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集礼卷三十五 军礼三 大射 总叙 古之射礼有五:一曰大射,二曰宾射,三曰燕射,四曰乡射,五曰主皮之射。大射者,天子将祭于郊庙,与助祭之诸仆群臣射于射宫,而择其贤者使与于祭是也。诸侯、孤卿、大夫将祀其先祖,亦以是礼而择士。均谓之大射。宾射者,诸侯朝于天子,而天子与之射于路门之外者是也。列国之君相与朝聘,及卿、大夫、士私与其宾客行其射礼,亦均谓之宾射。燕射者,天子劳使臣,及与其群臣饮酒而射于寝者是也。诸侯与其臣下、卿、大夫、士与其家人之属燕饮而射者,亦均之谓燕射。乡射者,州长春秋以礼属其民而习射于序者是也。乡大夫以乡射之五物询众庶而射于庠,亦均谓之乡射。然天子以六耦射三侯五,正乐以《驺虞》九节。诸侯以四耦射二侯三,正乐以《狸首》七节。孤卿大夫以三耦射一侯二,正乐以《采𬞟》五节。士以三耦射豻侯二,正乐以《采繁》三节。则其上下之辩未尝不明也。是四射者,以礼乐将之谓之礼射,故曰:“其容体比于礼,其节比于乐。而中多者乃得预于祭。”又曰“进退周旋心中于礼,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而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德行矣。是以圣王务焉。”主皮之射者,庶人之事,田猎分禽之射也。张兽皮而射之,无正鹄之制,主获而尚力,无礼乐之饰。故曰:“礼射不主皮”,明非君子之所贵,而四射尚矣。秦灭先王之籍,古礼残缺幸存而可知者,诸侯《大射》、与州长《乡射》二篇而已。其天子之礼见于《周官》者略不备。两汉以下,有天下国家者,因仍简陋以为政,至其君臣游燕之际,从事于弧矢者尝无之。大抵皆主皮尚力之陋。而古法泯坠莫知讲求。唯(唐)开元中颇尝论著仪式,其一曰皇帝射于射宫,其一曰皇帝观射于射宫。粗采古礼而损益之。虽具于礼官而举行希阔。至宋太宗淳化五年诏定其礼,有司遂取唐制为大射图。并画其冠冕仪式表著之位以进。而太宗曰:“俟弭兵之日,与卿等行之。”盖亦未尝用也。及乾道间,命计论燕射之仪,而宰执以为旧制烦苛难以遵行,更定新式奏之。其说槩可考见,而亦末矣。元制自天子、公卿至郡国、将佐,皆有射垛翦柳之法,大槩循用国俗无足采焉。 国朝混一区宇,脩明治具考求三代之政,次第行之近。 诏成均博士弟子,及郡县庠序之士,皆使习射以俟贡举。而凡郊庙之祭,先期辄命文武百执事行大射之礼,其仪注斟酌古今,烦简适中,蔚然为一代之典焉。
戒百官 周制天子礼缺,诸侯礼《仪礼》:君命戒射,宰戒百官有事于射者,射人戒诸公卿大夫射,司士戒士射。又曰:前三日,宰夫戒宰,及司马射人宿视涤。(诸公、大国之孤四命者涤,谓涤器扫除射宫。)唐制缺。宋制元制缺。 国朝见仪注。
张侯 周制天子礼,《周官·司裘职》,供虎侯、豹侯、熊侯、麋侯,即《梓人职》所谓皮侯,王大射之所设。射人职张五正、三正、二正之侯,即梓人所谓五采之侯。王宾射之所设,《乡射记》曰:“天子熊侯白质,诸侯麋侯赤质,大夫布侯画以虎豹,士布侯画以鹿豕。”即《梓人职》所谓兽侯,王燕射之所设。又《车仆职》曰:“王大射则供三乏。”《司常职》曰:“凡射供获旌。”诸侯礼《仪礼》:“司马命量人量侯道与所设乏,大侯九十,糁七十,豻五十,设乏各去其侯西十、北十。”凡乏用草。(此畿外诸侯大射之礼,大侯即熊侯也。糁,杂也,杂侯者以豹为鹄,以麋为饰。