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官吏:何夔,身長八尺三寸,在史上被封為成陽亭侯何夔(生卒年不詳),字叔龍,陳郡陽夏縣(今河南太康)人。生卒年不詳。何夔避亂河南時被袁術強召為下屬,後來逃回家鄉投奔曹操,曾任司空掾屬、城父令、長廣太守、樂安太守、丞相府東曹掾。魏國建立之後,任尚書僕射。曹丕被立為太子之後,何夔曾任太子少傅、太傅、太僕。曹丕繼位之後封何夔為成陽亭侯。何夔死後諡號靖侯。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何夔幼年就死去了父親,和母親、哥哥住在一起,以孝順母親友愛兄長而著稱。身長八尺三寸,容貌莊重嚴肅。他避亂到了淮南。後來袁術到壽春,徵召他,何夔不肯應召,但卻被袁術扣留。過了很久,袁術和橋蕤一起圍攻蘄陽,蘄陽被曹操牢固防守。袁術因為何夔是蘄陽那個郡的人,想要脅迫他去遊說蘄陽投降.何夔對袁術的謀臣李業說:“過去柳下惠聽到要征伐別國的圖謀就臉上帶有憂慮的神色,說‘我聽說征伐別國是不用詢問仁德之人的,這樣的話為什麼問到我這裡來呢’!”於是逃走躲到潛山.袁術知道何夔終究不會為自己效力,就中止了脅迫他去蘄陽。袁術的堂兄山陽太守袁遣的母親,是何夔的堂姑,所以袁術雖恨何夔卻不加害他。
投奔曹操
公元196年(建安二年),何夔打算返回家鄉,估計袁術一定會急忙追趕,於是就從小路走得以逃脫,公元197年(建安三年),回到了家鄉所在的郡。不久,曹操徵召他為司空掾屬。當時有傳聞說袁術軍隊發生變亂,曹操問何夔說:“你認為可信不?”何夔回答說:“上天佐助的是順應天意的人,人民幫助的是取信於民的人。袁術沒有取信於民和順應天意的實際作為,卻希望得到上天和人民的幫助,這是不可能在天下實現自己的願望的。失去正道的君主,親戚都要背叛他,何況是他左右的人呢!照我看來,袁術的軍隊發生變亂是一定的了。”曹操說:“統治國家失去了賢才就會滅亡。您不被袁術所任用;發生變亂,不也是本該這樣的嗎!”
討平叛亂
曹操性格嚴厲,掾屬辦理公務,常常受杖刑;何夔經常帶着毒藥,決心寧死也不受侮辱,因此終究沒有遭受杖刑。出任城父令。又升任長廣太守。這個郡依山靠海,黃巾軍還沒有平定,當地強橫有勢的人大都反叛,袁譚隨即授給他們官職。長廣縣人管承,糾集部屬三千多家,成為結夥搶劫的禍害。議事的人想帶兵攻打他。何夔說:“管承等人不是生下來就喜歡作亂,習慣於作亂,不能自行悔改,沒有受到仁德的教化,所以不知道回心從善。現在軍隊逼得他們太急,他們害怕被消滅,必定會合力作戰。攻打他們既不容易攻下來,即使獲勝,也一定會傷害官吏百姓。不如慢慢用恩德開導,允許讓他們自行悔改,就可以不用煩勞軍隊來平定他們。”於是派遣郡丞黃珍前去,給他們講述成敗得失的道理,管承等人都請求降服。何夔派遣官員成弘兼任校尉,長廣縣丞等人帶着牛和酒到郊外迎接,把他們送到郡治的所在地。牟子的賊寇從錢,部屬也有數千人,何夔帶領郡里的軍隊和張遼一同討伐平定了他。束牟人王營,部屬有三千多家,脅迫昌陽縣的人作亂。何夔派遣官員王欽等人,授給他計謀,使王營的人馬分離逃散了。一個月的時間全都平定。
治理地方
