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09|回复: 0

[何新西方伪史考] 何新·“一带一路”的读史札记

[复制链接]
何新 发表于 2017-10-26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何新:“一带一路”的读史札记(之一)

(2017-01-02)

《何新按语》

  必须指出:以下所述皆非可信的实在历史。如同西方史学关于埃及、希腊和马其顿的历史叙述一样,关于古代中亚、波斯以及印度次大陆,并不存在任何可信的古代成文历史。其近代考古发现不乏伪造物,其对考古发现的解释和文字破译极其可疑。

  西方史学建构这些历史的主要史料来源根据是《圣经》和可疑而且晚出于文艺复兴时代的希罗多德(一位传疑人物)及其传述的所谓“历史”等等。西方史学的惯技,就是以《圣经》等的传说证验考古,以考古佐证《圣经》等的神话。

  因此,西方关于波斯、印度的历史,类似于中国夏代前关于伏羲女娲、尧舜禹及三皇五帝的传说,都只能看做一些传说而已。

传说中强盛的古代波斯帝国

《波斯:一个横跨欧亚的史前传说帝国》

  “波斯”(Persia)这个名字的本意,有说法认为本义是“骑士”和“马夫”,原是对善于骑射以及操印欧语的剽悍民族的称呼。另有说法认为源自古伊朗语“Parsava”,大概是指“边界”、“边陲”的意思。??

  当最早的“雅利安人”(伊兰人先祖,一个根据传说而拟构的人类种族)进入伊朗高原并最终在伊兰(今伊朗高原)东部的安善地区(Anshan)定居下来的时候,波斯族人就成为他们相对固定的称呼。因他们的存在,这一地区也开始被称为波斯。

  波斯作为地区名最早什么时间开始使用,现在人们难以说清楚,但有关文献对于波斯作为地名使用的最早记载似乎还有据可查。

  西方学界认为:两河流域的亚述泥版铭文曾提到,公元前843年,亚述国王撒缦以色三世(Shalmaneser III,858-824BC)远征乌尔米耶湖(Lake Urmia)南部,洗劫了当地某个名叫 Parsua 的地区。有人认为, Parsua 就是波斯。这是波斯这个名称第一次见于文字的记载。此外,Parsua 的变体(variants),如 Barsua,Parsuash,Parsumash,也出现在后来亚述帝国的其它文献上。

  “波斯”之国名,最早出现在《圣经》,代下三十六·20 :“凡脱离刀剑的,迦勒底王都掳到巴比伦去,作他和他子孙的仆婢,直到波斯国兴起来。”

  迦勒底王被掳之后,“波斯”的名字在《圣经》出现的次数就增加了。在《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和《以斯帖记》共出现 21次。至于先知书,“波斯”的名字只出现在《以西结书》(两次,结二十七:10,三十八:5),但在《但以理书》则有九次,其中五次和“玛代”(或米底亚)同列。

《传说中的波斯古历史》

  西方近代史学根据《圣经》认为:伊朗古称波斯,在公元前28世纪建立的古伊兰王国和之后建立的米底王国是伊朗高原文明的发源地。

  ?波斯人的部落首领阿契美尼德被认为是古代波斯王族的祖先。波斯人的第一个王朝阿契美尼德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有人认为,阿契美尼德王朝 (Achaemenid dynasty 539BC-312BC)的建立是波斯帝国历史的开端。

  现代西方史学根据传疑人物的希腊史家希罗多德(Herodotus,约前484年?—前425年?)和来自据说为居鲁士二世圆柱体(Cyrus Cylinder)和贝希斯敦铭文(Behistun inscription)的楔形文字的记载,勾勒出阿契美尼德王朝(Achaemenid dynasty 539BC-312BC)的以下谱系:

  阿契美尼德(Achaemenes 700-675?)?

  铁伊司佩斯(Teispes 675-640BC?)

  居鲁士一世(Cyrus I 640-600?)= Ariaramnes(640-615BC?)

  冈比西斯一世(Cambyses I,600/580?-559BC)= Arsames(590-550BC)

  居鲁士二世= 古列,Cyrus II,(公元前559年-前529年)

  大流士一世 = Darius I or Darius the Great,或大利乌一世,(公元前522-前486年)

  王朝开国之主阿契美尼德的儿子铁伊司佩斯(Teispes 675-640BC?)继承了王位。根据《圣经》,他在位的时候,亚述是在亚述巴尼拔(Ashurbanipal,669-627BC?)的统治下 ;米底则在国王普拉欧尔铁斯(Kashtariti or Phraortes,公元前647-前625年)对外扩张下。他把雅利安人建立的波斯征服。他把波斯势力扩展到波斯湾北部,藩属于以拦的自治区的安善地区(Anshan/Parsumash,安善在书珊城西北),力图于伊兰(639BC被亚述灭)与亚述两个强国中保持中立的地位。

