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三年,曹操南下征讨荆州,刘备被迫逃走,因舍弃不下百姓,就带上百姓转移逃亡。扶老携幼必然影响行军速度,《三国志》对此记载: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馀里……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中华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由此可见一斑。 在中国古代,“民”字主要指代没有官职的庶民百姓,《说文解字》中说:“民,众氓也”,“众氓”通“众萌”,意思是“一片萌发的小草”,象征着民众。《谷梁传》中有:“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四民”是对当时平民职业的基本分工。现代汉语中,民的概念不断扩大,可被用来泛指人,现在我们常说的人民、民心等,都为此意。 中国文化中,以民为本的思想古已有之。人民常常被比为载舟的水,喻为培养种子的土地,视为枝叶生长的根本。《大学》中说:“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在儒家看来,治国之道在于施行仁政,谋求民生福祉,使人民安居乐业,以争取人民的拥护,这是孔子、孟子等先哲圣贤孜孜不倦游说列国的“王道”。法家的大部分理念虽然不同于儒家,但以人为本的治国大道是相通的:商鞅变法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一是徙木立信,以制度的公信力取信于民;二是奖励耕织,鼓励垦荒,以凝聚民心;三是奖励军功,打破了贵族特权……“天下何以治?得民心而已!天下何以乱?失民心而已!”“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足寒伤心,民寒伤国”,古往今来各家学说关于民本的表述虽然不尽相同,但阐明的是同样的道理——“民心所归,大事可成;民心所离,立见灭亡”。 片晷千年,尺宅万里,看似波谲云诡的历史变迁背后,总是透出民心向背的决定性作用:西周以殷为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开创了礼乐文明的繁盛;楚汉相争,项羽因滥杀无辜、随意分封而失民心失天下,刘邦则凭借约法三章、奖惩分明而得民心得天下;西汉吸取秦朝的教训,“与民休息”,崇儒学,奠定了大汉基业;唐代谨记隋亡之殇,魏征更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劝谏唐太宗要以史为鉴、爱民如子,终成贞观之治。历史的发展进程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民心不可失。谁能时刻谨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亲民、爱民、为民、利民、富民、安民,谁就能应对挑战、抵御风险、克服阻力、解决矛盾,厚植执政的政治基础。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这既是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发展的经验总结,也是对今天执政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陈毅有句名言:“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在96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正是由于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才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只要我们不忘初心,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风雨无阻,奋勇向前。 民与国,相存相依;国与民,相辅相成。民富则国强,国强则民安,民心安即国之安。(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郝思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