二色为杂也。豻,胡犬也。豻侯者以豻为鹄,又以豻为饰也。设大侯去堂九十步,设糁侯去堂七十步,设豻侯去堂五十步,设乏去侯西十步、北十步。)大侯之崇见鹄于糁,糁见鹄于豻,豻不及地武。(大侯见鹄于糁,谓大侯之鹄出糁侯之上也。糁见鹄于豻,谓糁侯之鹄出见于豻侯之上也。是三侯重建而叠出也。豻不及地武。武者,足迹也,中人之足长一尺二寸。)唐制皇帝亲射于射宫仪:前一日,张熊侯去殿九十步,设乏于侯西十步、北十步。皇帝观射于射宫仪:设麋侯。余同亲射仪。宋制元制俱缺。 国朝见仪注。
设乐 周制天子礼《周官·大司乐》曰:“大射、王出入令奏《王夏》。”及射令奏《驺虞》,《射人职》曰:“王射乐以《驺虞》九节。”《大师职》曰:“大射率瞽而歌射节。”《笙师职》曰:“凡射供其锺笙之乐。”《镈师职》曰:“凡祭祀,鼓其金奏之乐,享食宾射亦如之。”诸侯礼《(周)官射人》曰:“诸侯射乐以《狸首》七节。”《仪礼》曰:“乐人宿悬于阼阶东,笙磬西面。其南笙锺、其南镈。皆南陈。建鼓在阼阶西,南鼓。应鼙在其东,南鼓(鼓者所击之面也。)。西阶之西,颂磬东面,其南锺,其南镈,皆南陈。一建鼓在其南,东鼓。朔鼙在其北。一建鼓在西阶之东,南面。簜在建鼓之闲。鼗倚于颂磬西纮。(东方之锺磬,谓之笙锺笙磬;西方之锺磬,谓之颂锺。颂磬、镈形似而大。建鼓,树鼓也。鼙,小鼓也。应鼙,次击之鼙。朔鼙,始击之鼙也。簜,竹也,谓笙箫之属。鼗,如鼓之形而小,有柄。宾至,摇之以奏乐。纮编磬绳也。)”唐制皇帝亲射仪:前一日,大乐令设宫悬之乐,鼓吹令设十二按于射殿之庭。当月之调,登歌,各以其合。东悬在东阶东,西面。西悬在西阶西,东面。南北二悬及登歌,各设如仪。皇帝观射仪:前一日,设宫悬及登歌,如亲射仪。宋制元制缺。 国朝见仪注。
陈器 周制天子礼缺,诸侯礼《仪礼》曰:厥明,司宫尊于东楹之西。两方壶。(此酌卿大夫之尊也。甒,瓦尊。)尊士旅食于西镈之南,北面。两圜壶(此隶仆人获以承尊也。)唐制皇帝亲射仪:设罚尊于西阶西,设篚于尊西南肆,实以爵。加羃置罚丰于西阶下少西。(丰,所以承罚爵。)陈侍射者弓矢于西门外,设五福于庭前,少西。陈赏物于东阶下,少东。皇帝观射仪陈设并如亲射。
设位 周制天子礼《周官·司几筵》曰:“大射,王位设黼依,南乡设莞筵。纷纯加缫席。画纯加次席。黼纯,左右玉几。”诸侯礼《仪礼》:“小臣设公席于阼阶上,西乡。司宫设宾席于户西,南面。有加席,卿席于宾东,东上。小卿、宾西,东上。大夫继而东上。若有东面者,则北上。席工于西阶之东,东上。诸公阼阶西,北面,东上。”唐制皇帝亲射仪:布侍射者位于西阶前,东面北上。布司马于侍射南,东面。获者位于乏东,东面。又布侍者射位于殿阶下,当御前少西横布,南面。皇帝观射仪:布王公以下释弓矢席位于中门外,左右俱北上。布三品以上会席于殿上,如常仪。布四品五品会席位于东西阶南,在乐悬内。东厢者西面,西厢者东面,俱北上。(若殿上人少,四品五品亦升殿。)布六品以下会席位乐悬之南,北上。(若四品五品殿则在悬内。)布王公以下将射位于东西阶前,北上。布左右司射位于王公将射位前,左司射西面,右司射东面,俱北上。布司马位于右司射南,东面。布三品以下及左供奉官射席位于御座东楹间,少前。布三品以上及右供奉官射席于御座西楹间,少前。(广横各容六人。)布四品以下射席于殿阶下,如殿上仪,布获者位于乏东,东面。取矢者在获者南,俱东面。宋制元制缺。 国朝见仪注。