  以后他的统治分两支下传,就是将波斯占有的土地分成东、西两个部分由其两个儿子分别统治 ,即西支的居鲁士一世(Cyrus I 640-600?)和东支的Ariaramnes(640-615BC?)。他们死后,就由儿子冈比西斯一世(Cambyses I,600-559BC) 和Arsames(590-550BC)继任。西支冈比西斯一世统治时期己兼并东支,势力逐渐强大,到居鲁士二世(古列 Cyrus II)统治时期,波斯已实现了统一。

  居鲁士一世(Cyrus I,640-600?),正如他的父亲铁伊司佩斯(Teispes 675-640BC?),我们对他也是所知不多,只知道他也被称为“安善的居鲁士“(Cyrus of Anshan)。大概是因为父亲把西部安善地区的统治传给他的缘故。

  考古学家找到一枚图章(seal),上有伊兰文“Cyrus of Anshan,son of Teipes”,证实居鲁士一世却有其人。

  在他作安善王的时候,巴比伦的新王波帕拉萨尔(Nabopolassar 630-605BC)和米底亚国王库阿克斯列斯(Huvakhstra or Cyaxares,公元前625-前585年)联手,在 612BC 围攻尼尼微,三年后(609BC)亚述灭亡,新巴比伦帝国(Neo-Babylonia)开始称霸两河流域。

  波帕拉萨尔驾崩后,尼布甲尼撒(Nebuchadrezzar II,605-562BC)登基作王,在他统治时期,新巴比伦达到了它的全盛时期。

  米底亚和巴比伦瓜分亚述所占领的土地,安善(Anshan)大概落在米底亚国王库阿克斯列斯(Huvakhstra or Cyaxares,公元前625-前585年)的手中,接续居鲁士一世(Cyrus I)的是它的儿子冈比西斯一世(Cambysis I 600?-559BC)。

  我们对冈比西斯一世也是所知不多。希腊希罗多德(Herodotus,约前484年-前425年)说他是一个很顾家,没有什么不良嗜好的人。他和米底亚国王阿司杜阿该斯(Arstivaiga or Astyages,公元前585-前550年)同一时期。有说他与米底亚王的女儿 Mandane 结婚,生下儿子居鲁士二世(古列,Cyrus II,公元前559年-前529年)。根据罗马史学家 Nicolas of Damascus 的说法,冈比西斯是在一场与米底亚王阿司杜阿该斯(Arstivaiga or Astyages,公元前585-前550年)在波斯边境的战斗中不幸身亡。接续他的是响当当的居鲁士二世(古列,Cyrus II,公元前559年-前529年)。

《西方学者主要根据《圣经》而建立古波斯史》

  居鲁士二世(或塞鲁士,或古列,Cyrus II,公元前559年-前529年),他是出现在圣经里的第一个波斯王。

  代下三十六:22-23 波斯王塞鲁士元年,耶和华为要应验借耶利米口所说的话,就激动波斯王塞鲁士的心,使他下诏通告全国说:“波斯王塞鲁士如此说:‘耶和华天上的上帝,已将天下万国赐给我,又嘱咐我在犹大的耶路撒冷为他建造殿宇。你们中间凡作他子民的,可以上去,愿耶和华他的上帝与他同在。'”

  然后是在《以斯拉记》:

  拉一:1-2,7-8 波斯王塞鲁士元年,耶和华为要应验借耶利米口所说的话,就激动波斯王塞鲁士的心,使他下诏通告全国说:“波斯王塞鲁士如此说:‘耶和华天上的上帝,已将天下万国赐给我,又嘱咐我在犹大的耶路撒冷为他建造殿宇。。’。。塞鲁士王也将耶和华殿的器皿拿出来,这器皿是尼布甲尼撒从耶路撒冷掠来,放在自己神之庙中的。波斯王塞鲁士派库官米提利达将这器皿拿出来,按数交给犹大的首领设巴萨。。”

  拉三:7 他们又将银子给石匠、木匠,把粮食、酒、油给西顿人、推罗人,使他们将香柏树从黎巴嫩运到海里,浮海运到约帕,是照波斯王塞鲁士所允准的。

  拉四:3,5 但所罗巴伯、耶书亚和其余以色列的族长对他们说:“我们建造上帝的殿与你们无干,我们自己为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协力建造,是照波斯王塞鲁士所吩咐的。”。。从波斯王塞鲁士年间,直到波斯王大利乌(或大流士一世 Darius I or Darius the Great,公元前522-前486年)登基的时候,贿买谋士,要败坏他们的谋算。

  拉五:13-14,17 然而巴比伦王塞鲁士元年,他降旨允准建造上帝的这殿。上帝殿中的金银、器皿,就是尼布甲尼撒从耶路撒冷的殿中掠去带到巴比伦庙里的,塞鲁士王从巴比伦庙里取出来,交给派为省长的,名叫设巴萨。。现在王若以为美,请察巴比伦王的府库,看塞鲁士王降旨,允准在耶路撒冷建造上帝的殿没有。王的心意如何,请降旨晓谕我们。

