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58|回覆: 0

[訓詁學] 【每日一字】識·黏着於心 實踐於行

[複製鏈接]
中央紀委監察部 發表於 2017-11-16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bc5eb750c8b0b14421f36e6188254319.jpg
4ef5ff4efbede1d10259946e94503a37.png

畫君年少時,如今君已老。

今時新識人,知君舊時好。


  這是王維寫在自己為友人所作畫像上的一首詩。詩中的識為認識之意。當時王維作畫,友人方年少,如今年與時馳,已然老去。常言道衣不如新,人不如故,王維深有感觸,說現在認識了一些人,才知道友人有多好。

10178567512d125d2140f0c0deadaaa5.png

  識,小篆字形從言戠聲。一般認為,識(識)是戠加意符分化出來的形聲字,因為戠做了偏旁,其意義便加意符言來表示,也就成了識。因此要理解識的本義,需要從戠上去理解。

6bd9d4563e2f51d27731484e3b8c7896.png

  戠,古同埴,也就是黏土,土黃而細密,故戠可以用來表示黃色,比如在甲骨卜辭中常常出現的戠牛,就是用其來指稱祭牲的毛色,戠牛即黃色的牛。到了戰國中期或晚期的簡牘(如包山楚簡)中,戠已經出現了作為記識、記錄之意使用的情況。楊樹達先生認為,這是因為黏土有黏着之意,由具體推衍為抽象,便將『事之黏着於心者』謂之識。

1551b4f8c0c407fcfa8f0d2bc437640d.png

  【說文解字】上對於識的解釋,是『常也』,可能是將其理解為旗幟的幟。不過段玉裁在注中認為這裡的常應該是意,意與志通、志與識通,所以識也就是『心之所存』。說法不同,但是落腳點是一致的,都認為識是記識、記憶、記住的意思。這應當是其本義,識在這個意義上,不讀shí,讀zhì。

b82261dcdeb828fe2b86b546f76d78de.jpg

  我們今天所說的知識,指人的學問經驗,但是知識首先需要記識。人學習東西,或者經歷一些事情,只有牢記於心,才會在以後遇到同樣的東西或事情的時候,知道是什麼、怎麼做,能夠有所認識,如此才能積澱、使之成為自己的知識。如果學過就忘、事過就忘,絲毫沒有記憶,那麼就和沒有學過、沒有經歷過一樣,以後遇到同樣的東西、事情,既不知道也不會應對,不認識,自然就談不上知識可言了。

c3e57bcc5be12de66a440414bb89281a.jpg

  所以孔子就很強調這個意義的『識』,他曾說:『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多見而識之就是說多多地看,並且記在心上。還有『默而識之』,也是說把所見所聞默默記在心裡。

6e0d18bbaf3379814cee14dac13dfa58.jpg

  這樣一來,識的第二層意思也可得知了:認識。認識,是指能夠確定某一人或事物是這個人或事物而不是別的。我們常說認不認識誰誰誰,就是能夠確定、認明白。這樣的例子很多,比如賀知章在【回鄉偶書》裡面感慨:『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很長時間客居他鄉,回到故鄉,見到來玩的兒童,卻都已經不認識他了。再比如高適在【別董大】中慰藉友人:『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不要擔心前路茫茫無處覓知己,這天底下還有誰不認識你啊。

c9838e013db07d863a6502f07297d70b.png

  事實上,認識是人的頭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一個正確的認識,往往需要經過由物質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質,也就是由實踐到認識、由認識到實踐這樣多次的反覆,才能夠完成。因此,我們要在不斷地學習中深化認識,在不斷地實踐中提高認識。

6d37ca641813623aaf6d5f704e8a99bc.jpg

  識的第三層面,方才是知識。不識,不知。不記識、不認識,是不會有知識的。知識是人們在實踐中獲得的認識和經驗,是人類認識自然和社會的成果或結晶。它離不開實踐,離不開認識,並且需要記憶、思考、探尋、領悟才能為自己所有。清人劉開在【問說】中說『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不問就不能增加知識。

bdcaf7eb494fcfc3b5eba41371e6d5f4.jpg

  一個人知識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在大腦中記憶了多少學問,儲存了多少學問,能調用多少這些學問。識這個字,其實包含了記識、認識、知識三個層面。這三個層面按照事件發生的順序,上下鏈接、彼此串聯,描繪出我們所知道的『識』字,並在其中引申出意識、見識、識別等等意思來。(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施希茜)

e2cb92bebf89ba6448b23ef43309fa62.png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