就位 周制天子礼缺,诸侯礼《仪礼》曰:羹定射人告具于公,升。即位于席西乡。小臣师纳公卿大夫皆入门右,北面东上。士旅食者在士南,北面东上。小臣师,从者在东堂下南面,西上。公降立于阼阶之东南,南向揖诸公卿,诸公卿缘西面北上。揖大夫,大夫皆少进。唐制皇帝亲射仪:其日质明,御服武弁出乐作警跸,及文武侍卫皆如常仪。文武官俱公服,典谒引入见。皇帝观射仪:其日质明,王公以下俱服,持弓矢分为左右引入,至中门外位。皇帝服武弁服出乐作警跸如常仪。王公以下皆跪释弓矢于位,典谒引入见。宋制皇帝宴射仪:其日事驾至玉津园,入幄。皇太子以下并从驾臣僚,分东西相向立。皇太子、亲王、使相、正任管军使,并窄衣,宰执侍从公服系鞋。班齐,皇帝坐、鸣鞭、臣僚以次逐班奏圣躬万福。各归侍立位。元制缺。 国朝见仪注。
燕礼 周制天子礼缺,诸侯礼,《仪礼》有《燕礼》篇,未射先行此礼。(命大夫一人为宾,宰夫一人为主。)唐制皇帝亲射仪及皇帝观射仪,行会礼作乐,皆如元会仪。酒三遍止。宋制元制俱缺。 国朝见仪注。
立司正 周制天子礼缺,诸侯礼《仪礼》:摈者自阼阶下请立司正,公许。摈者遂为司正。”疏曰“大射正”。司正、摈者,其实一人也。唐制皇帝亲射缺。皇帝观射仪:置左右司射各二人,司马二人。宋制缺,元制缺。 国朝见仪注。
纳射器比三耦 周制天子礼《周官·大司马职》云:“若大射,则合诸侯之六耦。”诸侯礼《仪礼》:“司射适次,(次,张帏席为之,在洗东南。)袒、决、遂,执弓挟乘矢于弓外。见镞于弣,右巨指钩弦。(决,以象骨为之,著右巨指。遂,以朱韦为之。著左臂,横持弦矢谓之曰挟。)自阼阶前曰:“请射”。遂告曰:‘大夫与大夫,士御于大夫。’遂适西阶前,命有司纳射器。射器皆入。君之弓矢适东堂,宾之弓矢与中。筹,丰皆止于西堂下。(中,盛筭器也。大射用闾中,宾射虎中。燕射用虎树中。筹,筭也。丰,承射爵者。)总众弓矢楅皆适次而俟工人士,梓人,升自北阶两楹之间画物。(物,谓射时所立处十字画之。直画长三尺。横画长一尺二寸。)太史遂比三耦。”唐制皇帝亲射仪:侍中奏称有司既具射。侍中前承制称曰:“可。”王公以下皆降,文官立东阶下,西向北上。武官立西阶下,东面北上。持钑队群立于两边。千牛备身二人。横奉御矢立于东阶上西面。执弓者在北。设召于执弓者之前。置御决拾笥于其上。获者持旌背侯北面立。侍射者出西门外取弓矢,两手奉弓搢四矢于殿下射位西,东面。皇帝观射仪:所司奏请赐王公以下射。侍中承制称曰:“可。”王公以下将射者皆降。庭前北面相对。为首再拜讫。典谒引出中门外复初位。跪取弓矢,兴。两手捧弓,搢四矢于带,典谒引入就将射位。左司射、右司射、司马及获者,皆就位。宋制元制缺。 国朝见仪注。
司射诱射 周制天子礼阙,诸侯礼《仪礼》:司射入于次,搢三挟一个。出次,西面揖,当阶北面揖,及阶揖,升堂揖,当物北面揖,及物揖。射三侯,将乘矢,始射干,又射参。大侯再发。降如升射之仪。唐制皇帝亲射仪阙。皇帝马射仪:左右司射各一人,先导射,皆搢矢于带,两手奉弓。左者从东阶,右者从西阶。至阶,左者西面,右者东面。相顾立定,俱升,进。各当席前,北面俱进,升射席立定。左厢者右旋,西面张弓。右厢者左旋,东面张弓。俱南面挟一个。(挟,谓置矢于弓)司马执弓自西阶升,当右射者前左旋,南面。挥弓命获者去侯,获者持旌去侯,至乏止乃射。左司射先发,右司射次发,更迭发西矢,讫左司射左旋西面弛弓,右司射右旋东面弛弓,俱北立定,俱少退。各从东西阶降,于阶下相向立定。乃退复位。宋制元制缺。 国朝见仪注。