  拉六:3,14 塞鲁士王元年,他降旨论到耶路撒冷上帝的殿,要建造这殿为献祭之处,坚立殿的根基。殿高六十肘,宽六十肘。。。犹大长老因先知哈该和易多的孙子撒迦利亚所说劝勉的话,就建造这殿,凡事亨通。他们遵着以色列上帝的命令和波斯王塞鲁士、大利乌(或大流士一世 Darius I or Darius the Great,公元前522-前486年)、亚达薛西(Artaxerxes I,公元前465-前425年)的旨意,建造完毕。

  在先知书上,我们也可以看到他的名字:

  但一:21 到塞鲁士王元年,但以理还在。

  但六:28 如此,这但以理当大利乌王在位的时候和波斯王塞鲁士在位的时候,大享亨通。

  但十:1 波斯王塞鲁士第三年,有事显给称为伯提沙撒的但以理。这事是真的,是指着大争战。但以理通达这事,明白这异象。

  但最令人惊讶的是,先知以赛亚竟然预言塞鲁士在历史舞台上的出现,这是不可思议的事,因为以赛亚是在“乌西雅(Uzziah 776/775-736/735BC)、约坦(Jotham 750-735/730BC)、亚哈斯(Ahaz 735/734 or 731/730-715BC)、希西家(Hezekiah 715-687/686BC)作犹大王的时候得默示”(赛一:1)这是在塞鲁士(Cyrus II 559-529BC)出现之前约两百年。有可能吗?

  不信派的人当然说不可能,特别是名字都出现在《以赛亚书》三十九章之后:

  赛四十四:28 论塞鲁士说:“他是我的牧人,必成就我所喜悦的,必下令建造耶路撒冷,发命立稳圣殿的根基。”

  赛四十五:1 我耶和华所膏的塞鲁士,我搀扶他的右手,使列国降伏在他面前。我也要放松列王的腰带,使城门在他面前敞开,不得关闭。我对他如此说:。。

  赛四十五:13 我凭公义兴起塞鲁士,又要修直他一切道路。他必建造我的城,释放我被掳的民,不是为工价,也不是为赏赐。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

  还有赛四十一:2-3,25-26,四十六:11 都暗示着“塞鲁士”的到来。

  当理性主义抬头,批判哲学当道的时候,启蒙派的学者挑战权威,把《以赛亚书》肢解,就如十九世纪末的威尔浩生(Julius Wellhausen 1844-1918)的肢解旧约五经,发展出所谓 JEDP 等四个版本,将书卷分为第一以赛亚(或原始以赛亚 Proto-Isaiah,一到三十九章),第二以赛亚(Deutero-Isaiah,四十到五十五章)和第三以赛亚(Trito-Isaiah,五十六到六十六章)。

  他们认为第二和第三以赛亚书是犹大人被掳之后的产品,所以才会出现“塞鲁士”的名。

  比“塞鲁士”名字的出现更令人惊讶的是,上帝竟然透过以赛亚,称塞鲁士为“我的牧人(shepherd)”(赛四十四:28)和“我耶和华所膏的(anointed)”(赛四十五:1,希伯来文是 messiah “弥赛亚”)。上帝怎么可以把一个外邦人的帝王冠以这样的头衔?难怪犹太教拉比,特别是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5世纪塔木德(Talmud)时代的,每逢读到这些经文就很不自在。有的把赛四十五:1 当作是耶和华和弥赛亚的对话(参考:Tractate Megillah in the Talmud)。?

  总之,“耶和华为要应验借耶利米口所说的话,就激动波斯王塞鲁士的心,使他下诏。”(代下三十六:22-23)让犹大人从被掳之地归回圣地,重建圣城和圣殿。

《基督教学者根据《圣经》表列波斯故事》

  下表列出《以斯拉记》、《尼希米记》和《以斯帖记》里的波斯王名字、年代和事件,方便大家以后的查考。

  经文 波斯王 年日 事件

  拉一:1-4 塞鲁士或古列,Cyrus II ,559BC-529BC元年(539/538BC) 允许犹太人回返耶路撒冷重建圣殿。(第一次回归)

  拉三:1 七月(希伯来历) 犹太人聚集在耶路撒冷建坛,在坛上献燔祭。

  拉三:6 耶和华殿的根基尚未立定。

  拉三:7 塞鲁士允许将银子给石匠。作建殿用。

  拉三:8 归回后第二年二月(538/537BC) 所罗巴伯/耶书亚动工兴建圣殿根基。

  拉三:11 殿的根基立定。

  拉四:4-5 塞鲁士或古列,Cyrus II,559BC-529BC 538/537BC-522/521BC 因犹太的敌人败坏工程,建殿之工受阻,从塞鲁士年间直到大流士(大利乌)登基的时候(第二年,拉四:24)(停工15/16年)

  冈比西斯二世(Cambyses II,529BC-522BC)大流士一世(Darius I or Darius the Great,或大利乌一世,522BC-486BC)

  (第四章是圣经难题,因为亚哈随鲁和亚达薛西是在大流士一世之后才登基作王。)

  拉四:6 薛西一世(Xerxes I ,亚哈随鲁,486BC-465BC) 486BC亚哈随鲁登基,敌人上本控告犹大和耶路撒冷的居民。

  拉四:7-16亚达薛西一世(Artaxerxes I,465BC-425BC) 亚达薛西年间,敌人上本奏告亚达薛西。。(本章用亚兰文字)

