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10|回覆: 0

[中醫理論] 中醫整體觀有三論

[複製連結]
毛德西 發表於 2017-10-25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天人合一論』是中醫學辨證論治的基礎,中醫所說的證候,包括病因、病位、病勢等內容,其中病因就包含着與大自然相關的各種致病因素。

•中醫認為形體與精神密不可分,強調生理與心理的協調協同關係,重視生理與心理的相互影響。

•人是一個有機整體,內有五臟六腑,外有四肢百骸,他們之間息息相通。這種相通是通過經脈中的元氣周流而生生不息的。

每當談到中醫整體觀,就自然想到季羨林的一段話,他在【談國學】中講到:『東方的思維模式是綜合的,西方的思維模式是分析的。勉強打一個比方,我們可以說:西方是一分為二,而東方是合二為一。再用一個更通俗的說法來表達一下:西方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而東方則是頭痛醫腳,腳痛醫頭,既見樹木,又見森林。說得再抽象一點:東方綜合思維模式的特點是整體觀念,普遍聯繫;而西方分析思維模式正相反。』季羨林對東西方哲學思維的分析恰如其分,非常精闢。如果將這一段話用來解析中醫與西醫對生命科學的認知,也是貼切的。

整體觀是中國古人對大自然的認知論,早在【易經】中已有所論及。到了戰國時期的儒醫與學士,將其較為完整地收集在【黃帝內經】中並加以闡述,歷代醫家對其不但遵循之,繼承之,應用之,而且有所發揮。

中醫學最為重要的思維方式是取象比類(又稱象思維)。它的具體思維方式是將所研究對象與已知對象進行類比,取其共同點、相似點或近似點,從中找出它們共同特徵,以『象』為標誌,進行歸類,繼而表達,如將人體的肝心脾肺腎比擬為木火土金水,依思維方式而演變為中醫學的整體觀。

天人合一論

『天人合一』所說的『天』,在這裏是指大自然。我們在談論『天人合一論』時,必須回顧一下古代經典著作的認知。【周易·乾卦·文言】曰:『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此文是講大凡聖人能順從自然,能與日月之變化同顯示,與四季之寒涼同有序,這是亙古不變的大道理。老子說:『天大,地大,道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這裏不但強調了人類與天地是和諧統一的,也在說明人類與天地是平等的。莊子說:『天地與我共生,萬物與我為一。』認為天地萬物與『我』是共命運的,是統一和諧的有機整體。【素問·寶命全形論】云:『夫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人能應四時者,天地為之父母;知萬物者,謂之天子。』【靈樞·歲露】云:『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素問·離合真邪論】則云:『夫聖人之起度數,必應於天地。故天有宿度,地有經水,人有經脈。天地溫和,則經水安靜;天寒地凍,則經水凝泣;天暑地熱,則經水沸溢;卒風暴起,則經水波涌而隴起。』【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則從東西南北中不同區域的不同自然環境,講述人的生理現象。說明人是離不開天地的,人賴天地而生存,天地四時的變化對人有直接影響。

中醫在診治疾病時,首先要明確當年的五運六氣,『必先歲氣,毋伐天和』(【素問·五常政大論】);其次,觀察病人的氣色、神情,『見其色,知其病,命曰明』(【靈樞·邪氣臟腑病形】),『五色微診,可以目察』(【素問·五臟生成論】);了解病人是何地人,曾經在哪裏居住,『醫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對曰:地勢使然也』(【素問·異法方宜論】);詢問發病時間,發病節氣,『春夏秋冬,四時陰陽』(【素問·絡脈別論】);生活中有何特殊習慣,睡眠如何,『食飲有節,起居有常』(【素問·上古天真論】);最後按其脈,『按其脈,知其病』(【靈樞·邪氣臟腑病形】)。這種程序源於【黃帝內經】,歷經千年傳承不衰。這不是單刀直入地單純查看生化檢查單、影像片來診斷疾病的,這些思路與方法都與自然、社會有着密切關係。有人把中醫的整體觀看成是落後的、保守的,這是對中醫的誤解。現代醫學也越來越重視從整體研究人的健康問題,認為醫學是身心社會醫學,是生理、社會、自然醫學。

『天人合一論』是中醫學辨證論治的基礎,中醫所說的證候,包括病因、病位、病勢等內容,其中病因就包含着與大自然相關的各種致病因素。【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就是講述陰陽五行與人體相應的各種關聯模式,『上古聖人,論理人形列別臟腑,端絡經脈,會通六合,各從其經,氣穴所發,各有處名,溪谷屬骨,皆有所起。分部逆從,各有條理。四時陰陽,盡有經紀。外內之應,皆有表裏,其信然乎。』

形神相應論

有人認為,中醫不懂解剖,只重視『氣』,而『氣』是肉眼看不見的,所以就說中醫是『偽科學』。中醫真的不重視解剖嗎?非也。古代中醫學所講的解剖,不是單純的西方醫學解剖刀下的實物,而是內觀解剖學。這種內觀解剖學是通過直觀、體驗而獲得的。由此所獲得是形體與精神的協調相應,或者說是臟腑經絡之『形』與功能所現之『神』的有機結合。【靈樞·九針十二原】云:『粗守形,上守神。』這裏談到了高明醫生與一般醫生的區別。粗工只限於形體之知,僅能處置形體之苦;而上工卻能夠達於神氣之和,從而將形體之苦與神氣之逆統一把握與處置。

