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362|回覆: 0

[醫藥臨床] 毛德西·談讀書與臨證(上)

[複製鏈接]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7-2-18 15:4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毛德西,河南省中醫院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第三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全國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指導老師,河南中醫事業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從事中醫臨床工作50餘年,諳熟經典,旁識各家,重視實踐,勤於筆耕,臨證經驗豐富。

毛德西教授經常對學生講:『作為一名醫生,特別是一名中醫,讀書與臨證是終生的事情,是須臾不可丟掉的兩翼,沒有這兩翼,就不可能有所作為。』並引用吳鞠通【溫病條辨·自序】所言:『瑭進與病謀,退與心謀,十閱春秋,然後有得。』他指出,吳氏這句話強調了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重要性。所謂『與病謀』,即多臨證;所謂『與心謀』,即多讀書。若只『與病謀』而不『與心謀』,則是單純的治病工匠;若只『與心謀』而不『與病謀』,則是徹頭徹尾的空頭理論家。

然而,古今中醫藥書籍浩如煙海,汗牛充棟。作為中醫藥工作者,應該讀哪些書?又該怎樣臨證?筆者特訪談如下。

【關於讀書】

讀哪些書

毛德西結合個人的學習和成長經歷,認為應認真研讀的書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經典類 經典類書籍包括【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神農本草經】等。四大經典是學習中醫的基本功,應反覆閱讀,熟練背誦,甚至必須終生去讀、去思考。誠如國醫大師鄧鐵濤教授所言:『四大經典是根,各家學說是本。』

學派類 如劉河間的【素問玄機原病式】、張子和的【儒門事親】、李東垣的【內外傷辨惑論】、朱丹溪的【格致餘論】等。對於各家醫學流派,應取其長而補其短;不可偏激一方,而排斥另一方。不能用李東垣的補土派否定朱丹溪的滋陰派;更不能用扶陽方藥替代其他流派的經驗。

溫病類 如吳又可的【溫疫論】、葉天士的【溫熱論】、吳鞠通的【溫病條辨】、王孟英的【溫熱經緯】、薛生白的【濕熱病篇】、楊栗山的【傷寒瘟疫條辨】、田淨意的【瘟疫安懷集】等。對於溫病學說,要全面了解,它可以用於治療溫熱病,也可以治療其他多種疾病,更可以治療疑難病。

全書類 如【景岳全書】【陳修園醫學全書】【醫學衷中參西錄】【醫宗金鑒】【四聖心源】等。閱讀全書類書籍要注重其實用性,不要把時間過多地放在純理論方面。

大師類 如【岳美中全書】【蒲輔周醫療經驗】【趙錫武醫療經驗】【秦伯未醫學全書】【王綿之方劑學講稿】【施今墨臨床經驗集】等。大師類書籍以近現代為主,他們謙虛好學,經驗豐富,且與時代同步,不可不讀。

醫論類 如裘沛然的【壺天散墨】,是當代中醫議論文的頂級作品;趙守真的【治驗回憶錄】,是經方實驗錄;任應秋的【中醫各家學說講稿】,乃是解疑篇、治學篇;【名老中醫之路】則是求學之明燈,登堂入室之引路者。

醫案類 如江瓘的【名醫類案】、魏之琇的【續名醫類案】、葉天士的【臨證指南醫案】、王孟英的【回春錄】、徐衡之的【宋元明清名醫類案】等。醫案是臨床之紀實,是『原生態』,應當多讀、常讀,對開拓臨床思路大有裨益。

工具及文史類 如【說文解字】【辭源】【中國醫學大詞典】等。沒有工具書籍,許多書無法讀下去。『文是基礎醫是樓』,故還應經常閱讀文史類書籍,這也是諸多大師的親身體會。