  拉四:17-22亚达薛西谕复。

  拉四:23亚达薛西上谕读在敌人面前,他们就急忙往耶路撒冷,用势力强迫犹太人停工。

  拉五:哈该在大流士一世第二年,520BC六月初一(该一:1);七月21日(该二:1);九月24日(两次,该二:10,20)说话。先知哈该和撒迦利亚对犹太人说话。

  撒迦利亚在大流士一世第二年,520BC八月(亚一:1);十一月二十四日(亚一:7);第四年九月初四(亚七:1)说话

  拉五:2 大流士一世(Darius I or Darius the Great,或大利乌一世,522BC-486BC)

  第二年(521BC/520BC) 所罗巴伯和耶书亚动手再建圣殿。

  拉五:6-17 敌人再次上本奏告大流士。

  拉六:1-2 大流士降旨,巡察典籍库,在米底亚省亚马他城(Eabatana)宫内寻的一卷。

  拉六:2-5 卷内提到塞鲁士元年(539/538BC)的降旨重建圣殿。

  拉六:6-12 521/520BC 大流士一世下令继续建殿。

  拉六:14 再提先知哈该和撒迦利亚对犹太人说话。

  拉六: 大流士第六年亚达月初三日(516BC/515BC) 圣殿修成。(离犹太人归回开始重建共 21年之久;也是先知哈该和撒迦利亚宣讲信息后四年半完工)此殿经历了 585年之久,比所罗门所建的第一圣殿持续多 180年。

  拉六:19 正月十四日 守逾越节。

  拉七:1,7-9 亚达薛西年间(Artaxerxes I,465BC-425BC) 正月初一从巴比伦启程;第七年(458BC)五月到了耶路撒冷以斯拉从巴比伦上来。(第二次回归)

  拉七:11-26 亚达薛西赐给以斯拉的谕旨

  拉八:31 正月12日 从亚哈瓦河起行,要往耶路撒冷去。

  拉十:9 九月20日 在上帝殿前责备犹太人的罪(与外邦人通婚)

  拉十:16 十月初一 查办有关杂婚的事

  拉十:17 457BC(?)正月初一 才查清外邦女子的人数(共一百一十个家庭犯了异族通婚的罪)

  尼一:1 亚达薛西(Artaxerxes I,465BC-425BC) 亚达薛西王20年基斯(446/445BC)第五个月或446BC(11月-12月) 尼希米在书珊城宫中

  尼二:1 亚达薛西王20年尼散月(445BC三月-四月) 尼希米返耶路撒冷,有王的诏书 (第三次回归)

  尼二:11 到耶路撒冷

  尼五:14 从亚达薛西王二十年到三十二年(445/444BC-433/432BC)作犹大省长

  尼六:15 以录月25日(445BC10月2日)(宗教历六月25日,再过几天就是新年)

  耶路撒冷城墙修完了,共修了 52天

  尼八:1 到了七月(宗教历) 以色列人住在自己城里

  尼八:2 七月初一 以斯拉向民众宣读律法书(尼八:9 省长尼希米与作祭司的文士以斯拉合作。)

  尼八:18 七月15-23日 庆祝住棚节

  尼九:1 七月24日 禁食

  尼十二:27 ? 城墙落成奉献礼(尼六:15,城墙修了52天)

  尼十三:6 433/432BC 尼希米回到亚达薛西王那里。(尼五:14)

  尼十三:7 过了多日 尼希米再次回到耶路撒冷(可能是述职的假期满了,就征求王的许可让他再回耶路撒冷)

  尼十三 尼希米的改革

  斯一:1-2 亚哈随鲁(薛西一世 Xerxes I 486BC-465BC) 在位第三年(483BC)

  设摆筵席,有波斯和米底亚的权贵在王面前。

  斯二:16-17 第七年十月(479BC) 以斯帖被引入宫见王,后被立为王后。

  斯三:7 第十二年正月(474BC)敌人哈曼知悉末底改是犹太人,决定灭绝他们;掣签定十二月13日,一日之间剪除无论老少妇女孩子,杀戮灭绝,并夺他们的财为掠物。

  斯三:12 正月13日 写旨意,传于总督和各省的省长,并各族的首领。

  斯八:9-14 三月23日 末底改奉王的名写谕旨,传给从印度直到古实127省的犹太人和总督省长首领。。谕旨:亚达月(十二月)13日,一日之间,聚集保护性命,剪除杀戮那攻击犹大人的一切仇敌和他们的妻子儿女,夺取他们的财为掠物。

  斯九章 474BC,亚达月(十二月13日) 犹大人除灭他们的仇敌。

  斯九:20-32 设立普珥日(亚达月,即十二月14和15日)

  斯十:1-3 末底改成为波斯王的宰相。

《巴比伦帝国被波斯帝国征服》

  居鲁士二世(或塞鲁士,或古列,Cyrus II,公元前559年-前529年)是怎样崛起的呢?

