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故】在二0一七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主席指出:新故相推,日生不滯。即將到來的2017年,中國共產黨將召開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要繼續發力。天上不會掉餡餅,努力奮鬥才能夢想成真。
王夫之性命論發微·人性是可以改變的嗎?
王夫之 新故相推,日生不滯,語出王夫之【尚書引義太甲】。作為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王夫之別開生面地詮釋經學,創立了在中國古代哲學史上具有總結性意義、獨具特色的龐大哲學體系。比如在人性論上,王夫之提出了著名的性日生日成說,新故相推,日生不滯就是這一學說的合理推論和重要內容。 性命是中國哲學裏兩個非常古老的概念,王夫之以前的哲學家多將其神秘化或予以僵化理解。王夫之認為,所謂的命並不神秘,它就是人所受於自然界,以之為生養的東西:從天(即自然界)授予人來說,可以叫命;從人受於天來說,則可以叫性。在這個基礎上,他特別強調,人之性決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日生日成。他說:性者生理也,日生則日成也。則夫天命者,豈但初生之頃命之哉!形日以養,氣日以滋,理日以成,方生而受之,一日生而一日受之,受之者有所自授,豈非天哉?故天日命於人,而人日受命於天。故曰:性者生也,日生而日成之也。換句話說,人在胎孕之中,受命而成性,在出生以後的長養過程中,也無時無刻不在受命以成性,這是伴隨人的一生持續不斷的過程。 王夫之的性日生日成說,是以他堅持的變動不居的宇宙觀為基礎的。中國哲學向來認為宇宙萬物是生生不息的,如【周易繫辭傳】說:天地之大德曰生。王夫之認為,天地間的事物既有舊的也有新的,新的東西必然代替舊的東西,這對新生事物來說就是方生,這個永無休止的過程就是動以入動,不息不滯。【周易繫辭傳】又說:日新之謂盛德。王夫之對此大為讚賞,他說:守其故物而不能日新,雖其未消,亦槁而死故曰日新之謂盛德。很明顯,王夫之的這種宇宙觀和其性日生日成觀點完全一致。 正是基於日生日成的人性論,王夫之特別強調人在修身養性方面的主觀能動性。他結合人們身體的健康和疾病問題舉例說:形之惡也,倏而贅疣生焉;形之善也,俄而肌膚榮焉:非必初生之有成形也。氣之惡也,倏而疢疾生焉;氣之善也,俄而榮衛暢焉:非必初生之有成氣也形氣者,亦受於天者也,非人之能自有也;而新故相推,日生不滯如斯矣。這就是說,既然連我們的身體都時刻處在新陳代謝之中,那麼我們的飲食起居,見聞言動勢必需要擇善而從,否則必將帶來鹵莽滅裂的危險。 所以王夫之說:目日生視,耳日生聽,心日生思,形受以為器,氣受以為充,理受以為德。取之多,用之宏而壯;取之純,用之粹而善;取之駁,用之雜而惡:不知其所自生而生。是以君子自強不息,日乾夕惕,而擇之、守之,以養其性也。於是有生以後,日生之善益善而無有惡焉。這就是說,既然自然界日日給予我們耳目心智,那麼我們就要盡最大努力,使這些本能得到充分發揮,達到耳聰目明、心懷正義,如此才能成為胸懷天下、揚善去惡的君子。 王夫之的上述議論,由【尚書太甲】篇而起。據【尚書】記載,商湯嫡孫太甲即位後,頭兩年還循規蹈矩,後來便欲敗度,縱敗禮,大臣伊尹將他放於桐宮,直到三年之後,太甲悔過自責,伊尹又迎他復位,此後太甲成為一個勤政愛民、勵精圖治的聖君。太甲的例子充分表明,人性是完全可以通過自己的修煉加以改善的。王夫之對此評價說:狎於弗順之日,太甲之性非其降衷之舊;克念允德之時,太甲之性又失其不義之成。惟命之不窮也而靡常,故性屢移而異。抑惟理之本正也無固有之疵,故善來復而無難。未成可成,已成可革故君子之養性,行所無事,而非聽其自然,斯可以擇善必精,執中必固,無敢馳驅而戲渝也。大意是說,太甲與小人為伍逐漸變壞之時,其性並非初生時之性,當太甲後來尊德愛民的時候,太甲之性又與之前變壞之時大相逕庭。性與命不是一成不變,而是可成可革,所以君子養性必須保持定力,不能隨隨便便。王夫之這種基於性日生日成觀念之上的修身哲學,無疑是對人的主體性的高度張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