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我們都知道抹茶起源於中國的隋朝,在唐朝、宋朝達到頂峰,特別在宋朝,已經有了完整的寺院抹茶茶藝(點茶)。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但自明朝以來,中國開始流行用茶葉泡湯棄渣的喝法。點茶便慢慢淡出生活,傳統茶磨也隨之越來越少。 九世紀末(日本的平安中期)抹茶隨日本遣唐使進入日本,點茶被日本人民所接受並推崇,發展成為今天的日本茶道。 抹茶經遣唐使傳入日本,在日本發揚光大。 很多人了解了抹茶從中國傳入日本的過程,卻很少有人知道抹茶是怎麼在京都發展起來的,那今天就來了解抹茶的奮鬥史吧! 日本最古老茶園 從南北朝時期到室町時期,鬥茶開始流行起來。 鬥茶用的茶是『本茶』和『非茶』。『本茶』是指現在京都右京區的拇尾所產的茶。 在當時,只有拇尾產的茶才能叫做『本茶』,其他地區產的茶叫『非茶』。 隨着鬥茶的流行,茶開始流行起來。 在明治時代的時候,拇尾就已經有茶園了。但現在沒有保留下來。後世的人在拇尾高山寺的院內建了一個『日本最古老茶園』,如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前來感受一些。 日本最古茶園的地址是在拇尾的舊梅田村的仁合寺的宇多野福王寺到周山街道的路途的三公里處的西北方向。 舊村內的清流川兩邊都是非常險峻的山脈,所以是看不到像平地一樣遼闊的茶園的。 茶道的隆盛 在日本,最早記錄碾茶,抹茶數量的書籍是一位葡萄牙人所著的【日本教會史】。 作者從天正5年到慶長15年間的34年一直在日本,是屬於當時的傳教士,在他的【日本教會史】中記錄了16世紀末,17世紀初的日本宇治的樣子。 在這本書中有記錄到,採用覆下種植的其中一個目的是為了防止霜害,另一個是覆下種植可以讓茶的品質更好一點。 在【日本教會史】中有記錄說,『抹茶是全國的貴族所喝的茶,一般的普通老闆姓是喝不起的』。 而在現在,碾茶,抹茶和其他的綠茶雖然沒有附上等級和品位,但到江戶時代之前,碾茶是根據它的品質來區分等級的,而根據各個等級就決定了價格的不同。 進入江戶時代之後,只有宇治的茶園是允許採用覆下種植的。到了安土桃山時期,宇治周邊的一些小村莊才被允許採用覆下種植。但是小村莊種出來的碾茶從販賣價格來看,是低一個等級的茶。 因此,宇治的茶是為貴族所用的茶。周邊的村莊種出來的茶是給那些有教養的人日常使用的。 御茶師的出現 進入江戶時代,慶長到寬文年間,延續了秀吉,信長的時代,也屬於抹茶繁盛時期。 在武家社會當中,茶道的修習是要優於武道修行的處世之道。 因此,以幕府為首的各大名(類似於古代諸侯)都爭相向宇治寄去了茶壺,希望可以得到碾茶。 幕府為了製造碾茶才有了宇治茶師三仲間(御物御茶師,御袋御茶師,御通御茶師)的出現,在當時,只有宇治茶師三仲間的茶園才可以覆下種植。其他地方是不被允許的。 雖說只有宇治茶師三仲間的人才可以採用覆下種植的技術,但當時多災害,為了備不時之需,宇治附近村莊的老百姓也是可以採用覆下種植的。這種得到許可採用覆下種植的茶師叫做『平茶師』和『御控茶師』。 宇治茶師三仲間和平茶師將碾茶發給幕府,各大名,神社,寺和茶道家元等,其中發得最多的就是幕府了。 在這個做什麼都要奮鬥的年代,抹茶的奮鬥史當然不會只有這些,只是奮鬥史說來話長,所以這一期里我們就長話短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