  新巴比伦帝国在尼布甲尼撒二世(Nebuchadrezzar II,605-562BC)去世后,国势逐渐衰落。

  塞鲁士继承了父亲冈比西斯一世(Cambyses I,600?-559BC)的王位后,约于 559BC 成为安善(Anshan)的领袖,他迅速地团结起这个藩属于米底亚的自治区,并且趁着米底亚和巴比伦的不断冲突和长期的拉锯战,米底亚王国的内部又发生了叛乱,从 553BC,他就开始背叛宗主阿司杜阿该斯(或亚斯太亚济,Arstivaiga or Astyages,公元前585-前550年),经过三年艰苦的战争,终于在 550BC 灭掉了米底亚王国,国王阿司杜阿该斯被俘,米底亚的大部分地区纳入到波斯人的统治之下。

  因为他的兴起,周边的国家就联合起来对付他,其中之一就是小亚细亚的吕底亚王(Lydia)克洛伊索(或克鲁索,Croesus)。由于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吕底亚富甲天下,还拥有强大的骑兵。

  塞鲁士不敢贸然进攻,而是以计谋取胜(细节从略),在546BC 使吕底亚以失败而告终。接下来他把矛头对准巴比伦,同样的他深知凭自己的实力,要想强攻巴比伦城,取胜的可能性很小。因此,他先从把巴比伦的北部迂回向小亚细亚进军,征服了小亚细亚地区后,再回师伊朗高原东北部,扫荡那里的游牧民族,控制两河流域通往印度河流域的商道,孤立了巴比伦城,断绝了城里人的生活来源,加上当时的巴比伦王拿波尼度(Nabonidus 或 Nabu-Naid,555-539BC)的不得人心,遂在 539BC 长驱直入巴比伦,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

  拿波尼度被贵族们当作礼物献给了塞鲁士,成为波斯人的俘虏,存在八十八年的新巴比伦国并入了波斯帝国的版图。

  古列圆柱(Cyrus cylinder)记录了巴比伦守护神马尔杜克(Marduk)如何帮助他得胜:“马尔杜克。。指引他去到他的城巴比伦,带他上路去巴比伦,好像朋友同伴在他身边。令他毫无拦住地进入巴比伦,他使巴比伦免受战役之苦。”

  也有传说他改变幼发拉底河水流的方向,带领手下沿着河床进入巴比伦,获取了这座攻不破的城市。

  米底亚(550BC)、吕底亚(546BC)和巴比伦(539BC)相继被塞鲁士(古列,Cyrus II)摧毁后,他定都在帕萨尔迦德(Pasargadae),把米底亚的都城哈马丹(Hamadan 或 Ecbatana)作为第二个首都(夏都),这是因为那里经济繁荣,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又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至于伊兰的首都书珊城则成为波斯的第三个首都。

  他也先后征服了原臣服于米底亚王国的帕提亚(Parthia)、希尔卡尼亚(Golestan)和亚美尼亚(Armenia)等地。经过长期的征战,居鲁士二世逐步占有了伊朗高原西部的大部分地区,并开始向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东部扩张,初步奠定了帝国的版图,并获得了版图内大部分被征服国家神庙祭司集团和工商业奴隶主的支持。

eac0d377e164a715a4520ee09fc3921f.jpg

塞鲁士(Cyrus II)时代的波斯帝国版图。从此图,可以一窥 塞鲁士(Cyrus II)时代的波斯帝国规模。在征服巴比伦后,塞鲁士以“世界之王”自称,这是记录在 Cyrus Cylinder (塞鲁士圆柱,或塞鲁士文书):“我是塞鲁士,宇宙的王,伟大的王,强有力的王,巴比伦的王,苏美尔和阿卡德的王,世界四方的王,安善城的王,伟大的王冈比西斯的儿子。”(King of the World, Legitimate King, King of Babylon, King of Sumer and Akkad, King of the four Quarters of the Earth。。)

  与古代许多霸主不同的是,塞鲁士不但雄才伟略,古代文献中还把他形容为一个圣明的君王,在被征服地区民众心目中,他不仅名声显赫,而且是美名远播的救世主。古代希腊作家对塞鲁士的描写充满溢美之词,认为他在古代著名君王中,是一个理想的君王。

  他不仅胸怀博大,而且有一颗仁慈的心,他尊重各地风俗习惯,善待被征服地区上层分子和普通民众,吸收各地贵族和上层阶层参与被征服地区政权建设和社会管理。他的一个主要举措,就是一改亚述帝国君王烧杀抢掳的政策,允许被征服地区人民继续生活在自己的家园而不被强制移民到他乡充当奴役。

  在 539BC,也就是代下三十六:22 - 23 说的“波斯王古列(塞鲁士)(Cyrus king of Persia)元年”,“耶和华为要应验借耶利米口所说的话,就激动波斯王古列(塞鲁士)的心,使他下诏通告全国说:‘波斯王古列(塞鲁士)如此说:‘耶和华天上的上帝,已将天下万国赐给我,又嘱咐我在犹大的耶路撒冷为他建造殿宇。你们中间凡作他子民的,可以上去,愿耶和华他的上帝与他同在。’’”

