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341|回复: 0

[汉风汉茗] 焙茶的知识,你知道多少?

[复制链接]
汉风汉茗 发表于 2017-12-22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焙茶又称制茶或者炒茶。即是用温火对茶叶进行烘培,是一种古代流传下来的制茶技术。

  焙茶是为了再次清除茶叶中的水分,以便更好地保存贮存。用寓贮于焙、既贮又培的制茶方法,是古人留给后代的一个宝贵资源。经过烘焙是蒸青绿茶经烘焙而成,口感独特,火香浓郁,而且具有去油腻的效果。

  焙茶必用文火煨,使茶叶常温,这样水分逐渐蒸发后而茶叶的又都保留在,所谓色、香、味俱全,在这等技术上形容一点也不为过。焙茶既是烘焙茶叶,又是贮藏茶叶的方法。

  在进行焙茶时的火源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行业习惯上一般采取“一寸”为界,当然各地在制作上会有所差异,北宋蔡襄在他的《茶录》中描述“温温然,所以养色香味也”。宋代焙茶时还要用焙篓和火炉。“先将煮燃的炭放于火炉中,再以未煮燃的炭围在已燃炭的四周,上用轻灰稍加覆盖。把空焙篓先放炉上烘烤,"以驱散茶焙中的潮气,再将茶置于焙中”。茶焙中的温度也要有一定的控制,“以探手炉中,火气虽热,而不至于烫人手者为佳”。焙好的茶料则存于“漆器中缄藏之”,如此焙贮,以保持茶色常新。

ea7f607572a7b3725b4604a2af35aacc.jpg


引申知识:《茶录》中的茶器有哪些?

茶焙 茶焙编竹为之裹以箬叶,盖其上,以收火也。隔其中,以有容也。纳火其下去茶尺许,常温温然,所以养茶色香味也。

茶笼 茶不入焙者,宜密封裹,以箬笼盛之,置高处,不近湿气。

砧椎 砧椎盖以砧茶;砧以木为之;椎或金或铁,取于便用。

茶钤 茶钤屈金铁为之,用以炙茶。

茶碾 茶碾以银或铁为之。黄金性柔,铜及喻石皆能生鉎,不入用。

茶罗 茶罗以绝细为佳。罗底用蜀东川鹅溪画绢之密者,投汤中揉洗以幂之。

茶盏 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

茶匙 茶匙要重,击拂有力。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为之。竹者轻,建茶不取。

汤瓶 瓶要小者易候汤,又点茶注汤有准。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或瓷石为之。

  明代的散条形茶,放于茶焙中培时,则先用大盆贮火,再在旧火灰里埋进未煮燃过的炭,再用已燃过的炭块盖子上面后,将火盆放于茶焙下烘茶。以焙至炒米香为佳。

5bed8cd15e512d44144ea22b2d00d207.jpg

249b9c8e0791aa0922a816a15258dc1d.jpg


  焙茶会导致茶叶的内含物质凝聚,在冲茶时可以泡出焙火之前更多的物质。焙的较成功的茶叶,在冲泡时他的头三泡都不错,较耐泡水较顺。焙不好的就只有火燥味水硬,泡时就一下子把物质冲出来,第二泡就没味了。

  根据焙火程度的不同可分为:欠火、轻火、中火、足火、高火、病火。

  欠火:干茶用手捻碎后不是粉末状而是片状或颗粒状,茶多表现为清香,细闻还夹杂有青味或其他的杂味,多见于只经过走水焙的毛茶或因为发酵不足不敢深焙的茶,为不合格的火。

  轻火:茶多表现为花香,香气高扬,多见于黄观音等清香品种中,汤色多为淡黄色,叶底可见明显的“绿叶红镶边”,适合由绿茶、花茶等茶类转向接触岩茶的茶友。

  中火:茶多表现为花香和果香的复合,见于肉桂等传统高香品种,汤色多为蛋黄色叶底隐约可见“绿叶红镶边”,适合已经品饮过一段时日岩茶的茶友。

  足火:茶多表现为果香,见于水仙等传统耐火品种,干茶时可见叶脉突出俗称“露白骨”冲泡至叶面舒展开后可见叶片上有很多突起的泡点俗称“蛤蟆皮”或“起泡”,汤色多为金黄色适合有一定岩茶茶龄的茶友。

  高火:茶多表现为焦糖香,见于肉桂、水仙等品种,汤色叶底不可见“绿叶红镶边”,汤色多为深黄色

  病火:茶多带焦味,见于火温过高吃火较急的茶,汤色叶底不可见“绿叶红镶边”,汤色多为黄黑色,茶汤浑浊,叶底全部或部分碳化,久泡叶片也不会舒展开,不适合饮用,属于焙火失败的茶品。

  炭焙茶是传统工夫茶的加工工艺,现在市面上已经所见不多,可从三个方向来分辨:

  1.从茶干上来分辨:真正的炭焙茶,它的茶面是不会像上蜡一样油油亮亮的,它看起来有些灰灰雾雾的不太起眼,但内涵茶韵、喉韵、泡水、后劲十足。

  2.从泡开的茶香上分辨:真正的炭焙茶当您泡开后,其茶香隐含一股深沉内敛的炭火香,感觉有些甘甘甜甜的,而非一般电焙的(巴火香)。

  3.从茶汤中分辨:真正的炭焙茶开汤后不管是轻焙重焙,其汤色不论橙黄、橙红必定是明亮清澈的。且茶汤中所蕴含的炭香一定是从第一泡陪您到最后,是真正始终如一的。

传统方法焙完的茶,不适宜立即引用,因为有阵浓厚的“火辣味”适宜存放一段时间,等这些“火辣味”去掉后再行品用。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