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49|回覆: 0

[醫藥臨床] 濕熱病辨治·上焦濕熱證候

[複製連結]
劉景源王慶俠 發表於 2017-8-15 14:4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上焦濕熱證候,是濕熱邪氣由口、鼻、皮毛侵襲肺系,導致衛外失司,肺失宣降,水液代謝失常的病變,它是濕熱病的初起階段。就濕與熱兩種邪氣的比重而言,一般呈濕重於熱,熱蘊濕中。其初起邪氣雖侵襲於表,但濕熱往往又瀰漫於里,影響肺、脾兩髒,故上焦濕熱證候初起多見表里同病,以惡寒,發熱,身熱不揚,頭身重痛,舌苔白膩,脈濡爲主要臨床特徵,同時還可兼見脘痞納呆,小便不利等中、下焦症狀。上焦濕熱證候除肺系病變外,還可見濕熱釀痰,蒙蔽心包之證,其以身熱不揚,表情淡漠,神志呆痴,時昏時醒,舌苔白膩,脈濡滑爲主要臨床特徵。

上焦濕熱證候的治療,應以辛溫宣透,芳香化濕爲法。選用辛溫芳香藥物,因勢利導,輕揚透泄,化濕濁,宣肺氣,以疏通肌表,使腠理通達,微有汗出而濕邪漸從汗解。濕祛則熱不獨存,亦隨汗出而散。濕熱釀痰,蒙蔽心包之證,治用化濕清熱,芳香開竅之品,痰濕祛則熱亦隨之而解,仍屬辛宣芳化法範疇。茲將臨床常見的上焦濕熱證候的辨治分述如下。

濕邪困表

臨床表現:惡寒,發熱,身熱不揚,頭暈重痛,口淡不渴,胸悶脘痞,或見納呆嘔惡,腸鳴泄瀉,舌苔白膩,脈濡。

病機分析:濕爲陰邪,重濁黏滯,困阻肌表,肺氣不宣,衛外失司,故惡寒較重。正氣抗邪,正邪相爭,則發熱。濕遏熱伏,熱不得宣揚,故身雖熱而不揚,皮膚捫之無灼熱之感,甚或初捫之反涼,久捫之熱勢漸增,是爲『身熱不揚』。濕邪上犯清竅,濁邪害清,故頭暈重如裹如蒙;氣血阻滯,則頭痛。濕困肌表,故身重疼痛。其證惡寒重而頭身疼痛,有類表寒證,但表寒證痛而不重,是其鑑別要點。濕不傷津,故口淡不渴,是與外感熱邪之表熱證初起傷津而口微渴者之不同。濕熱瀰漫於里,阻滯氣機,則胸悶脘痞。脾胃升降失司,胃氣上逆,則納呆嘔惡。濕濁下注大腸,則腸鳴泄瀉。舌苔白膩,脈濡皆爲濕盛之徵。

治法:辛宣芳化,疏散表濕。

方藥:藿香正氣散。

藿香正氣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大腹皮、白芷、紫蘇、茯苓(去皮)各30克,半夏曲、白朮、陳皮(去白)、厚朴(去粗皮,薑汁炙)、苦桔梗各60克,藿香(去土)90克,甘草(炙)75克,上爲細末,每服6克,加生薑3片、大棗1枚,水煎服。如欲汗出,衣被蓋,再煎並服。

原方爲散劑,煮散服用,取『散者,散也』之意,以疏散表濕。現代多作湯劑、丸劑及藿香正氣水或膠囊。

方解:藿香辛溫芳香,既有辛宣芳化,疏散表濕之功,又能化濕和中,在方中用量最大,爲君藥。白芷、紫蘇亦皆辛溫芳香之品,助藿香以宣肺化濁,疏散表濕,二者共爲臣藥。其他藥爲佐、使。半夏曲、陳皮辛溫,大腹皮、厚朴苦溫,四藥相配,辛開苦降,燥濕行氣,宣暢氣機,使氣行則濕邪易去。半夏曲又有醒胃消導之功。白朮苦溫燥濕。茯苓淡滲利濕。以白朮、茯苓配炙甘草、生薑、大棗,健脾益氣和胃,以促水濕之運化。苦桔梗爲使藥以載藥上行,祛上焦之濕邪,又開通肺氣以通調水道,使濕邪從小便而驅。諸藥配伍,治上焦而兼顧中、下焦,祛除表里瀰漫之濕。用於臨床,表濕可解,表里同病亦可除。