  古列圆柱(Cyrus cylinder)记录了这诏令:

  由……亚书(Ashur)与书珊(Susa)、亚吉(Agade)、亚士兰力(Ashnunnak)、森班(Zamban)、米推奴(Meturnu)、底里(Deri)、古添(Gutium)地的境界,底格里斯河对岸的城市。诸神居于其中,我将他们带回其地。。我又集合诸民,使他们回归所居之地……”

  这些被称为“巴比伦之囚”的犹太人返回耶路撒冷,并得到帮助重建圣殿和重组家园,此举使犹太人感恩,称他为“马尔杜克(Marduk)爱心的王”。以赛亚书上的塞鲁士被冠以“他是我的牧人”(赛四十四:28)和“耶和华所膏的(弥赛亚)”(赛四十五:1)是名副其实的。

  531BC,塞鲁士把帝国一分为二:儿子冈比西斯(Cambyses II)成为巴比伦的王;另一儿子高墨达(Bardiya) 则掌管波斯东部地区。

  他自己把矛头对准埃及。这时的埃及已孤立地处于北非一隅之地,并不是强大波斯帝国的对手,征服他似乎唾手可得。但这时由于帝国东北部游牧民族的不断侵袭,他越来越感到来自后方的威胁,就决定放弃进攻埃及的计划,派兵长驱直入中亚草原。529BC,在没有盟友和后援的支助下,他亲率大军深入到中亚马萨革太(Massagetae,在里海以东,咸海 Lake Aral 沿岸)人的腹地,不单全军覆没,自己也成为俘虏,被马萨革太的女王下令砍头,成为祭神的祭品。他的尸体后来被葬在帕萨尔迦德(Pasargadae),看图七。其子冈比西斯二世(Cambyses II,公元前529年-前522年)继承了王位。

af73b4809dc04f4e632ebf1065990eee.jpg

位于帕萨尔迦德(Pasargadae)石坛上的塞鲁士(或古列,Cyrus II)的坟墓

  冈比西斯二世(Cambyses II,公元前529年-前522年),他的名字没有出现在圣经上,可能是他在位的那段时间,圣殿的重建被拦阻。

  (拉四:4-5 “那地的民就在犹大人建造的时候,使他们的手发软,扰乱他们。从波斯王塞鲁士年间,直到波斯王大利乌登基的时候,贿买谋士,要败坏他们的谋算。”)

  冈比西斯二世继位后,可能由于惧怕中亚游牧民族的战马铁刀,他放弃了为塞鲁士复仇,而是把目标转向了埃及。当时的埃及,正处于第二十六王朝的阿玛西斯(Amasis,约主前570-526年)和萨迈提库斯三世(约主前526-525年)统治时期,内部阶级矛盾十分尖锐,面对波斯帝国的崛起,埃及虽然和邻邦联合。

  但在 525BC,冈比西斯二世率领大军与腓尼基舰队水陆并进,埃及一触即溃,波斯大军很快占领了埃及首都底比斯(Thebes),埃及第二十六王朝就这样瓦解。冈比西斯征服埃及后,以法老的身份自居,建立了埃及第二十七王朝,在埃及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波斯王朝(525BC-404BC) ,这是世界文明史上是一件令人称奇的事情。

  此后波斯通过一名总督或是地方官员,统治埃及大约 120年。但埃及人始终没有停止对波斯统治者的反抗,在主前 404年,他们设法暂时摆脱了波斯的统治,但只持续了约 60年光景,便在主前332年,希腊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帝侵入埃及,灭波斯王朝,结束了延续3000年之久的法老时代。

  占领埃及后,冈比西斯便以它为根据地,进一步把波斯势力范围扩充到非洲(看图一),但遭到顽强的反抗。以后 524BC 埃及也爆发了反波斯统治者的起义。522BC,米底亚也举起反抗波斯的旗帜,冈比西斯想迅速赶回国内,却意外地在途中暴卒。

  帝国陷入非常混乱的情况,起义的浪潮传遍帝国全境。 按大流士一士的贝希斯敦铭文(Behistun inscription),冈比西斯在侵入埃及之前,就已经杀了弟弟高墨达(Bardiya,希腊文是士每第 Smerdis),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这时帝国出现了一个冒充高墨达的术士(Gaumata)起来反抗,得到全国的支持,王位 遂落在他的手上。

  但冈比西斯的堂弟(?)大流士一世(Darius I or Darius the Great,或大利乌一世,公元前522-前486年,他的妻子爱托纱 Atossa 是古列大帝的女儿)觉得王位理应由他去继承,于是下手杀了这个冒充高墨达(或士每第 )的术士。各地诸侯不服,反抗大流士;大流士东征西讨,打了十九场战役, 518BC才算正式平定叛乱。

  大流士一世时代的波斯帝国是一个超级大帝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创立地跨欧、亚、非三洲大帝国的统治者。

  [注:文中《圣经》等资料引文,据钟鹏章编着的《圣经课程》。]

《附录》强盛的古代波斯帝国

  以下摘录于《“圣经”考古大发现》(作者:Prof Alan Millard,朱玉华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