御射 周制天子礼《周官·大仆职》曰:“王射则赞王弓矢。”《缮人职》曰:“掌诏王射赞弓矢之事。”《服不氏职》曰:“掌以旌居乏待获。”《射人职》曰:“王射则令去侯,立于后以矢行告卒令取矢。”司服,王飨、射则鷩冕。疏曰:燕射在寝,则朝服宾射在朝,则皮弁服。唐制皇帝亲射仪:司马奉弓自西阶升,当西楹前南面,挥弓命获者去侯。获者去侯,至乏止。司马降西阶复位。千牛郎将一人奉决拾以笥。千牛将军奉弓,千牛郎将奉矢,进立于御榻东,少南西面。郎将跪奠笥于御榻前,少东,拂以巾,取决兴赞,设决讫。千牛郎将又跪取拾兴赞,设讫以笥退奠于坫上,复位。千牛将军北面张弓,以袂拭弓左右面。左执弣,右执箫,以进御讫。退立于御榻东,少后。千牛郎将以巾拂矢,逐一供御。御将射,协律郎举麾,先作鼓吹。及奏《驺虞》之乐九节。至第六节,御乃发一矢,奏第七节,又发一矢。皆与乐声相应。千牛将军以矢行奏,中曰获,下曰留,上曰扬,左曰左方,右曰右方。至九节,发四矢毕,协委郎偃麾,乐止。千牛将军于御座东,西面受弓决拾退奠于坫上,复位。(宋)制天子燕射仪:皇帝临轩,有司进弓箭,教坊乐作。皇帝乃射,若中的,招箭班奏讫。应左右侍立并祗应臣僚阶上下就位,并再拜。皇帝射毕,复坐。元制缺。 国朝见仪注。
公及宾诸公卿大夫射 周制天子礼阙,诸侯礼《仪礼》:三耦升射毕,宾降取弓矢于堂西。诸公、卿则适次。公将射,则司马师负侯,皆执其旌以负其侯而俟。隶仆人埽侯道。司射告射于公。公许,适西阶东告于宾。遂搢扑,反位。小射正一人,取公之决。拾于东坫。一小射正授弓、拂弓,皆以俟于东堂。(一小射正明有二人也。)宾降适堂西,袒,决、遂,执弓,搢三挟一个。升自西阶。先待于物北。北一笴,东面立。(不敢与君并立,退一笴三尺地。)司正执弓升自西阶,立于物间。南向扬弓命去侯,负侯者许诺,趋至乏止。司射命设中。小臣师执中坐设之。(设中南当楅,西当西序。)大师实八筭于中。横委其余于中西。公就物,小射正奉决拾以笥。大射正执弓,皆以从。小射正坐奠笥于物南,遂拂以巾,取决,兴。赞设决,朱极三。公袒朱襦,设拾,大射正执弓,以袂顺左右隈,上再下壹,左执弣,右执箫,以授公。小臣师以巾内拂矢以授公。大射正立于公后,以矢行告。下曰留,上曰扬,左右曰方。拾发以将乘矢。公卒,宾降释弓于堂,卿大夫继射。诸公卿取弓矢,升射如二耦。若中则释,获者每一个篓一筭,上射于右,下射于左。唐制皇帝亲射仪:侍射者,进升射席,北面立,左旋,东面张弓,南面挟矢。协律郎举麾,乐作不作,鼓吹奏《狸首》之乐七节。乐至第四节,乃发第一矢,奏第五节,发第二矢。皆与乐声相应。至七节,发四矢毕。协律郎偃麾,乐止。射者右旋,东面弛弓,北面立。乃退复西阶下。释弓于位。(其射人多少,临时听进止。)皇帝观射仪:典谒引王公从首六人,自东西阶升,如司射之仪。至射席前。北面进升射席,立定。左者右旋,西面张弓。右者左旋,东面张弓,俱南面挟一个,所司奏请以射乐乐。王公以下,侍中前承制曰可。通事舍人承传西面告太常卿。太常卿于西悬内。东面命乐正曰:“奏乐。”协律郎举麾作《狸首》之乐七节。至第四节,左右乃俱一发,与乐相应。又奏第五节,左右又一发,与乐相应,以至七节。四发讫,协律郎偃麾,乐止。左厢射者,左旋西面弛弓,右厢射者,右旋东面弛弓。俱北面立,少退。从东西阶降,立于阶下相向,北上。立定乃退,次取六人升射如初,四品以下射于殿下。射毕。三品以上及近侍官,与四品以下皆释弓,复会位坐。其未射者立,继射如初。宋制天子燕射仪:次宣臣僚射,当射官执弓箭阶下再拜讫升阶射。元制缺。 国朝见仪注。