寒濕束表,暑濕內蘊

臨床表現:惡寒,發熱,無汗,頭身疼痛困重,胸悶脘痞,心煩,口渴,小便短赤,舌苔白膩或黃膩,脈濡數。

病機分析:本證多由夏日貪涼所致。夏日炎熱潮濕,人每喜於陰涼處憩息,或室內以空調納涼。因此,易於外感寒濕,致寒濕束表,腠理閉塞而使暑濕內蘊不得外達。寒濕束表,衛氣失宣,故惡寒重而無汗。正邪相爭,則見發熱。寒濕困束,氣血受阻,則頭身疼痛而困重。暑濕內阻氣機,故胸悶脘痞。暑邪擾心,則心煩;傷津則口渴而小便短赤。其病初起,熱勢未揚,則舌苔白膩,繼則暑熱上蒸而舌苔黃膩,脈濡數。

治法:辛宣芳化,解表清暑。

方藥:新加香薷飲。

新加香薷飲(【溫病條辨】):香薷6克,銀花9克,鮮扁豆花9克,厚朴6克,連翹6克。

方解:香薷辛溫芳香,發汗解表,散寒除濕,爲方中君藥。銀花、鮮扁豆花清涼芳香,爲方中臣藥。佐以連翹輕清宣透,清透內蘊之暑濕。厚朴理氣燥濕,亦爲佐藥。諸藥相配,外解寒濕而內祛暑濕,是表里雙解之劑。若暑熱熾盛,舌質紅苔黃膩者,可於方中加黃連3~6克,以增清暑燥濕之力。本證與藿香正氣散證均有惡寒,發熱,頭身重痛之見症。然藿香正氣散證是濕邪困表而瀰漫於里,故方中多爲溫燥祛濕之品。本證乃寒濕束表而暑濕內蘊,故既需辛宣芳化以散寒除濕,又當清涼芳香以清化暑濕。二者病機不同,治亦有異。

濕邪郁阻,表里同病

臨床表現:惡寒發熱,身熱不揚,午後熱甚,面色淡黃,頭身重痛,四肢發涼,倦怠乏力,表情淡漠,胸悶脘痞,納呆不飢,甚或嘔惡,大便溏滯不爽, 口乾不欲飲,小便黃而不利,舌苔白膩,脈濡。

病機分析:本證乃濕熱病初起,濕熱邪氣侵襲上焦並瀰漫於中、下焦,郁阻表里之候。惡寒,發熱,頭身重痛,乃濕熱襲表之兆。因其濕熱裹結,熱蘊濕中,故惡寒重而身熱不揚,皮膚捫之無灼熱之感,面不紅而反淡黃。午後陽明經氣主令,陽明乃多氣多血之經,當其主令之時則正氣充盛,抗邪有力,正邪相爭,故午後熱甚。濕阻氣機,陽氣不達於四末及周身,則四肢發涼,倦怠乏力。濕濁蒙蔽,心神被抑,故表情淡漠。濕阻氣機,脾胃升降失司,則胸悶脘痞,納呆不飢,甚或嘔惡便溏。濕邪黏滯於大腸,腑氣不暢,故便雖溏而不爽。濕阻氣機,氣化不利,津不上承,故口乾而不欲飲。濕熱內蘊,膀胱氣化失司,故小便黃而不利。舌苔白膩,脈濡皆爲濕盛之徵。