『形恃神以立,神須形以存』(【養生論】)人的形與神是相互依存、對立統一的,亦即人們常講的『形神兼備』。【靈樞·外揣】云『司外揣內,司內揣外』,意思是以整體觀為依據,通過外部的體徵可以了解內部臟腑的變化規律,從而為醫生提供正確的診斷信息。正如【靈樞·本髒】所云:『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藏,則知所病矣。』古代中醫學雖然沒有精密儀器為其提供內臟的微觀變化,但醫者卻可通過外部形態(包括肢體、五官、毛髮、皮膚、精神、語言、舌象、脈象、爪甲、分泌物等)來辨別臟腑的生理、病理狀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云:『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審清濁,而知部位;視喘息,聽聲音,而知所苦;觀權衡規矩,而知病所生;按尺寸,觀浮沉滑澀,而知病所生。以治無過,以診則不失矣。』這裏所說的『審、視、聽、觀、按』就是醫生的診察手段,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望聞問切』四診。觀察這些表露於外的印跡,就可以獲取疾病很多信息,以便為治療提供可靠的遣方用藥依據。

中醫認為形體與精神密不可分,強調生理與心理的協調協同關係,重視生理與心理的相互影響。現在的臨床醫生幾乎每天都會遇到形與神共病之患者,許多神經系統、免疫系統以及無法歸類的疾病,都與神有關。【素問·疏五過論】云:『故貴脫勢,雖不中邪,精神內傷,身必敗亡。始富後貧,雖不傷邪,皮焦筋屈,痿舌頁為攣。』說的是地位跌落、財富破產而使情志發病。現代醫學常按抑鬱症治療,而中醫,通過調氣血、精神治療,原來所患形之疾,也會得到改善或痊癒。

臟腑相關論

臟腑相關論是在整體觀的基礎上對人體自身的再認識。這一點在【黃帝內經】中論述得最為清楚。在【素問】『金匱真言論』 『陰陽應象大論』『靈蘭秘典論』『六節藏象論』『五臟別論』,以及【靈樞】 『經脈』『經水』篇等,均有不同層次的敘述。中醫學認為,人是一個有機整體,內有五臟六腑,外有四肢百骸,他們之間息息相通。這種相通是通過經脈中的元氣周流而生生不息的。古人用形象思維的方法,將人比喻為大自然界的一部分,或曰『小天地』,這個『小天地』同大自然一樣,也是陰陽五行的結合體。五臟為陰,六腑為陽;而五臟六腑又以木火土金水五種材料來組成。他們之間有生有克,有相互生長,也有相互約束。這種關係無太過,無不及,是平衡和諧的,從而使人保持着健康無病的狀態。中醫據此認知,對疾病的診斷與治療也是有着明顯的臟腑相關論。如肺系的咳嗽,『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素問·咳論】),故治療咳嗽亦非清肺一法也,而有清腸而瀉肺(肺與大腸相表裏)、清肝而肅肺(木火刑金所致),培土而生金(虛則補其母),滋水而潤肺(水涸則傷金),瀉南補北(清心火而補腎水,不使火傷金)等法。

素問·五常政大論】有『氣反』一詞。何為『氣反』?就是病變發生在甲臟腑經絡上,而症狀卻表現在乙臟腑經絡上。前人根據人體在病理變化上這一特點,採取從病變相反部位去施治,往往能取得較滿意的療效。由此而創立了『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素問·五常政大論】)。進而又有『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以及內病外治、外病內治、髒病治腑、腑病治髒等治法。例如:胸痹心痛病(以冠心病為主),中醫在治療上不僅有針對心臟的活血化瘀法、祛痰寬胸法,還有從肝氣論治的疏肝理氣法,從胃治的辛開苦降法,從肺論治的益氣肅降法,以及從腎論治的溫陽散寒法等。這種從整體上把握胸痹心痛病論治的思路,是治本之法,是長效之法。

國醫大師鄧鐵濤曾提出『中醫五臟相關理論』,他認為:中醫學在實踐中超越了原始五行學說的局限,可以將五臟六腑之間的影響歸納為促進、抑制與協同三種關係,這樣就從多角度闡明了中醫整體觀與聯繫觀的內涵。

有一種觀點認為,整體觀是在當時社會文化、科技水平等條件下產生的一種思維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現今已明顯不合時宜。這種觀點還是片面的。當今西醫學的醫學模式已由『生物醫學模式』轉變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世界衛生組織關於健康的定義是:健康不僅指一個人身體有沒有出現疾病或虛弱現象,而是指一個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會上的完好狀態。這些都反映了整體觀的正確性與生命力。

中醫的基本功不是簡單地認藥記方,而是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就是要講究因人、因地、因時制宜的整體思維方式。要達到這種境界,就要邊學習、邊臨床、邊總結,從實踐到理論,再從理論到實踐地不斷反覆。正如吳鞠通在【溫病條辨】自序中說『進與病謀,退與心謀,十閱春秋,然後有得。』這種『仁心仁術』,只有畢其一生之精力或有所得。(毛德西 河南省中醫院)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