怎樣讀書

毛德西將以上需要讀的書籍根據內容又大概分為三種性質的書。在讀每一種書時,要求和側重點也有所不同。

基本概念書 這些書要終生去讀,特別是經典類書籍,更需時時讀,才能日日新。讀經典著作,還要結合自己的專業有重點地選讀。如研究中醫基本理論,應多讀【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五運行大論、異法方宜論、六微旨大論等篇;研究中醫臟腑學說,應多讀【素問】靈蘭秘典論、六節藏象論、五臟生成論及【靈樞】營衛生會等篇;研究中醫養生學,應多讀【素問】上古天真論、四氣調神大論、生氣通天論、金匱真言論等篇;研究針灸,則要多讀【靈樞】。這些篇章並不是孤立的,它們互相交叉,既有獨立性,又有連貫性。

專業性書籍 這類書應認真研讀,並密切結合臨床加以思考。內科醫生可選讀【張氏醫通】【醫宗金鑒】【醫學四要】【類證治裁】以及溫病學著作等;婦科醫生要讀【婦人良方大全】【傅青主女科】【婦科玉尺】【婦科心法要訣】【女科要旨】等;兒科醫生要讀【小兒藥證直訣】【幼科鐵鏡】【幼幼集成】【嬰童百問】等;外科醫生要讀【外科正宗】【外科大成】【外科心法要訣】等;眼科醫生要讀【目經大成】【銀海精微】等;針灸醫生要讀【針灸大成】【靈樞】等。

各家學說類書 這類書要大概了解,對於其中的一些獨到觀點要弄懂吃透。如劉河間的『六氣皆從火化』,張子和的『治虛不治實,非其治也』,李東垣的『火與元氣不兩立』,朱丹溪的『陰常不足,陽常有餘』,張景岳的溫補,薛立齋的雜合而治,溫病學家的分消走泄等。讀這些醫家著作時,還要讀他們的個人傳略,了解他們是怎樣成為一代名師的。

讀書與背誦

著名中醫學家任應秋先生曾指出,學習中醫一定要堅持讀書、背書、臨證。毛德西強調,對於基本理論的經典條文必須熟記,才能有利於理解和應用。例如,對葉天士的【溫熱論】,至少要記住『大凡看法,衛之後,方言氣;營之後,方言血。在衛汗之可也;到氣方可清氣;入營猶可透熱轉氣,如犀角、玄參、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動血,直須涼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膠、赤芍等物。』

毛德西特別指出,作為一名中醫,要重視方劑的背誦,至少要牢記500首方劑,這還不包括那些單驗方。例如,要學會活血化瘀法,就必須熟記王清任的數十首方劑,從頭部記起,包括通竅活血湯、會厭逐瘀湯、血府逐瘀湯、膈下逐瘀湯、少腹逐瘀湯、身痛逐瘀湯、通經逐瘀湯、補陽還五湯、通氣散、黃芪赤風湯、龍馬自來丹等;要了解李東垣的學術思想,就要熟記補中益氣湯、昇陽益胃湯、補脾胃瀉陰火昇陽湯等。

對於背誦方劑,毛德西不贊成用趣味歌訣的形式和方法,因為它不符合漢語四聲發音。毛德西指出,漢語四聲發音以三字經、七言句最佳,背誦【湯頭歌訣】簡便易記。老一輩醫家主張背誦【長沙方歌括】與【金匱方歌括】,即陳修園所編的湯頭歌訣,因為陳氏把原方的分量、病機也編進了歌訣。如瓜蔞薤白白酒湯,歌曰:『胸為陽位似天空,陰氣彌淪痹不通,薤白半升蔞一個,七升白酒奏奇功。』又如小陷胸湯,歌曰:『按而始痛病猶輕,脈結凝邪心下成,夏取半升連一兩,瓜蔞整個要先烹。』有些名醫自編的歌訣也很好,例如桂枝麻黃各半湯歌訣:『八九天來臉發紅,病邪仍在你身中,桂枝一半麻黃半,兩方平分即見功。』這些歌訣,讀得多了自然能記得牢,到臨床上就能夠信手拈來。

(文中所載處方、治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