是要響的。凡是要客觀存在的東西,它不會依人的主觀意志為改變。有的人對自己不利,或不喜歡的客觀存在,採取不承認的態度,以為如此,它就不存在了,這和“掩耳盜鐘”一樣,都是極端的主觀唯心主義——唯我論的表現。如果對客觀存在的現實不正視、不研究,採取閉目塞聽的態度的話,最終便會自食苦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