取矢视筭 周制天子礼缺,诸侯礼《仪礼》:司马升,命取矢,小臣师设楅,坐委矢于楅,北括。(设楅居中庭南,当洗东肆。)司射立于中南,视筭。释获者先数右获。二筭为纯,一纯以取,实于右手,十纯则缩而委之,每委异之,有余纯,则横诸下。一筭为奇,奇则又缩诸纯下,次数左获。坐兼敛筭实于左手。一纯以委,十则异之。其余如右获释者遂进取贤获。执之告于公。若右胜,则曰:“右贤于左。”若左胜,则曰:“左贤于右。”若左右钧,则左右各执一筭。以告曰:“左右钧。”唐制皇帝亲射仪:司马升西阶,于西楹前南面挥弓,命取矢者以御矢。付千牛郎于东阶下。以侍射者矢加于楅,北括。侍射者释弓于位。庭前北面东上。皇帝观射仪:司马升殿,挥弓命取矢。取矢者上中下矢各一人持,其不中者矢一人持。至于庭前,其第一矢跪,加第一楅,北括。其以下次加楅,讫取矢者各立楅南,北面。王公下以各降,执弓庭前北面立。宋制天子燕射仪臣僚射讫,各归侍立位。元制缺。 国朝见仪注。
饮不胜者 周制天子礼阙,诸侯礼,《仪礼》:司射命设丰。司宫士奉丰,由西阶升,北面坐设于西楹西,降复位。胜者之弟子洗觯,升酌散(散,谓方壶也。)南面坐奠于丰上,降反位。司射命三耦及众射者、胜者皆袒、决、遂,执张弓。不胜者皆袭,说决、拾。却左手,右加弛弓于其上。遂以执弣。三耦及众射者皆升。饮射爵于西阶上,胜者先升堂少右,不胜者进,北面坐取丰上之觯,兴,少退,立卒觯,坐奠于丰下。仆人师继酌射爵,取觯实之,反奠于丰上,升饮者如初。若宾、诸侯、公、卿大夫不胜,则不降,不执弓,耦不升。仆人师实觯,以授宾、诸公卿、大夫适西阶上,北面,立饮。若饮,公如燕则夹爵。(谓君不胜宾饮,君如燕礼。宾胜公之礼夹爵者,君既卒爵又自酌。)唐制皇帝亲射仪:所司奏请赏侍射中者罚不中者,侍中称制,曰:“可。“所司立楅之东,西面监唱射矢,取矢者各唱中者姓名,中者立于东阶下,西面北上,不中者立于西阶,东面北上,俱再拜。所司于东阶下,以次付赏物讫。退复西面位。酌者于罚樽酌酒,进奠于丰上。不中者进丰南,北面跪,取丰上爵,立饮。卒爵,跪奠爵于丰下,酌者取虚爵,酌奠如初。不中者以次继饮,皆如初。皇帝观射仪:所司奏请赏射中者罚不中者,侍中承制,称曰:“可”。所司监唱射矢,取矢者各唱中者姓名。中者立东阶下,西面北上,依射中竦密为苐。其不中者(谓四矢俱不中侯也。)立于西阶下,东面北上,依品为序,东西俱再拜。所司东阶下,以次付赏物。受讫者退,复西面位,罚不中者爵,如皇帝亲射仪。宋制天子北射仪:臣僚若射中,招箭班报中,或传旨锡赐,降阶再拜谢。元制缺。 国朝见仪注。
再射 周制天子礼缺,诸侯礼《仪礼》:再命三耦,诸公、卿、大夫射如初。司射请以乐于公,公许,司射命乐正曰:“命用乐。”又命上射曰:“不鼓不获。”(谓不与鼓节相应,不释筭也)乐正命大师曰:“奏《狸首》。”大师奏《狸首》以射。公不以乐志,其他如初仪。(不以乐志者,君之射仪,不必应乐。)取矢视筭,饮不胜者,并如初。唐制皇帝观射仪:若更射,则取矢者以矢就东西面位。付射者讫,左右司射各从首取王公以下六人,升射如初。其赏罚并如上仪。然唐制射皆作乐,而《仪礼》初射无乐,至此乃用乐,为不同。宋制元制俱缺。 国朝见仪注。