這時曹操開始制訂新的法令下達到各州郡,又徵收租稅和絲綿絹帛。何夔認為長廣郡剛開始建立,近來又用兵打過仗。不能倉猝用法令來約束,於是上疏說:“自從喪亂以來,人民流離失所,現在雖然稍稍安定,但是歸服教化的時間很短。所下達的新法令,都是用嚴明的刑罰來整飭法令,統一國家的教化。我所管轄的六縣,轄界剛剛劃定,加上鬧饑荒,如果一律用法律禁令來整治,恐怕會有不服從教化的人。有不服從教化的人就不得不誅殺,那麼就不是觀察民情設立教化順應時勢的意圖了。古代帝王把京都以外的地區劃分為九等徵收賦稅來區別遠近,制定三種輕重不同的刑法來平定治理社會混亂的局面,我的愚見認為這個郡應該遵從邊遠地區、新封王國的法律,這裹的民間小事,派主管官員臨時根據情況靈活處理,對上不違背公正的法度,對下順應百姓的心願。等過了三年,老百姓安居樂業。然後用法令整治他們,那麼就沒有什麼地方行不通了。”曹操聽從了他的意見。徵召他回京,參與丞相府軍務。海盜郭祖在樂安、濟南轄界內劫掠作亂,州郡里的官吏百姓受到困擾。曹操因為何夔過去在長廣很有威信,授任他為樂安太守。到任幾個月,各城全都被平定。
晚年生活
不久又轉為丞相東曹掾,何夔對曹操說:“我聽說根據才德來制定爵位,那麼百姓就會注重道德修養;根據功勞來制定俸祿,那麼百姓就會爭相建立功勳。我認為從現在開始任用人,一定要先在鄉里考察,使得長幼次序,不相互超越。顯揚對忠誠正直的人的獎賞,昭示對公正樸實的人的酬報,那麼有才德和無才德的區分,就顯然辨別開了。在朝廷的大臣,當時接受教令和各曹一同被選拔而授職的人,各自承擔責任。上可以觀察朝廷大臣的節操,下可以堵塞爭官奪位的根源,如果這樣做,天下就非常有幸了。”曹操稱讚他說得好。
曹操稱魏公,建立魏國後任尚書僕射。後來定曹丕為太子,何夔被任命為太子少傅,並且命令他與太子太傅涼茂和尚書東曹選任太子諸侯官屬。不久,涼茂逝世,由何夔接任太子太傅。後來遷任太僕。曹丕稱帝後,封成陽亭侯。後來患病,多次請辭,曹丕多次挽留。不久逝世,諡靖侯。
曹操:“為國失賢則亡。君不為術所用;亂,不亦宜乎!”
曹丕:“今君疾雖未瘳,神明聽之矣。君其即安,以順朕意。”
陳壽:“徐奕、何夔、邢顒貴尚峻厲,為世名人。”
孫盛:“夫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是以上下休嘉,道光化洽。公府掾屬,古之造士也,必擢時雋,搜揚英逸,得其人則論道之任隆,非其才則覆餗之患至。苟有疵釁,刑黜可也。加其捶撲之罰,肅以小懲之戒,豈‘導之以德,齊之以禮’之謂與!然士之出處,宜度德投趾;可不之節,必審於所蹈。故高尚之徒,抗心於青雲之表,豈王侯之所能臣,名器之所羈紲哉!自非此族,委身世塗,否泰榮辱,制之由時,故箕子安於孥戮,柳下夷於三黜,蕭何、周勃亦在縲紲,夫豈不辱,君命故也。夔知時制,而甘其寵,挾藥要君,以避微恥。詩云‘唯此褊心’,何夔其有焉。放之,可也;宥之,非也。”
家族成員
子
何曾,何夔嗣子,西晉官至太宰,封朗陵縣公。
孫
何遵,何曾庶子,何邵(何劭)庶兄,在西晉官至太僕。
何邵,【晉書】作何劭。何曾之子,嗣子,在西晉官至太宰。
曾孫
何蕤,【晉書】作何岐。何邵(何劭)之子,嗣子。
何嵩,何遵之子,西晉著作郎。
何綏,何遵之子,西晉尚書,被東海王司馬越殺害。
何機,何遵之子,西晉鄒平縣令
何羨,何遵之子,曾任西晉離狐縣令。
史書記載
【[wiki]三國志·魏書·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title="「三國" title="「[wiki]三國」百科詞條" target="_blank">[wiki]三國志·魏書·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百科詞條" target="_blank">三國" title="「[wiki]三國」百科詞條" target="_blank">[wiki]三國志·魏書·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