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669|回覆: 0

[思維啟發] 名家讀經典·【禮記】是我的案頭常用書

[複製連結]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7-2-18 17:1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新春到,又是一個讀書年。不少朋友希望我推薦幾種儒家經典,作為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指導孩子知書達理的借鑑。我建議大家不妨讀讀【禮記】。

中華是禮儀之邦,禮是中國文化之心。流傳至今的儒家【十三經】中有三部禮學經典,習稱『【三禮】』,一部是【儀禮】,記述周代冠、婚、喪、祭諸禮的儀式;另一部是【周禮】,記載理想國的官制體系。這兩部書,不僅文古義奧,而且名物度數繁冗,滋人眩暈,不易通讀;還有一部就是【禮記】,是孔門七十子後學闡發禮義的文集,凡四十九篇,雖以思想雋永、說理宏通見長,但亦不乏細節描述,可謂既有規模之大,又有節目之詳,故歷來被認為是溝通【周禮】與【儀禮】的橋樑;全書以語錄、條記、議論為主要形式,內容貼近生活,文字相對淺近,讀者容易上手。今人讀【禮記】,至少可以有如下的收穫:

禮儀規範

禮在社會生活層面屬於行為規範,因而具有鮮明的操作性的特點。【禮記】記載了許多言談舉止方面的細節,儘管時代不同了,但其中不少內容依然可以繼承。例如【禮記】提及禮儀場合中的儀容儀態說,『足容重』,步履要穩重。『手容恭』,拱手要高而端正。『目容端』,目光不可睇視。『口容止』,嘴形靜止不妄動。『聲容靜』,不咳嗽、打噴嚏,噦咳。『頭容直』,頭部正直,不左右傾斜。『氣容肅』,不喘大氣。『色容莊』,神色莊重。【禮記】還提及各種禮儀禁忌,如『毋噭應』,不要用號呼之聲回應對方的呼喚。『毋怠荒』,體態要整肅,不可懈怠。『坐毋箕』,坐着,不可將雙腿向兩側張開。『暑毋褰裳』,即使是暑天,也不要將裳的下擺向上撩起。這些都是文明時代的民眾必備的知識。

如何得體地訪客、與尊長相處,也是許多朋友非常關心的內容。【禮記】說『將上堂,聲必揚。戶外有二屨,言聞則入,言不聞則不入。』拜訪他人,即將上堂時,要抬高說話聲,旨在使室內的主人知道客人已到,而有所準備。如果房門口有兩雙鞋,房內的說話聲清晰可聞,就可以進去;如果說話聲聽不到,說明他們的談論比較私密,此時不可貿然進入。【禮記】還說『毋側聽』,就是不要耳朵貼牆偷聽別人談話,這樣做很不道德,可見古人把尊重他人私隱作為做人的原則。

禮記】還屢屢談及在尊長身旁陪坐時的注意事項,如:『長者不及,毋儳言』,長者還沒有談及的話題,不要插嘴;『正爾容,聽必恭』,聽長者說話,要端正容貌,虛心恭聽;『毋剿說,毋雷同』,自己發言時,要表達主見,不要總是襲用別人的說法,處處與人雷同。【禮記】還說,在先生身旁陪坐,『先生問焉,終則對』,先生有所詢問,要等先生說完後再回話,搶答是失禮的行為。『請業則起,請益則起』,向先生請教學業,或者沒聽懂,希望先生再說一遍(請益),都要起身,不能坐着,以示尊師重道。

此外,【禮記】涉及古代的辭令、器物、宮室、服飾之處甚多,對於我們閱讀古代文獻,大有裨益。

人生準則

禮記】中有許多格言,立意深刻,堪稱人生準則,是引領人們修身進德、勉為君子的指南,而又朗朗上口,讀之令人眼睛一亮,足以銘之左右,終身拳拳服膺。以下略舉數例。

把握禮的本質。中國人的禮,並非只有外在形式,孔子說:『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樂雲樂雲,鐘鼓云乎哉?』禮之所以必須遵從,在於它背後的道德內涵。【禮記】說:『脩身踐言,謂之善行。行脩言道,禮之質也』。禮以忠信仁義為本,禮儀是其外在的文飾。謹修其身,踐履其言,堪稱善行。忠信之行脩,言談合於仁義之道。