礼毕 周制天子礼缺,诸侯礼《仪礼》:宾出,公入《骜》。(《骜夏》,亦乐章也,以锺鼓奏之,其诗今亡,射宫在郊,以将还为入。)”唐制皇帝亲射仪:典谒引王公以下及射者庭前北面,相对再拜讫,引出。持钑队复位。御入奏乐,警跸如常仪。所司以弓出中门外,付侍者,引出,若御射无侍射之人,则不设楅。不陈赏物,不设罚樽。若御燕游小射,则常服,不陈乐悬,不行会礼,王公以下事讫出,无北面再拜之仪。皇帝观射仪同上。宋制天子燕射,射者皆毕,宣坐赐茶。皇帝起,鸣鞭。群臣并退。元制缺。 国朝见仪注。
《司裘》:王大射,则供虎侯。大射者,谓王将祀天及享先王选助祭者,则于西郊小学之中,与诸侯及群臣等,行大射之法。虎侯者,谓以虎皮饰侯之侧,其鹄亦以虎皮为之,著于侯中。其侯道九十弓,侯身广丈八尺,鹄方六尺。此王所射之侯。王大射,司裘供供熊侯,此助祭诸侯所射之侯也,以熊皮饰侯侧,其鹄亦以熊皮为之。侯道七十弓,中广丈四尺,鹄方四尺六寸大半寸。(大半寸者,三分寸之二。)
王大射,司裘供豹侯,引助祭卿、大夫并士所射之侯也。以豹皮饰侯侧,兼以豹皮制其鹄。侯道五十弓,中广一丈,鹄方三尺三寸少半寸。(少半寸者,三分寸之一。) 《司裘》云:诸侯则供熊侯、豹侯,此畿内诸侯大射将祀先祖,亦与群臣射以择士。熊侯则诸侯自射者也,豹侯所选助祭臣下所射者也。其制与王之熊侯豹侯同。
《司裘》云:卿大夫则供麋侯,此谓王朝卿、大夫畿内有采地者,将祭先祖时,行大射之礼。张此麋侯,君臣共射之。以麋皮饰侯侧,又以其皮制为鹄。侯道亦五十弓,制与王之豹侯同。
畿外诸侯将祭先祖,亦行大射,而射三侯,即大侯、糁侯、豻侯也。畿内诸侯近天子,不得用三侯,止射二侯而已。畿外诸侯远尊,故得用三侯,但用皮异耳。大侯者,诸侯自射之侯也。
此谓外诸侯之卿、大夫助祭于君,所射之糁侯。糁侯,杂也。杂侯者,以豹为鹄,以麋为饰,不纯用豹、麋者。下天子、卿、大夫故也。其制,并与天子熊侯同。 豻侯者,外诸侯之士,助君祭所射之侯也。豻,胡也,野犬也。以豻皮饰侯,亦方制为鹄,其制并与天子豹侯同。
诸侯朝会于天子,张五正、三正、二正之侯与之共射,谓之宾射。五正之侯九十弓,中广丈八尺,正方六尺,凡画正,五正五采,三正三采,二正二采。五采者先从中朱,方二尺,次白、次青、次黄、次黑。先充其尺寸,使大如鹄,又画此五色云气以其侧。
三正,七十弓之侯,中广丈四尺,正方四尺六寸大半寸。去玄黄二色,止以朱、白、青三色画正,又仍此三色画云气,以饰其侧。此诸侯朝王为宾所射之侯也。凡画云气,丹为地。以丹浅于赤,故于丹上得见赤色之云。诸侯于本国宾射,则张三正、二正之侯。 二正,五十弓之侯。中广一丈,正方三尺三寸小半寸。二正之侯,又去白、青,直用朱、绿而已。还用朱、绿二色画云气以饰其侧。此卿、大夫聘会于王,共射之侯也。
《梓人》云:张兽侯,则王以息、燕。注云:兽侯,画兽为侯,《乡射记》曰:凡侯,天子熊侯白质,谓以蜃灰涂之,使白为地正面,画其熊之头状,亦象正鹄,亦各画云气饰其侧。燕,谓王劳使臣与群臣饮酒而射也。息,谓王休农息老物之后,亦行此燕射之礼。王自射,此五十弓熊首之侯也。
诸侯麋侯,赤质,谓以赤涂之,使赤为地也,正面画其麋之头状。王燕劳之时,诸侯射此五十弓麋首之侯也,亦画云气饰其侧。 卿、大夫布侯,画以虎豹。言布侯者,谓不采其地,直于布上正面,画虎、豹头状。亦画云气饰其侧。王燕射,则卿大夫射此五十弓虎、豹首之侯也。燕射必射,此熊、虎、豹之首者,不忘上下相犯也。言此三兽皆猛,不茍相下,若君臣之道,献可替否,犯颜而谏,不茍相从,似此兽也。
王燕射,士射五十弓,鹿、豕之布侯者,亦谓不采其地,直于布上正面画鹿、豕头状,及画云气以饰其侧。此燕射自天子以下,尊卑皆用一侯,其侯道又皆五十弓。侯中同方一丈者,降尊就卑之义,以燕礼主于懽心故也。
