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關於方舟子『普洱茶致癌論文』的言論 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關注 不僅雲南普洱茶協會 將起訴方舟子索賠600萬 各方專家也積極參與此事 為普洱茶正名
就在近日 雲南農業大學召開媒體通氣會 披露了階段性實驗成果 權威專家用不同的方法檢測,均未檢出黃麴黴毒素 資料圖片
雲南農業大學組織普洱茶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雲南省生物大數據重點實驗室、雲南省食品安全管理學院等學校相關科研團隊(以下簡稱『科研團隊』)用了最先進且成本最高的『液質串聯法』來檢測,均未在普洱茶中檢出黃麴黴素。同時,該科研團隊還開發出去除茶多酚和茶色素干擾的『改良型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成本低,適宜推廣。 用傳統檢測方法蘋果石榴也會檢出黃麴黴素會上,雲南農大校長盛軍發佈了階段性驗證結果和結論。
他表示,經查閱文獻,目前有關黃麴黴毒素比較先進可靠的檢測方法有三種: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高效液相法(HPLC)和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LC-MS/MS)。
近期媒體報道中所有檢出黃麴黴毒素的樣品,使用的都是酶聯免疫吸附法和高效液相法,這兩種方法檢測茶葉(包括普洱茶)黃麴黴毒素結果都為100%;但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的檢測結果卻為零。為什麼會有100%和近乎零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用科學的態度和數據說話,這些截然相反結果的差異是檢測方法不同造成的。』盛軍說。
雲南農業大學普洱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王宣軍(博士)介紹,茶葉中的茶多酚和茶色素是導致酶聯免疫吸附法和高效液相法出現誤檢的主要原因。茶葉中的茶多酚對抗原抗體反應有着嚴重的干擾,如果使用免疫檢測法檢測茶葉將產生假陽性,通俗地說,就是把本來不含有黃麴黴毒素的樣品判斷為含有黃麴黴毒素。因為茶葉中有高含量的茶多酚(20%-35%),所以在檢測茶葉黃麴黴毒素時會因為植物多酚的干擾,出現失誤。
盛軍總結認為,截至9月18日,科研團隊以非常翔實的實驗證實:使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高效液相法(HPLC),從純茶多酚和純茶色素中,會誤檢出高含量的黃麴黴毒素。而茶葉、蘋果、石榴及葡萄中的茶多酚、蘋果多酚、石榴多酚及葡萄多酚都是一類相同性質的植物多酚,這些植物多酚很容易在檢測時干擾檢測結果,從而形成『假陽性』。 最新檢測方法成本高檢測費兩三千元 限制了使用規模 雲南省食品安全管理學院教授龔加順表示,對於檢測茶葉中的黃麴黴毒素,更為準確的檢測方法是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這在不少國內、國際權威期刊上已有所佐證。 雲南農業大學組織普洱茶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雲南省生物大數據重點實驗室、雲南省食品安全管理學院使用該檢測方法,得出的結論是,茶葉(包括普洱茶),無論是鮮葉還是發酵的茶葉,都不含黃麴黴毒素。在吉林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的檢測報告中,運用『液質串聯法』進行檢測,10份普洱茶樣品同樣未檢出黃麴黴毒素。
為什麼質監部門不採用『液質串聯法』來檢測茶葉中的黃麴黴毒素?龔加順表示,『液質串聯法』儀器昂貴,技術要求高、檢測時間長、成本高、檢測一個樣品需要2400—3600元,所以限制了大規模使用。而高效液相法只需要400-500元,普通的『酶聯免疫吸附法』則只需要40—50元。 其實,今年6月23日,國家就公佈了最新版的黃麴黴毒素檢測方法,已表明酶聯免疫吸附法不適於茶葉中黃麴黴毒素的檢測。 盛軍說:『茶葉不適於黃麴黴菌生長,主要抑菌成分是茶多酚,以及茶葉發酵後的茶色素。如果在曬青以及生產過程中混入玉米、澱粉、蛋白和脂肪類雜物時,也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因此,任何食品存放時都要注意二次污染。這也是當前中國農業生產需要轉型升級的一個問題。』
科研團隊自創檢測新方法沒有檢出黃麴黴毒素目前,雲南農大科研團隊在持續實驗過程,已開發出可去除茶多酚和茶色素干擾的『改良型酶聯免疫吸附法』,準確度非常高,且適合檢測所有茶葉是否含有黃麴黴毒素,但成本只是『液質串聯法』的二十分之一。
並且,採用該方法測定了雲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保存的10份普洱茶樣品(生茶4份,熟茶6份),檢測結果為:沒有檢出黃麴黴毒素。同時,科研團隊還委託國家農業深加工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吉林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採用『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LC-MS/MS)方法進行覆核,兩種方法檢測結果完全一致。這充分證明了科研團隊改進後的酶聯免疫吸附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礎上,科研團隊又對雲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保存的24分外觀合格的普洱茶樣品(生茶1份,熟茶23份)進行檢測,同樣沒有檢出黃麴黴毒素。
雲南農業大學還將聯合省內外相關檢測機構,利用最新研究開發的技術方法,檢測1萬份全國普洱茶樣品,逐步建立雲南普洱茶的質量安全大數據。同時,雲南農大還建議雲南省率先在全國建立茶葉黃麴黴毒素的檢測標準,繼續加強對茶行業的監管,對消費者負責,對生命健康負責。
消化系統癌症死亡率雲南最低長壽地區飲食習慣就是愛喝發酵茶 近期,國家癌症中心發佈了中國最新癌症數據,前五位的癌症依次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和腸癌,消化道相關癌症佔到80%。 然而,有一個現象值得關注:在我國上個世紀70年代、90年代和最近的癌症死亡率抽樣調查中,胃癌、肝癌和食管癌(都是消化系統癌症)最低的都是雲南。雲南農業大學相關研究團隊經過研究長壽地區——傣族的生活規律發現,吃糯米主食、葷素蘸料、季節藥膳、發酵茶葉是他們的飲食特點。
雲南鎮康馬鞍山長壽老人愛喝茶 人民網圖
都市時報記者了解到,深圳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食品檢測所長期從事食品安全檢測,承擔了國家質檢總局【食品及原料中真菌毒素檢測方法研究】科技項目,對茶葉中的真菌毒素進行了摸底調查,並未發現茶葉存在真菌毒素污染風險。2008年以來,年檢測食品樣品超過10萬批次,其中每年檢測黃麴黴毒素的樣品約1.5萬批次,在之後每年的國家風險監測和客戶委託檢驗中,也並未在茶葉中檢出黃麴黴毒素。 而雲南農業大學研究證明,普洱茶發酵時即使有黃麴黴菌,發酵結束後,黃麴黴菌不但不能大量繁殖反而還大幅減少,甚至檢測不出。更多的實驗數據說明,茶葉中的大量茶多酚和咖啡因對很多微生物的生長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雖然茶多酚不能分辨微生物的有益和有害,但實驗證明它可以抑制黃麴黴菌的生長。科研團隊在普洱茶傳統發酵和機械化半自動發酵實驗中,全程監測了發酵茶葉中的微生物種類變化,在普洱茶發酵的各個階段均沒有檢測到產生黃麴黴毒素的黴菌種類生長。
來源:都市時報 目前,尚未有方舟子對此的回應報道。
漢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