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賞析(46)不為與不能 ——第六單元 論政治第七節 各位網友,今天,我們講【孟子】系列第六單元的第七節,節選自【梁惠王上】中的保民而王一章,孟子勸請齊宣王以不忍之心推恩於民眾,進一步闡述了他的行仁政,保民而王的王道思想。 齊宣王雖然算不上是個明君,但在他執政期間,齊國得到快速發展,尤其是他設立了稷下學宮,這是造成"百家爭鳴"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保民而王一章所記,是齊宣王向孟子請教稱霸天下的方法,孟子因勢利導,勸說齊宣王棄霸道而行王道。孟子舉出齊宣王在行祭禮時,不忍見牛恐懼發抖,而以羊易牛的事例,大加誇讚,並說憑着這種不忍之心,擴而充之,即可以仁義取得天下。他當面批評齊宣王,而今『王之不王』,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為了說明這個道理,孟子比喻說:『有復於王者曰:「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這裏的『復』字,指報告。『百鈞』,就是三千斤,極言其至重難舉。『秋毫之末』的『秋毫』二字,指鳥獸到了秋天為禦寒而新生的毫毛,本就細小,其末端更是細微,『秋毫之末』,極言其細微難見。『輿薪』的『輿』字,指車輛。『薪』字,指木柴,『輿薪』,就是滿滿一車子的木柴,極言其大而易見。『許』字,指聽信。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假如有人來向大王報告說:「我的力量能夠舉得起三千斤,卻拿不起一根羽毛;我的視力能夠看得清鳥獸秋天新生毫毛的末梢,卻看不見一車的柴草」,大王您會相信他的話嗎?』 齊宣王說:『當然不會相信。』孟子又順着上面的比喻說:『如今,您的恩惠足以推及禽獸,而功德不能惠及百姓的緣故,卻是什麼呢?那麼,一根羽毛的拿不起,是因為不肯用力氣;一車柴草的看不見,是因為不肯用眼力;百姓的不被保護,是因為不肯施恩惠。所以,大王您的不能以仁義取得天下,是不肯做,而不是不能做啊。』齊宣王問道:『不肯做的和不能做的情形,怎麼區別呢?』孟子在回答不為與不能的區別時,再一次展示了善辨、善喻的語言藝術和豪放的文章風格。他說:『挾(音xié)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挾』字,讀二聲,指腋下夾持物體。『太山』,也就是泰山。『北海』,指渤海。『挾太山以超北海』,就是腋下夾持着泰山躍過渤海,比喻不可能之事。『為長者折枝』,就是替長輩折取樹枝,比喻容易之事。『老吾老』的第一個『老』字,當動詞用,意為尊敬。『幼吾幼』的第一個『幼』字,也當動詞用,意為慈愛。『運於掌』,就是運轉於手掌上,極言其容易。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腋下挾着泰山躍過渤海,告訴人說:「我不能做到。」這是真的不能做。替長輩折取一根樹枝,告訴人說:「我不能做到。」這是不肯做,而不是不能做。所以,大王您的不能以仁義取得天下,不是挾着泰山躍過渤海的一類;大王您的不能以仁義取得天下,是折取樹枝的一類。尊敬自己的父兄,再以此心意推廣到尊敬別人的父兄;慈愛自己的子弟,再以此心意推廣到慈愛別人的子弟;如此治理天下,就如同運轉於自己手掌上那樣容易了。』 接下來,孟子引用了【詩經·大雅·思齊】中的詩句,他說:『詩云:「刑於寡妻,至於兄弟,以御於家邦。」言舉斯心加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王請度之!……』『刑於寡妻』的『刑』字,與典型的『型』字同音同義,在此作動詞用,指樹立典型,做出示範。『寡妻』,就是正妻。國君謙稱自己為寡人,其正妻為寡妻。『刑於寡妻』,就是做妻子的榜樣。『御』字,指治理。『古之人』,指古代聖王。『大過人』,指大大勝過常人。『權』字,指秤錘,這裏作動詞用,指以秤稱物。『度』字,指以尺量物。這段話的意思是:『【詩經】說:「文王能做妻子的榜樣,再推及到兄弟,進而教化治理家族邦國。」這就是說,以此不忍之仁心,施加到別人身上罷了。所以,能推廣恩惠,就足以安定天下;不能推廣恩惠,連妻子都保不住。古代的聖王能遠遠超過常人的緣故,沒有別的,善於推廣他的仁義之行罷了。如今大王您的恩惠能夠推及到禽獸,可是功德卻不能施及到百姓身上,究竟是什麼緣故呢?以秤稱物,然後才知道輕重;用尺丈量,然後才知道長短;萬事萬物都是如此,人心更是這樣。請大王您度量一下自己的心吧!……』 孟子在這裏以『挾太山以超北海』和『為長者折枝』這兩件難、易迥然不同的事物作比喻,告訴齊宣王什麼是不能,什麼是不為。他尖銳地指出,如今『王之不王』,不是『挾太山以超北海』的一類,而是『為長者折枝』的一類。您的恩惠足以推及禽獸,而功德卻不能惠及百姓,這是無論如何說不過去的。孟子緊接着提出了『推恩』之說,講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句影響深遠的名言,勸告齊宣王以此博大的仁者情懷為起點,由近及遠,推己及人,把國君的不忍之仁心施加到百姓身上。果能如此,那麼,治理天下,實現『王天下』的理想,就如同運轉於自己手掌上那樣容易。 