旧图云:乏,一名容。似今之屏风,其制从广七尺,以牛革鞔漆之。获者所蔽,以御矢也,以容蔽其身,故谓之容。矢至于此,而乏匮不去,故谓之乏。《司弓》云:大射、燕射,共弓矢并夹,其矢看侯高,人手不能及,则以并夹取之。
荀卿曰:天子雕弓、(雕画之也。)诸侯彤弓(朱漆之)、大夫黑弓(黑漆之即兹弓也。)《弓人职》云:长六尺有六寸,谓之上制,上士服之;长六尺有三寸,谓之中制,中士服之;长六尺,谓之下制,下士服之。此取人形貌长短与弓相称,为上中下三等,各服其弓也。
彤矢,兹矢各随弓漆色为名。其笴皆长三尺,羽六寸,刃二寸。弓矢相配,强弓用重矢,弱弓用轻矢。
楅,犹幅也,所以扬笴齐矢也。幅者,义取若布帛有边幅整齐之意。《乡射记》云:楅长如笴,博三寸,厚一寸有半。龙首,其中蛇,交楅髹。注云:两端为龙首,中央为蛇身相交,龙、蛇,君子之类。交者,象君子取矢于楅上。髹赤黑漆。旧图云:楅长三尺,有足,置韦当于背。
旧图云:韦当长二尺,广一尺,置楅之背上以籍箭。以丹韦为之,用丹者,周尚赤故也。
乡射礼:射于序,用鹿中,长尺二寸,首高七寸,背上四寸。穿之容筭,长尺二寸。《乡射记》曰:鹿中,髹前足跪凿,其背容八筭。注云:前足跪者,象教扰之兽受负也。 大夫射于庠,用兕中,《乡射礼注》云:庠之制,有堂、有室也。旧图云:兕似牛一角。大小之制如鹿中。
《乡射记》云:君国中射,则皮树中。注云:国中,城中也,谓燕射也。皮树,兽名。张镒《图》云:皮树,人面兽形,今文树作竖。
诸侯立大学于郊,若行大射于此大学,则闾中。《乡射记注》云:闾,兽名,如驴一角。或曰:如驴岐蹄。
诸侯与邻国君射于境,则虎中。贾氏释云:与邻国君射,则宾射也。以其主君有送宾之事,因送则射。
筭,长尺四寸,以实于中。人四筭,一偶八筭。其数无常,随偶多少。《乡射记》云:筭长尺四寸,与投壶礼同。其筭长尺有握。握,四指也。一指一寸,是尺四寸也。
扑,刑器也。司射常佩之,其形长如笴,刋本尺,射者有过则挞之。刋,谓刋其可持处。过,谓矢扬中人也。凡射时,中人当刑之。今乡会众贤以礼乐懽民。而射者,中人,本志在侯,去伤害之心远,是以轻之,扑挞中庭而已。《书》曰:扑作教刑。
乡射、大射之义,其射物,在庠之楹间。若丹、若黑而午画之。从者长三尺,横者曰距随长尺二寸。言距随者,谓先以左足履射物,东头为距,后以右足来,合而南面,并立曰随。
《大射礼》云:设决、朱极三。注:决,犹闿也,以象骨为之,著右巨指,所以钩弦而闿之。极,犹放也。所以韬指利放弦也,以朱韦为之,三者:食指、将指、无名指。若无决、极放弦,契于此指。多则痛,小指短,不用极、决,亦以朱韦为之。
《乡射礼注》云:遂、射韝也,以朱韦为之,所以遂弦也。其非射时,则谓之拾。蔽敛也,所以蔽肤敛衣也。又《大射注》云:遂,著左臂裹以遂弦也。
《大射注》云:次,若今更衣处,以帷幕为之。射则张耦次。郑氏以耦次在洗东。若王射设耦次,宜有大次、小次。
左肩与胯,对垛之中。两脚先取四方立后,次转左脚尖指垛中心,此为丁字不成,八字不就。
左手开虎口,微松下三指,转弝侧卧。则上弰可随矢直指的,下弰可抵脾骨下,此为靡其弰。 右手摘弦尽势。翻手向后,要肩臂与腕一般平直。仰掌,现掌纹指不得开露,此为压肘仰腕。 《射经》云:无动容,无作色。按手顺下,引之令满,取其平直。故曰:端射如簳,直臂如枝。箭发则靡其弰,压其肘,仰其腕。胃凸背偃,皆是射之骨髓疾也。