中正為人之道。人皆有心理情感,有生理欲望,兩者都應用理性把控,不可任性失控。【禮記】說:『敖(傲)不可長,欲不可從(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傲,是內心矜慢,『滿招損,謙受益』,傲慢者必敗。人都有『飲食男女之欲』,當切記不可縱慾。人各有志,但不得自滿,須知『器滿則傾,志滿則覆』。快樂為人情所不能免,若不知自我節制,必然會樂極生悲。牢記這『四戒』,即可保持低調謙退的行事作風。

審視義理。天下之事,無非是義、利二字如何取捨。建立正確的義利觀,反對見利忘義,人生才不會犯大錯誤。【禮記】說『臨財毋苟得,臨危毋苟免』,意思是說,面對意外之財,別用不正當的方法去得到,那樣有傷於你的廉;面臨危難之時,不可用苟且的手段逃免,那樣有損於你的義。

職業道德。在政府部門服務,要盡心竭力,切忌言不及義。【禮記】說:『在官言官,在府言府,在庫言庫,在朝言朝。』此處的官,指藏版圖文書之處。府,指寶藏貨賄之處。庫,指存放車馬兵甲之處。朝,是君臣謀政事之處。無論在何處工作,都應該只談論與本職工作有關的話題。

常懷仁愛之心。君子仁愛為懷,在社會遭遇自然災害時,會有其特殊的表達方式,【禮記】說:『歲凶,年穀不登。君膳不祭肺,馬不食谷,馳道不除,祭事不縣;大夫不食粱;士飲酒不樂。』凶荒之年,收成無幾,國君祭祀不用表示最高級別的肺,不用穀子餵馬,不動用民力修整馳道,祭事不懸掛鐘磬;大夫用膳,不加食粱;士飲酒不彈琴瑟;自為貶損,以示為民分憂之情。

以平直之心交往。人好用自己的愛憎,誣他人的善惡,由此失卻平正公允之心,【禮記】說:『賢者狎而敬之,畏而愛之。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與賢者相處,不可因為近距離近而心生褻慢,應該時刻保持敬意;敬畏賢者,但不可疏遠,因為愛慕其德義。凡與人交,不可感情用事,應當力戒愛而不知其惡,憎而不知其善的現象。

理論體系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禮』是內涵最大的概念,相當於西方人所說的『文化』,體系相當龐大,許多人對此不能理解。如果你讀過【禮記】,就不會再有疑慮。例如,儒家的終極奮鬥目標是建立天下為公的大同世界,孔子關於這一思想的權威論述,見【禮運】篇。儒家治國理民,以禮、樂並舉,我國最早的儒家音樂理論著作,乃是【樂記】。中國自古以教育立國,儒家最經典的教育理論,當數【學記】。【大學】【中庸】是中國人修身養性的指南,宋代起被收入【四書】,影響深遠。【儒行】記孔子列舉儒者的十五種高尚德行,激濁揚清,砥礪士風,士林深受激勵。【王制】追記古昔先王班爵、授祿、祭祀、養老的法度,至今是我們認識古制不可或缺的珍貴史料。【月令】記載周代一年十二個月的天象、物候、農作、祭祀、政令等,是不可多得的社會生活畫卷。如此等等,上述篇章均關乎古代禮學的大端,而均出於【禮記】。若逐篇細讀,如網在綱,有條不紊,有助於從源頭上把握中國文化體系。

禮記】是我的案頭常用之書,數十年來,我以它為伴,從中汲取了許多為人、治學的養分。為此,我鄭重地將【禮記】推薦給諸位愛好傳統文化的朋友,我相信你一定也會終身受益。

(作者系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