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有一件特殊的“工作服”:上衣缝了两个口袋,一个放公款,一个放私款。有一次他外出遇到小偷,私款被偷,公款还在。返回时,他本可以先用公款垫买车票,回去后再补上,但他没有这么做,而是收好公款,徒步走了回去。可见,在他心里,公与私是泾渭分明的。 私字古同厶,字形来源于古代的绳套文化。古人狩猎时,常常会安置绳套来捕获猎物,谁安置的绳套,捕获的猎物就属于谁,甲骨文的“私”就是画了个类似绳套的形状。后来,人们进入农耕文明,开始了种植稻谷等农作物的实践,小篆中“厶”字加“禾”变成“私”,被用来表示田里的农作物。私田中的农作物为私人所有,《说文解字》中说:“私,禾也。从禾,厶声。北道名禾主人曰私主人。”即禾主人为私,引申为拥有财物的主人为私。 公与私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范畴,论及这一概念者,往往要从法家《韩非子·五蠹》中的论述入手:“古者苍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韩非子很形象地说,只围着自己绕圈子、为个人打算,这就是私。那么,公与私的概念最初是如何出现的呢?“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在人类社会的初始,人们以采摘野果、捕捉野兽为生,自己得到的食物自己吃,即所谓“人各自私也”。后来,人们逐渐发现,单独采摘捕捉远不及一起合作收获大,便各自放弃一些私利以达成合作,即所谓“背私为公”。而当人们越来越感到“背私为公”的好处,不断扩大拓展“公”的范围,便有了部落、族群、民族、国家的出现。如果私是一个人自己的事,是个体生存的基础,那么公就是大家共同的利益,是私的总和。每个人不断“背私”,才成就了集体的“公”。 公与私都是合理的存在,每个人合理合法的私人权益都应当被承认与保障——正是无数平凡人的小幸福汇成了国家的大美好。正确把握公与私之间的关系,在于公私之间必须泾渭分明,这是对私的基本约束,是私必须遵守的准则。“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私心愈大,则公心愈小;私念一多,则公念必少——对于私心,必须时刻保持警惕。私而有度、私而有道,无损公利、无害公益、不坏公序,如此才能做到取舍有据,不为私所挟,不为私所累。 不因私废公,这是本分与底线;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大公无私,则是博大的胸怀、更高的境界。《吕氏春秋》云:“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日月星光、风雨云雪,无时无刻不在告诉我们什么叫做无私:天因无私故覆盖大地,地因无私故承受万物,日月无私才能普照天下,春夏秋冬四时无私,才能自在运行。老子说:“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天长地久永恒不变,正因为它不为自己而生,而是容纳万物的生长轮回。为人处世亦是如此,一个人若心底无私,为他人、为国家、为理想与信仰而活,反而能够变小我为大我,成就真正的自我——心里装着全世界,就能拥有整个世界。 心怀敬畏,就能公私分明;以天下为己任,就能大公无私。心底无私天地宽,厶字顶上,一撇一捺,是为公,亦为人。(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郝思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