豹鹄,四采。一品、二品射之。其制,中以皮为鹄,画以红、白、青、黄、四采。方三尺三寸,周围饰以豹皮,方二丈。两旁各以布一幅为身。上下亦各加布一幅,两头各出布六尺为舌,系于木架两旁。下舌减上舌之半,上下用绳为网系住。
糁鹄,三采。三品至五品射之。其制中以皮为鹄。画以红、白、青三采。方三尺三寸。周围间饰以豹皮、麋皮。方一丈,两旁各以布一幅为身。上下亦各加布一幅。两头各出布六尺以为舌。系于木架两旁。下舌减上知之半。上下用绳为网系住。
狐鹄,二采,六品至九品射之。其制中以皮为鹄,画红、绿二采,周围饰以狐狸皮。以布为身、为舌。方广丈尺之数,并同前制。
布鹄,有的无采,文武官子弟及士民俊秀射之。其制,中以皮为鹄,周围饰以布。又以布为身、为舌。方广丈尺之制,并如前制。
容,一名乏,以木为框,皮冒之。方广七尺,足以蔽身。
筭,以十耦为率。用八十筹。每耦进,则司正执八筭于手。伺中则投于中,其余横委于中。西畔伺一耦退,则取所中筭收之。别取八筭执之,如前法。每筭上书射者姓名,于下书中的、中采。
兕中,以木为之,长一尺二寸,头高七寸。前足跪,凿其背穿之可容筭。用颜色漆漆之,下用木座,朱漆。
鹿中制同前。
职掌 司正及副司正,每鹄用一人,掌验射者品级尊卑以定耦,执筭于鹄之左右,置某中于其前。如遇中者,于筭上先书射者姓名,下或书的、或书采,投之于中。 司射二人,掌先以强弓射鹄,诱射以鼓众气,选能射者充。 司射器二人,掌辩弓力强弱,分为三等,验人力强弱而授之。 举爵二人,掌凡遇射毕,计中者以爵授酒。 请射四人,掌请射者,授弓矢入射位。 获者每鹄用二人,掌收矢,还纳于射者。 执旗六人,掌于容后执各色旗。如射者中的,举红旗应之;中采,举采旗应之。射偏于西,举白旗;偏于东,举青旗;过于鹄,举黄旗;不及鹄,举黑旗。
射式 一凡官府及学校,遇朔、望于公(厂觧)空闲处习射。 一凡树射鹄,正南北向。(鹄,古谓之侯) 一凡置射位,初三十步,自后累加至九十步。(古画位,谓之物。) 一凡射以二人为耦,前耦射毕,次耦方进。 一凡射者用四矢。(即古之一乘。) 一凡赏酒,中的用三爵,中采用二爵。 一凡司射射毕,自下而上。
仪注 前期戒射,定耦,选执事,充司正、副司正。司射司射器,请射、举爵、收矢、执旗、树、鹄陈设,如图仪。 是日执事者入就位,请射者引主射正官、及各官员子弟、士民俊秀者,各就品位。司射器者,以弓矢置于各正官及司射前。请射者诣正官前,圆揖毕,引诣司器前,授弓矢毕,引复本位。司正执筭,入立于中后。请射者诣司射前,曰:“请诱射。”引司射二人耦进,各以三矢搢于腰带之右,以一矢挟于二指之间。推年齿相护,年上者为上射,年幼者为下射。上射先进诣射位,向鹄正立,发矢。司正书中,投筭置于中。(或副司正书中。)举旗者举旗如式,上射射毕,退立于傍,让下射者诣位。发矢、书中、举旗如前。请射者俱引复位,收矢者收矢复于射者,司正取所中筭。请射者次请士民俊秀射,次请官员子弟射,次请品卑至高品者射。其就射位、发矢、取筭、书中、举旗、收矢、复位,皆如式。俱毕,司正、副司正各持筭白中于主射正官。举爵者酌酒、授中者如式。饮讫,请射,请属官以下仍捧弓矢纳于司射器。还,诣主射正官前,圆揖而退。
以上,由徐某整理上传,如果朋友们发现有问题,例如断句或标点错误,请留言斧正。 整理不易,如果认可,请赞赏。苹果用户可二维码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