  波斯王在哪里,政府就在那里。一切都取决于王的法令,他所说的话就是法律。当王颁布一条通告时,驿卒必须将通告传到波斯帝国所管辖的各地。

  这条使用了12个世纪的路线,将塞鲁士于公元前539年队巴比伦人手中征服的众古城都连接起来。

  当塞鲁士控制土耳其西部时,波斯的勘测人员绘制了一条新路的地图,这条路从吕底亚首都萨迪斯(Sardis) 到波斯首都波斯波利斯(Persepolis),全2,600公里 ,被称为“皇家之路”(Royal Road)。

  沿途都有组织良好的信使服务站,将所有主要城市连接起来。正规的服务站每隔25-30公里就有一个,站内有休息场所和马厩,健壮的马匹等候着信使快马加鞭地赶路,将信转交给新的信 使。

  通过这种方式,波斯帝国各地的人都能知道大王的命令,同样,各省的信息也会很快传到大王耳中。遍布波斯帝国的密探让大王消息灵通,这些密探通称为“王的耳目”。

  波斯帝国疆域辽阔,从印度一直延伸到希腊。波斯国王将其分成许多省,各省由一位省长或总督统治。这些省长部分时间在自己省里度过,部分时间与王在一起。当他们与王在一起时 ,就需要有更多信使在他们和他们所在省份之间来往。

  国王和主要省长都是波斯人,但他们所治理的帝国包括形形色色的民族,这些民族所说的语言种类繁多、各不相同。近东地区的翻译总是有许多工作要做。早在公元前2300年,这些语言 已经出现在埃布拉(Elba, 在叙利亚北部) 。

  在亚述帝国里,随着亚兰语的传播,语言问题被弱化。亚兰语当时流行于叙利亚,并随着亚述人征服亚珥拔(Arpad)、哈马(Hamath)和大马士革等 小国而广为流传。

  《列王记下》第19章记载了亚述王恐吓犹大王希西家的话:“我列祖所毁灭的,就是歌散、哈兰、利色,和属提拉撒的伊甸人,这些国的神何曾拯救这些国呢?哈马的王、亚珥拔的王、西法瓦音 城的王、希拿和以瓦的王,都在哪里呢?”

  在波斯帝国统治时期,亚兰语成了全国统一的官方语言。这就是《以斯拉记》第4-7章中,从波斯王手里往返的信件都用亚兰语记载的原因。

  1973年,法国考古学家的发现很好地例证了波斯人怎样使用亚兰语。当时,这些考古学家正在土耳其西北部的桑德斯(Xanthos)挖掘一座希腊寺庙。他们在墙脚下发现了一块经过精 心切割、制作完美的石头,它高达1.35米,宽度差不多有60厘米,厚度将近30厘米。

  信使沿着波斯帝国的大路快马加鞭,要把王的命令传到帝国每个角落。王统治的民族所讲语言种类繁多、各不相同。

  在桑德斯(Xanthos)神庙出土的石碑,其上的铭文用希腊语和当地的利西亚语(Lycian)写成,这块石头最初立在寺庙的某处。三个侧面上都有精雕细刻的铭文。

  较宽一面上的文字是希腊语,法国语言学者立刻就能明白其意思。

  这块石头记载了桑德斯市民为了敬拜他们的两位神而达成的基本协议。他们一致同意,要为这两位神建一座祭坛,指定一个人及其后裔永远作祭司,每年要奉献财产和捐赠一定款 项来维护神庙。每月献一只绵羊,每年献一只公牛。市民们都起誓要信守诺言,任何不照协议行事的人都必受咒诅。

  石头反面的铭文是用当地语言,即利西亚语(Lycian)写成。更早的发现提供了利西亚语的样本 -- 它们大多数写在坟墓上,但人们能明白的内 容非常少。

  在阅读这块石碑的过程中,学者们很快明白了希腊语和利西亚语的文本所说的几乎是同一件事。因此,利西亚语变得不那么神秘,人们发现它是赫人曾经所说语言的延续。

  这篇利西亚语的铭文似乎是根据新神庙的原始协议翻译而来,为使居住在利西亚的希腊人能读懂。

  任何新的宗教崇拜形式都必须征得波斯政权的许可,因为一个由公众经费扶持的公共聚会点很容易变成一个惹是生非的造反中心。

  因此,桑德斯市民将他们的协议带到波斯帝国所指定的省长那里,以征得他的批准。这位省长不是波斯人,而是莫索洛斯的兄弟(哈利卡纳苏斯的莫索洛斯陵墓非常有名,是古代世界的 七大奇观之一)。

  尽管当地人已经联合在一起,这位省长还是充当波斯王的代表,他接受了市民们的请求,新神庙建立起来。

  桑德斯出土的这块石头上的第三篇铭文,就是这位省长的批准书。它在希腊语文本和利西亚语文本之间,在石头较窄的一面上,是用亚兰语写成的。

  它的开头写道:“亚达薛西(ArtaXerxes)第一年的锡万(Siwan)月,在桑德斯宫中……省长说……”

