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095|回覆: 0

[訓詁學] 【每日一字】富·富潤屋,德潤身

[複製連結]


6444fa3e1188da29023c16f413e57d99.jpg
96bc81cec8d179cb879fba294368a6d4.png

  【列女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周朝時有個叫陶答子的人,在陶地做官三年,名聲不好卻家富三倍。他的妻子從其所作所爲中,看出了禍患的徵兆,勸他爲政應當『家貧國富,君敬民戴』。這觸怒了婆婆,將她趕走。她便帶著孩子,毅然離開了家。後人對此評價,陶妻能有如此高潔品性和遠見卓識,見富而不失義,實在難得。

3ed236af27ba2ed1d887226dae4782eb.jpg

  『富』的小篆字形中,寶蓋頭寓意家庭,中間的一橫寓意穩定,口是指人口,田爲田地。田地是農業社會最好的資源,讓人豐衣足食,並且能持續產出、綿延不絕,比金銀財寶更爲可靠。在古代,人丁興旺、家庭穩定、有田維生,富不過如此。

e711f854a774354fdf3b6a7526335a76.jpg

  【說文解字】中說:『富,備也。一曰厚也。』備也,是指爲將來而儲備,有備才能無患,儲備越充裕就越富。不過,『備也』的標準是不斷發展著的。在物質水平極度落後的時期,只要家有存糧就叫富;後來,家家都有存糧了,存糧充裕才算富;再後來,人們認爲所儲備的物資種類必須齊全多樣(如穀物、鹽、絲麻、牲畜等),這時的『富』就有了豐富之意。【莊子·天地】中『有萬不同之謂富』,使用的就是這一義項。後來,『富』的範圍逐漸擴大,被用來指代事物數量的大和多,如『學富五車』是說人讀書多,學問高,『年富力強』是說人年紀輕,精力旺盛。

dec10b71af52d3de1a0906fa0027a620.jpg

  爲什麼【說文解字】中又將富解釋爲『厚也』呢?厚與薄相對,本義就是地殼厚。【易經】中說『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大地若是不足以厚重,就難以承載萬物,同樣,德行修養不『厚』的人也承受不了富貴——『德不配位,必有災殃』。【論語】中有:『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孔子強調要見利思義,對於不義之財要看得跟浮雲一樣,每一分財富都應當來自勤勞、智慧、仁義、積累。諸如『不以富貴妨其道,不以隱約易其心』,『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等古語,說的都是這個道理。

64fb1ba9f8a85f5061323fa05301c116.jpg

  【管子】中說,『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孔子說,『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壽也』;墨子說,『民富國治』。爲什麼治國之道首先要實現人民的富裕呢?孔子曾經解答過這個問題:在【論語·子路】篇中,孔子周遊列國至衛國,學生冉有問他,衛國百姓眾多,應當怎樣治理,孔子首先說:『富之』。的確,『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回看歷代王朝,但凡國泰民安之世,統治者無一不注重思百姓苦,謀富民策。西漢時,由文景之治到武帝,『民則人給家足,都鄙廩庾皆滿』,『眾庶街巷有馬,阡陌之間成群』,出現了歷史上有名的盛世;唐太宗年間,『東至於海,南極五嶺,皆外戶不閉,行旅不齎糧,取給於道路』,成就了貞觀之治。一個國家,有富才有泰,有富才有裕,有富才有強,國民生活的從容大度、社會氣氛的祥和安泰、舉國上下的強盛繁榮,都要以物質富足爲基礎。

923581f2b7629790975e67a375a1d1de.jpg

  當然,富的概念,絕不僅指物質層面的豐衣足食,同時也要求精神層面的富足。沒有建立起穩固的精神家園,沒有文化滋養的心靈沃土,人民生活就不是真正的充實富足。因此,正如上述【論語】中所言,孔子在回答冉有時,說完『富之』,立即就說還要『教之』,即使人民富裕之後,還要給人以教育。【易經】中說『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文化人的過程,就是潤澤人心、提升修養的過程,就是一個民族構建精神家園的過程,就是通過堅定文化自信而實現自強的過程——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

ad2be00c1c35c8b47df1dd96f201e0d2.jpg

  經濟之富的生產力,會使人艷羨;而文化之富的向心力,則會令人尊重。記得盛唐之時,各國民眾不遠萬里來到長安,不只心動於物資的豐富,更心折於文化的魅力,他們主動成爲文化交流的使者,虔心學習唐朝的制度、建築、服飾、詩歌,並將其帶回自己的國家。一個國家,民富且文昌,物質食糧與精神食糧雙豐收,經濟家園與文化家園同富足,才能既富且貴,才能真正走向富強。(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郝思斯)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