治法:宣化濕熱。

方藥:藿朴夏苓湯或三仁湯。

藿朴夏苓湯(【醫原】):藿香6克,半夏4.5克,赤苓9克,杏仁9克,生薏仁12克,蔻仁1.8克,豬苓4.5克,澤瀉4.5克,淡豆豉9克,厚朴3克。

三仁湯(【溫病條辨】):杏仁15克,飛滑石18克,白通草6克,白蔻仁6克,竹葉6克,厚朴6克,生薏仁18克,半夏15克,

方解:藿朴夏苓湯中藿香辛溫芳香,辛宣芳化,解表化濕,爲君藥。豆豉、半夏、厚朴、赤苓爲臣藥。其他藥爲佐、使。豆豉解表宣郁,助藿香以宣化表濕。杏仁入上焦,開肺氣以通調水道。半夏和胃降逆止嘔。白蔻仁醒胃消滯。厚朴行氣燥濕。半夏、蔻仁、厚朴相配,辛開苦降,開郁燥濕,宣通氣機。生薏仁配赤茯苓,健脾利濕。豬苓配澤瀉,清利濕熱。方中諸藥配伍,辛宣芳化,辛開苦降與淡滲利濕共用,並健脾醒胃,行氣宣肺,共奏宣氣化濕之功,使表里上下瀰漫之邪,內外齊解,上下分消,濕去則熱不獨存。

三仁湯中杏仁入上焦,開肺氣以通調水道,用量多達15克,爲方中君藥。白蔻仁辛溫芳香,開郁燥濕,醒胃消滯,以暢中焦。生薏仁甘淡微寒,健脾利濕,以滲利下焦,並從濕中泄熱,與白蔻仁共爲臣藥。三仁配伍,以杏仁開上焦,白蔻仁暢中焦,生薏仁導下焦,通治三焦瀰漫之濕。其他藥爲佐、使。半夏、厚朴配白蔻仁,辛開苦降,開郁燥濕行氣。滑石、通草、竹葉配生薏仁,淡滲利濕清熱。竹葉又兼輕清宣透,達熱出表。諸藥配伍,開上、暢中、滲下,共奏宣氣化濕,通利三焦之功。即如吳鞠通所云:『唯以三仁湯輕開上焦肺氣,蓋肺主一身之氣,氣化則濕亦化也。』

藿朴夏苓湯與三仁湯二方,組方原則相近,都用開上、暢中、滲下之品,均具宣化濕熱之功。所不同者,藿朴夏苓湯中以藿香配豆豉,其解表之功較勝;三仁湯中用寒性之滑石、竹葉,其清熱之力稍強。二者各有所長,臨床可斟酌選用,或合方而用之。

暑穢卒中

臨床表現:身熱,汗出,頭暈脹痛,胸悶脘痞,煩躁,嘔惡,甚則昏悶無知,舌苔白膩或黃膩,脈濡或濡數。

病機分析:本證乃夏、秋之季感受暑濕穢濁之氣,自口、鼻內侵肺、胃,猝然而發的一種急性病,即中暑而夾濕濁的病變。夏、秋之季,濕熱熏蒸,人在露天勞作過久,或起居不慎,則易感受濕熱穢濁之氣而猝然發病。濕熱熏蒸,正邪相爭,故身熱,汗出。濕熱上蒙清竅,氣血逆亂,則頭暈脹痛。濕阻氣機,故胸悶脘痞。胃氣上逆,則泛惡嘔吐。熱擾心神,則煩躁;濕熱蒙蔽心包,心神內閉,則神昏而不知人事。若穢濕偏盛,則舌苔白膩而脈濡;若暑熱偏盛,則舌苔黃膩而脈濡數。

治法:辛宣芳化,解暑祛濕。

方藥:芳香化濁湯。

芳香化濁湯(【時病論】):藿香葉3克,佩蘭葉3克,陳廣皮4.5克,制半夏4.5克,大腹皮(酒洗)3克,厚朴(薑汁炒) 2.4克,鮮荷葉(爲引)9克。

方解:藿香與佩蘭相配,辛宣芳化,輕宣透泄,使上焦濕熱之邪外達,且又和中解暑,二者共爲君藥。半夏、厚朴爲臣藥,佐以陳皮、大腹皮,辛開苦降,燥濕化濁,宣通氣機。半夏又有降逆止嘔之功。鮮荷葉清熱解暑,芳香化濁,辟穢而升清氣,爲使藥。諸藥配伍,共奏辛香辟穢化濁之功。然雷少逸原書中此方藥物劑量偏小,臨床應用時可斟酌加倍。另外,其劑偏溫,若暑熱盛而舌苔黃,脈數者,可於方中加薄荷6克,黃芩9克,鮮蘆根30克。若神昏者,可以此方煎湯送服蘇合香丸1丸,以開竅醒神。