  紧接着是市民请求的概要,然后是省长的批准:“他已经签署了这条法律”。还有八行桑德斯神的咒诅,告诫众人不要妨碍这一协议。

  波斯帝国的这一官方行为用波斯帝国的官方语言公布出来,表达了对当地情况的适当关注。

  在大利乌统治期间,当犹太人在耶路撒冷重建圣殿时,总督达乃(Tattenai)想阻止这一行为,他问大利乌,这些犹太人是否征得了官方的同意,大利乌王回复说他们 已经征得了官方同意,并且命令达乃要从各方帮助他们。

  根据《以斯拉记》第6章,大利乌在他回信的末尾咒诅了任何妨碍或破坏这一工作的人,并且求告耶路撒冷的神:“若有王和民伸手更改这命令,拆毁这殿,愿那使耶路撒冷的殿作为他名居所的神 ,将他们灭绝。我大利乌降这旨意,当速速遵行。”

  学者们不能接受波斯王承认犹太人的神这一观点,并得出结论说犹太文士改变了文本。但是,桑德斯的政令表明这些学者们错了。

  在桑德斯,市民们请求那个地方的神保护他们,使他们蒙福,而在《以斯拉记》里,大利乌王做了完全一样的事情。

《附录之一》波斯传疑古王谱系略表

  根据传疑的希腊史家希罗多德(Herodotus,约前484年?-前425年?)和来自居鲁士二世圆柱体(Cyrus Cylinder)和贝希斯敦铭文(Behistun inscription)的楔形文字的“破译”,西方学者勾勒出古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Achaemenid dynasty 539BC-312BC)初期的家谱:

69498fecf604defbf0fd286510b5cc30.jpg

  下表列出《以斯拉记》、《尼希米记》和《以斯帖记》里的波斯王名字、年代和事件,方便大家以后的查考。

30b9cbdcce27c883617dd3e6efaf4b10.jpg

  居鲁士二世(或塞鲁士,或古列,Cyrus II,公元前559年-前529年)是怎样崛起的呢?

《附录之二 》何新:关于雅利安人的语源源自波斯和北印度

  雅利安人(aryan)是一个极为有争议的术语。在当今的学术界,此术语在大多数情况下被弃用,而为印度-伊朗人或者印欧人去掉。这是因为19世纪末和20世纪上半叶,白人种族主义者鼓吹雅利安人种是地球最优越的种族,为20世纪30至40年代纳粹德国的种族灭绝政策提供了论据。

  雅利安人(aryan)源于梵语的आर्यārya,意为光荣的,可敬的、“高贵的” ,是一个关于种姓制度的术语。种姓制度把人分成“雅利安瓦尔那”与“达萨瓦尔那”。巴基斯坦和北方印度叫高贵种姓为“雅利安·伐尔塔”,即巴利文的“雅利安·阿雅塔南”ariyam ayatanam,可解为“雅利安人的阶级”。耆那教经典也经常提到雅利亚和蔑戾车之间的阶级差别。在泰米尔文献中,北印度的国王是雅利安人的国王。

  在佛教和印度教、耆那教中,ārya(巴利语:ariya)是圣明的意思,ariya-puggala是圣人的意思,即证悟四圣谛的人,包括了佛陀与证道的圣弟子。在佛教和印度教中,雅利安人的概念无关于种族族群或人种。

  在相传为古波斯人的《阿维斯陀》(西方编撰的不可信传说)故事中,使用airya/airyan作为族群名称(Vd. 1; Yt. 13.143-44, etc.),其含义是伊朗族人。

  近代有西方学者研究印度最古老的诗歌总集《梨俱吠陀》和其他传说,得出一个说法:在古代,有一个叫“雅利安人”的人群从伊朗高原进入印度西北部(即旁遮普五河地带),向东南进发,到达恒河流域以及阎牟拿河中游地区,逐步占领征服了整个印度次大陆。

  19世纪末,马克斯·穆勒提出了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假说,约瑟夫-阿瑟·高比诺、豪斯顿·张伯伦等学者对“雅利安人”的概念进行了扩大,“雅利安人”的概念被从伊朗、印度的雅利安人扩大到原始印欧白种人。

  2、伊朗本名波斯。《圣经》言及波斯帝国(以斯帖、但以理、以斯拉及尼希米记),称为“派拉斯”(英语:Paras;希伯来语:פרס),如“Paras ve Madai”(פרס ומדי)即是“波斯及米底王国”。直到1935年,欧洲人一直使用波斯来称呼这个地区和位于这一地区的国家。

  波斯人从萨珊王朝时期起开始称呼自己的国家为埃兰沙赫尔(Eranshahr or Iranshahr),意为“中古埃兰(雅利安)人之帝国”。

  1935年,波斯国王礼萨·汗宣布国际上该国应被称作“伊朗”(即“雅利安人之国”)。但“波斯”一词在此之后仍然有人在使用。有人认为,艾兰(Eran)、雅利安(Aryan)、伊朗(Iran)皆是同词音转,具有同源关系,也许是伊朗民族本身自己的名字。

谢谢阅读

☆何新时事公众号互动方式

☆ 文章转载加:zhouwen56789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