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62|回复: 0

[家庭教育方法] 那些被惯大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复制链接]
学霸 发表于 2018-1-17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惯子如杀子,溺爱出逆子”,这句话带来的恐慌,曾经贯穿一代人的成长。

无数家长将它放大,极端化,然后作为自己的育儿座右铭,用它剥夺孩子被爱的权利,毁掉孩子一生的安全感。

1

陈姐每次上街,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和父母亲昵,就会远远地站着,看上很久,然后长长地叹气。

陈姐的女儿十二岁,品学兼优,琴棋书画无一不通,可就是性格特别孤僻,而且讨厌与人肢体接触。

有次一起过马路,陈姐想牵女儿的手,女儿竟像触了电一般,一下子就甩开了。

从那次起,陈姐开始观察,她发现,同龄的女孩子都喜欢结伴,勾肩搭背牵手挽臂,而她的女儿,却总是踽踽独行。

1415ab68f2450f690db6bfb9844a0c27.jpg

陈姐夫妇询问女儿,可孩子拒绝与他们沟通,不得已,带她看了心理医生。

医生和女儿聊了几次,初步得出结论:

幼时孩子长期生活在思想紧张、精神焦虑的心理状况中,长此以往,就诱发了肢体接触恐惧症。

罪魁祸首,竟是父母的严格。

太过严格,就变成了冷漠。

想起过去对孩子的严格,陈姐后悔不已,然而现在想要孩子敞开心扉,已经没那么容易了。

陈姐说:“在我们带孩子的那个年代,大家都说惯孩子就是杀孩子。为了让她独立,我只好狠狠心把她推出去。谁能想到,是这样的结果。”

00505d4b251fe244b7091919f34a6a46.jpg

惯子如杀子,可这里所说的“惯”,是极端化的娇惯,是毫无原则的宠溺,是纵容孩子去挑战别人和社会的底线。

而不是,连最基本的爱和支持都不给。

2

被严格要求的孩子,短线上很容易赢过同龄人。

可将时间线拉长,就会发现,那些曾经以 “为你好”为由的过度克制,都会变成孩子成人后无法疗愈的心伤。

就像陈姐的女儿,她从骨子里认为:

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出于自我保护,便把真实的自己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

在避免灰尘的同时也隔绝了阳光。

这样长大的孩子,对于爱的把握能力往往会矫枉过正。

因为她们没被正确地爱过,自然也不知道如何正确地爱自己,更别提爱他人了。

有位旁人眼中优秀无比的女生曾在微博写到:

我很感谢父母让我成长为独立自由的人格,但同时也会觉得可惜。我知道自己错过了人与人之间很重要的东西:表达和接受爱的能力。

而爱,恰恰是人世间最重要的东西。

中国的父母,素来内敛,不会在言语和肢体上对孩子表达爱意。

唯一的出口,就是行为上的体现。

可还是有许多父母,因为害怕惯大的孩子没出息,“理性”地关闭了这一出口。

这是一代父母的认知局限,也是一代孩子的隐痛。

3

我想起我的一个朋友。

小时候的性格可以说是非常古怪。凡事都得按照她的意愿来,有一点不合她意愿的事,绝对不会参与也不会配合。

刚好她有一个一起长大的表妹,性格温和乖巧,遇事又特别大方随和。她说,在表妹的对比下,小时候几乎没有人喜欢她,实在是太不讨喜了。

当时有特别多的人说她妈妈,说,你这样惯着孩子,一点规矩不懂,你是害了她,长大以后会被教训的。但她妈妈总是笑一笑,说,哎呀,我也就这么一个孩子,惯就惯着吧。

朋友说,虽然小时候不讨喜也没什么朋友,但是她从来没有觉得孤单,因为妈妈给了她一个边界很宽阔的世界,让她野蛮生长了很多年,慢慢长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现在这个朋友,开了一家广告公司,规模不算大,但是业界口碑很好。与她打过交道的朋友和客户没有人不喜欢她的。记得有一个共同的朋友评价说她,懂得自己要什么,有原则,但在自己的原则里可以很好的与人沟通,真诚也温暖,情商特别高。

一个被爱包裹着惯大的人,有着充足的爱的库存,所以内心充实,没那么在意外界的评价和影响,心态平和坦荡。

在爱中长大的人,才会修得一颗平常心。

4

《爸爸去哪儿》播了这么多期,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却是第一季时,村长对石头的一次小采访。

村长问: “你觉得爸爸爱你吗?”

听到问题后,石头眼神飘忽,脸上写着不自信和不确定。

他犹豫了很久说:“有时候会爱我吧。”“不爱我的时候,就不理我呗。”

8473da46c7098d39330a9d60b2495adc.jpg

石头的表情和话语刺痛了我心中那个没长大的自己,也唤醒了已成为妈妈的我。

世间很少有父母是不爱孩子的,可是如果父母一点都不肯“惯”着孩子,传达到孩子那里,就会变成不一样的答案。

因为孩子的逻辑很简单:你不惯着我,就是不爱我。

而“父母不爱我”这样的想法,会写入孩子的潜意识,令他终其一生都逃不出“身后空无一人”的孤独感。

孩子,原本就是用来“惯”的。

被“惯”大的孩子,内心才会有充足的安全感,也会有勇气,去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他们知道,父母是他们永远的退路和归属。

所谓“惯”,不是无条件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而是用爱去富养孩子。

63a003932a17c91d8ad78c738204de0f.jpg

容许孩子在父母前面偶尔撒娇、偶尔自私、偶尔无理取闹,放任孩子像孩子一样长大。

父母之爱,应该理性,可不应该过于理性。

所有的严格,都应该建立在充分的爱的前提之下,而充分的爱,表现出来一定是“娇惯”。

请多多地“惯”着孩子吧!趁他还小,还需要,还依赖。

别等孩子大了,远了,徒留后悔。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