濕熱釀痰,蒙蔽心包

臨床表現:身熱不揚,午後熱甚,神志呆痴,時昏時醒,昏則譫語,醒則神呆,呼之能應,晝輕夜重,舌苔白膩或黃膩,脈濡滑或濡滑數。

病機分析:本證乃濕熱病發展過程中,濕熱鬱蒸,釀生痰濁,蒙蔽心包之候。因其熱蘊濕中,濕遏熱伏,故身雖熱而不揚。午後陽明經氣旺,正邪交爭,故熱勢轉高。濕熱鬱蒸,濕爲熱所煎煉,聚而成痰,痰濕蒙蔽心包,心神內閉,則神志呆痴。晝則陽氣盛,抑制濕邪,故病情轉輕,其神昏程度亦輕,見醒而神呆,呼之能應。夜間陰氣盛而陽氣衰,不能抑制濕邪,故病情轉重,而見昏睡譫語。若痰濕重而熱蘊濕中,則舌苔白膩而脈濡滑;若痰濕與熱邪並重,則舌苔黃膩而脈濡滑數。

治法:化濕清熱,芳香開竅。

方藥:菖蒲鬱金湯送服蘇合香丸或至寶丹。

菖蒲鬱金湯(【溫病全書】):鮮石菖蒲3克,廣鬱金4.5克,炒山梔6克,連翹9克,菊花4.5克,滑石(包)12克,竹葉9克,丹皮6克,牛蒡子9克,竹瀝(沖)3匙,薑汁(沖)6滴,玉樞丹末(沖服)1.5克。

方解:菖蒲鬱金湯中石菖蒲辛溫芳香,化濕痰,開心竅。鬱金辛寒,行氣開郁。二藥配伍,相輔相成,共奏行氣化痰,芳香開竅之功,爲方中君藥。連翹、滑石、竹瀝爲臣藥。其他藥爲佐、使。以連翹配菊花、牛蒡子、竹葉,輕清宣透,宣洩濕熱邪氣。以滑石配炒山梔、竹葉,導濕熱從小便而出。竹瀝苦寒,清化熱痰而開其竅,加薑汁可制竹瀝之寒涼,保護胃氣。丹皮行血脈,泄血中伏熱。玉樞丹爲成藥,研末沖於湯劑中服用,有辟穢化濁之功。諸藥配伍,芳化痰濕,清利濕熱,共成化濕清熱,芳香開竅之劑。但其開竅之力畢竟不足,故當配入蘇合香丸或至寶丹同服。

治療濕熱釀痰,蒙蔽心包之證,欲開竅醒神,關鍵在於辨清痰濕與熱邪之輕重而斟酌選用『溫開』與『涼開』之劑。若痰濕偏盛者,切忌過用寒涼之品,以防冰伏之弊,宜用蘇合香丸。其方中用大隊辛溫芳香之品,有溫化痰濕,宣展氣機,開竅醒神之功,是『溫開』之代表。若痰濕與熱邪並重者,則又忌過用辛溫燥烈藥物,防其助熱之虞,宜用至寶丹。其方性涼而芳香,有清熱解毒,開竅醒神之效,是『涼開』之良方。

本證與溫熱病中的痰熱蒙蔽心包之證,病變部位均在心包,但二者病因、病機、臨床表現均不相同,治法亦異。

在濕熱釀痰,蒙蔽心包證的發展過程中,若因素體陽盛,或大量使用溫燥藥物,可使熱漸盛而痰漸黏,最終化燥成溫,轉化成痰熱蒙蔽心包之證。其證情一旦發生轉化,則應按溫熱病辨治。

(文中所載處方、治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