然而事實上,齊宣王並沒有聽從孟子棄霸道而行王道的勸告,從而導致內有燕人叛亂,外有趙、魏、韓、楚、秦等國一致施壓的困境。到此時,他才後悔當初不該不聽孟子之言,感嘆說:"吾甚慚於孟子。" 附: 【原文】 ( 孟子)曰:『有復①於王者曰:「吾力足以舉百鈞②,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③,而不見輿薪④。」則王許⑤之乎?』 (齊宣王)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⑥?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輿薪之不見,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⑦,不為也,非不能也。』 曰:『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⑧,何以異?』 曰:『挾太山以超北海⑨,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⑩,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⑾;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⑿;天下可運於掌⒀。詩云⒁:「刑於寡妻⒂,至於兄弟,以御⒃於家邦。」言舉斯心加諸彼而已⒄!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古之人⒅所以大過人⒆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權⒇,然後知輕重;度(21),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王請度之!……』 ——【梁惠王上】 【注釋】 ①復:報告。 ②百鈞:三千斤,極言其至重難舉。古代以三十斤為一鈞。 ③秋毫之末:指細微難見的東西。 ④輿薪:一車子的木柴,極言其大而易見,輿,車子。薪,木柴。 ⑤許:聽信。 ⑥獨何與:卻為了什麼呢。獨,卻,在此有加強語氣作用。與,通『歟』。 ⑦王之不王:大王您的不能王天下。第二個『王』,音wàng,即王天下,指統治者以仁義取得天下。 ⑧形:情形。 ⑨挾太山以超北海:腋下持着泰山躍過渤海,比喻不可能之事。挾,音 xié,以腋持物。太山,泰山。北海,渤海。 ⑩為長者折枝:(替長輩折取樹枝,比喻容易之事。 ⑾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敬自己的父兄,以此心意推廣到尊敬別人的父兄。第一個『老』字當動詞用,作尊敬解。 ⑿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慈愛自己的子弟,以此心意推廣到慈愛別人的子弟。第一個『幼』字當動詞用,作慈愛解。 ⒀運於掌:運轉於手掌上,極言其容易。 ⒁詩云:引自【詩經·大雅·思齊】。 ⒂刑於寡妻:做妻子的榜樣。刑,同『型』,在此作動詞用,指樹立典型,做示範。寡妻,國君謙稱自己為寡人,其正妻為寡妻。 ⒃御:治理。 ⒄言舉斯心加諸彼而已:就是說以此不忍之仁心,施之於別人身上罷了。言,就是說,解釋引文的發端詞。舉,以,拿。斯心,指不忍之仁心。加,施與。 ⒅古之人:指古代聖王。 ⒆大過人:大大勝過常人。 ⒇權:秤錘,這裏作動詞用,指以秤稱物。 (21)度:以尺量物。 【譯文】 (孟子)說:『假如有人來向大王報告說:「我的力量能夠舉得起三千斤,卻拿不起一根羽毛;我的視力能夠看得清鳥獸秋天新生毫毛的末梢,卻看不見一車的柴草。」大王您會相信他的話嗎?』(齊宣王)說:『當然不會相信。』(孟子)說:『如今您的恩惠足以推及禽獸,而功德不能惠及百姓的緣故,卻是什麼呢?那麼,一根羽毛的拿不起,是因為不肯用力氣;一車柴草的看不見,是因為不肯用眼力;百姓的不被保護,是因為不肯施恩惠。所以大王您的不能以仁義取得天下,是不肯做,而不是不能做啊。』(齊宣王)問道:『不肯做的和不能做的情形,怎麼區別呢?』(孟子)說:『腋下挾着泰山躍過渤海,告訴人說:「我不能做到。」這是真的不能做。替長輩折取一根樹枝,告訴人說:「我不能做到。」這是不肯做,而不是不能做。所以大王您的不能以仁義取得天下,不是挾着泰山躍過渤海的一類;大王您的不能以仁義取得天下,是折取樹枝的一類。尊敬自己的父兄,再以此心意推廣到尊敬別人的父兄;慈愛自己的子弟,再以此心意推廣到慈愛別人的子弟;如此治理天下,就如同運轉於自己手掌上那樣容易了。【詩經】說:「文王能做妻子的榜樣,再推及到兄弟,進而教化治理家族邦國。」這就是說,以此不忍之仁心,施加到別人身上罷了。所以,能推廣恩惠,就足以安定天下;不能推廣恩惠,連妻子都保不住。古代的聖王能遠遠超過常人的緣故,沒有別的,善於推廣他的仁義之行罷了。如今大王您的恩惠能夠推及到禽獸,可是功德卻不能施及到百姓身上,究竟是什麼緣故呢?以秤稱物,然後才知道輕重;用尺丈量,然後才知道長短;萬事萬物都是如此,人心更是這樣。請大王您度量一下自己的心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