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664|回覆: 0

[文化觀點] 品味古籍·【三國演義】的長與短

[複製連結]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16-12-8 09:5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著名的文學批評家、清人金聖歎,曾將我國的歷史小說做了集萃式的評述,【三國演義】被排為『第一才子書』。

三國演義】描寫了東漢末年社會動盪、群雄逐鹿,魏蜀吳三國鼎立,最後歸於一統的歷史畫面,場景宏大,情節複雜,是我國文學史上的瑰寶,也是世界文學史上的明珠。【三國演義】的作者具有非凡的敘事才能,詳略張弛,縱橫開合,都處理得極為恰當。其對幾次大戰的全景式描寫,如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寫得波瀾起伏、跌宕曲折,讀來驚心動魄,將簡略的史實演義得生動細緻,令人嘆為觀止。

三國演義】刻畫了近200個人物,個個堪稱藝術典型。諸葛亮是『賢相』化身,他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尚品質和神機妙算的奇異本領,出於聖賢而近乎神。關羽威猛剛毅、義重如山,被後人奉為神靈,即所謂武聖人關老爺。書中有兩位政治家是被臉譜化了的,一個是劉備,被塑造成為仁民愛物、禮賢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而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曹操,則被塑造成一位『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的奸雄,一個野心家和陰謀家。魯迅曾說,孔明被寫得過於智慧而『近妖』,劉備則被寫得過於仁厚而『近偽』。後人對此,已有了比較公允客觀的評價。

魯迅在【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中稱:『因為三國的事情,不像五代那樣紛亂;又不像楚漢那樣簡單;恰是不簡不繁,適於作小說。而且三國時的英雄,智術武勇,非常動人,所以人人都喜歡取來做小說底材料。』【三國演義】在民間的普及和流傳,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其接近於白話的文言,淺顯易懂,稍微識些字的人就能閱讀。

中國的長篇小說,幾乎都是前緊後松,下半部不如上半部精彩。【三國演義】是這樣,【水滸傳】【西遊記】是這樣,就連結構精美的【紅樓夢】也是如此。這一點,和西方的長篇小說很不同,後者幾乎都是結尾好,情節緊扣,高潮總是放在最後。【三國演義】的前33回,寫了從桃園結義到曹操統一北方的24年,十分精彩。從劉備的三顧茅廬到諸葛亮死於五丈原的27年,也寫得很好。而以後的46年,只用了15回半就草草收場,文筆也不怎麼精彩。以西蜀為例,從六出祁山到九伐中原,一次不如一次寫得好。

究其原因,不是中國小說家不懂得『高潮一過戛然而止』的道理,而是因為【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這些故事,原本都來自元明的坊間說書人的唱本,一段一段的,羅貫中、施耐庵等作者將這些精彩的段落連綴起來,首尾連接,次第貫串,在不失歷史大致的前提下,將全部故事講完整。於是,長篇雖然完成,但後邊越來越松。

雖然如此,說書人和讀書人還是喜歡的,前者可以根據他們的本子將整個故事講個完整。此書一出,曲藝場中就多了一種說書人。這種人把長篇小說放在桌子上,一邊說,一邊一頁一頁地揭書,因為他們記不準確情節,所以離不開書本,這種人被稱為『揭張子』。可以這麼說:羅貫中、施耐庵給了這些人混口飯吃的方法。至於讀者,雖然覺得書的後部分情節稀鬆,但各種人物都一一見了始終,也算是如願了。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