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語】裏面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楚國的狂人接輿唱着歌走過孔子身邊,其中有一句唱道:『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這一句不執著於消逝的過去而着眼未來的話,成了後世常常引用的名言。 來的本義是指麥子。在甲骨文中,來有根、干、葉,好像來一棵長着麥穗的麥子。有時候在最上面加一橫,更為突出麥穗的形象,這種寫法為西周、春秋戰國時期文字所繼承,最終演變為今天我們所寫的『來』字。來的本義,至今仍能在甲骨文中見到,【詩經】中也有相關用法,如『貽我來牟』,來牟也就是大小麥。不過來最為常用的意思,是被借用作往來的來。對此【說文解字】則這樣解釋:『周所受瑞麥來麰。一來二縫,象芒朿之形。天所來也,故為行來之來』。 來與往相對,往是前往,來是歸來、返回。中國人常常說禮尚往來,禮以相互往來為貴,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一來一往,雙方就有了接觸、交流,因此往來就有了交往、交際的意思,比如劉禹錫【陋室銘】中的『往來無白丁』一意。 與人交際,更與天地交際。【莊子·天下】言:『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於萬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莊子的往來,是一種超越的境界,他獨自和天地精神相往來,與天地萬物交流對話,心靈遨遊天地間,奔走於山水中,精神自由自在,不傲視萬物,也不拘泥是非,和世俗相處。 來又與去相對,去是由此至彼、由近到遠,來是由彼至此、由遠到近。比如『有朋自遠方來』,從遠方來到這裏,來到我們身邊。再比如俗語常言有鳳來儀、鳳凰來儀,鳳凰到來,被視為吉祥的徵兆。在這種意義下,就有了未來、將來的意義。 未來與過去相對應,是尚未到來、尚未發生的,還有着無限的可能。因此我們期待未來,並且為了未來的更加美好,而不斷努力、奮鬥。開頭引用【論語】中楚狂接輿的『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這句話在中國文學有着無數文人的回應。陶淵明說:『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來者,是將來的事或人。這一聲歸來的慨嘆,包含了多少陶淵明對於自己人生的期盼。他說自己知道過去的已經過去,未來的尚未到來,過去既然不可追復,那就在未來好好做,回歸自我為時不晚。 【易經】中咸卦九四爻爻辭說:『憧憧往來,朋從爾思』,意思是說一個人心意不定,來來往往很多想法。孔子對此有這樣一段話: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天下何思何慮?這天底下的事有什麼可以憂慮的?天下萬物沿着不同的道路,走到共同的目標,千百種思慮最後合而為一,成為統一的觀念。孔子的話,是從爻辭中狹義的往來之意,而引申到廣義的天下萬物交感上去,就好像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其實本質是相同的。
歌裏唱『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恨不能相逢』,一來一往,四海皆是兄弟,一去一來,來去不必匆匆。天下世間人人想法不一,但目標都是一致的——都對未來有着美好的願望,都願意為未來努力。
你來,我在。(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施希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