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23|回覆: 0

[文化觀點] 半日閒譚·開學季,說『文廟』

[複製連結]
舒翼 發表於 2017-9-14 10:5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9月,寂靜了一個盛夏的校園,再一次熱鬧起來。跟校園同時熱鬧起來的,還有各地的文廟。大大小小的孩子們在家長的帶領下,走進文廟,虔誠地拜謁孔子,祈求學業順利。

文廟,是紀念和祭祀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廟建築,所以在歷代又被稱作孔廟、夫子廟、先師廟、文宣王廟等。古時候,文廟往往和當地的官辦學校合建一處,即所謂的『廟學合一』,其規制或前廟後學,或左廟右學,或左學右廟,將學生們學習的場所與祭祀孔子的地方融為一體。於是,這一類文廟又被稱為學廟。

文廟中,絕大多數是學廟。此外,便是國廟和家廟了。國廟的規格最高,是帝王祭祀孔子的場所,如今只存兩座,為北京孔廟和曲阜孔廟。家廟也有兩座,一是曲阜孔廟,一是衢州孔廟。

先說國廟。始建於元代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的北京孔廟,是元、明、清三代國家舉行祭孔典禮的場所。這裏,最讓人震撼的是院內矗立着的一百九十八塊進士題名碑,上面鐫刻着五萬一千六百二十四名進士的姓名、籍貫、名次,包括于謙、王陽明、張居正、湯顯祖、徐光啟、紀曉嵐、林則徐、曾國藩等著名人物。雄偉的建築、壯觀的碑林、參天的古木,使得這座『國字號』孔廟,一派靜謐、莊嚴、肅穆的氣氛。

再說文廟中的家廟。建在孔子故鄉的曲阜孔廟,是歷史上第一所專門祭祀孔子的廟堂。孔子逝世的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魯哀公下令在曲阜闕裏孔子的舊宅立廟,後經歷代多次擴建修葺,最終形成規模宏大的建築群。這裏最早是孔氏家廟,後來演變成國廟。另一處孔氏家廟在浙江衢州。南宋高宗建炎二年,孔子後人衍聖公孔端友率族人遷往衢州,1253年在衢州建立孔氏家廟,這一支即為『南孔』。

繼續說回到學廟。到了近現代以後,儘管『廟學合一』的形制結束,但是,文廟仍然與『學校』二字有着緊密的聯繫。去年,我到訪位於福建的安溪文廟時,就了解到一段安溪文廟與著名的集美學校之間的往事。抗戰期間,愛國華僑陳嘉庚先生創辦的廈門集美學校內遷到廈門附近的小城安溪,學校地址就設在城南的安溪文廟。這處文廟歷史悠久,始建於北宋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著名畫家黃永玉當時正在集美學校讀書,也隨學校遷至此,在這裏度過了兩年多難忘的時光。在黃先生的新作自傳體小說【無愁河的浪蕩漢子·八年】裏,就寫到了這一段求學經歷。到了新中國成立後,一些地方上的某所中學或小學,校址即設在當地文廟,有的甚至到今天都不曾變過。

文廟在今天已成為歷史的遺蹟,但是在歷史上,由於孔子及其所創立的儒家學說長期佔據着統治地位,因此文廟有着非同尋常的重要意義。唐太宗時期,就詔令天下遍建文廟。到了明清時代,更是每一州、府、縣治所所在地都有文廟。即便是小城安溪,也有這麼一座『巍巍乎哉的堂皇大文廟』(黃永玉語),文廟的分佈範圍之廣,數量之多,可見一斑。據不完全統計,清朝末年,中國大江南北有近一千六百座文廟,現在留存下來的,約有三百多座。

一地之文廟,往往又與它所棲身之地相互造就,相映生輝。

譬如大名鼎鼎的南京夫子廟。如前所言,夫子廟即文廟。江浙一帶,素來經濟繁榮、文教發達、人傑地靈,怎能少得了一座與之相匹的壯觀的文廟?於是,在槳聲燈影、人潮湧動的秦淮河畔,南京夫子廟應運而生。而在歷史的歲月裏,這座位居東南各省之冠的文廟,與相鄰的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科舉考場江南貢院一起,也為六朝古都金陵增添了巨大的盛名與聲望。

在春天裏走進安溪文廟的記憶還沒有散去,去年秋天時,我又走進了另一座文廟——位於貴州的思南文廟。初走進思南文廟的我,並未發現它的不尋常。直到看見大成殿外牆上刻着燒制年號的明代紅磚,看見窗格上、屋脊上、樑柱上精美繁複的木雕圖案,看見幾百年前就已有的育賢井至今仍水流潺潺的時候,我才體會到這座文廟的不凡來。地處黔、湘、渝多省交界處的內陸小城思南,曾經是貴州第一大江烏江航道上重要的油鹽中轉站。航運的興盛,帶來了思南城的商業繁榮、文教昌盛,留下了文廟、會館、商號等多處古建築群。思南文廟,既是數百年前烏江上帆檣林立、思南城裏人來人往的歷史見證,又以其獨特的歷史和文化價值,讓思南這座古城愈發熠熠生輝。

趁着初秋的一個好天氣,我走進北京孔廟。望着那雄偉的建築、壯觀的碑林,我不由地思緒萬千。其實,文廟從未遠離過我們的精神世界。遍佈大江南北的一座座文廟,所昭示的崇文、重教、尊師、家國等傳統理念,千百年來,早已注入了中國人的文化基因裏,融進了中國人的文化品格中。這種文化基因與文化品格,在過往的歲月裏,奠定了『我們是誰』,在未來的日子裏,仍將影響着『我們到哪裏去』。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