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常用語中的敬辭極多,其中稱呼自己的平輩或者晚輩,常常會加『賢』這個字,比如說賢弟、賢侄。這當然是一種美稱,一般看到一表人才的晚輩,自然滿心喜歡,於是開口便以賢侄相稱,既帶有對對方的美譽,又拉近了雙方的距離。
賢,金文字形從貝從臤,臤表聲。在古文之中,臤讀作xián的時候,常常用作賢字,也就是說在賢尚未出現之前,臤承擔着賢的意義。而賢則始見於西周金文,應該是在臤的基礎上加上意符而造的分化字。國有賢人,猶家之有財,或許正是因為如此,賢才以『貝』為意符。
賢者歷來為人們所看重。戰國文字中,有的賢字如 是從賢省、從戶,包含着家有賢人的意思;有的賢字如 則是從子,有尊重賢者的意思;有的賢字從力,則是含有賢者多力的意思。
從這些曾出現過的字形來看,賢之一字承載着人們的諸多期盼。自古以來,得人才者得天下,而賢者才德出眾,道德品行高尚,且多才多藝,作為人才中的傑出者,更是受到極大的歡迎。無論哪一個時代,都需要賢人,古人說得賢者昌,失賢者亡,將選用賢良與國家興亡相聯繫。而我們也的確看到史書之中記載着諸多求賢的故事,曹操就曾用『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來表示他求賢若渴的心情。
德才兼備,無疑是對賢人的一般要求。歷朝歷代在求賢的時候,也的確努力追求德才兼備的賢人。但是我們也不得不看到,這樣的人才在某一個時間段並不多見,於是不同的時候對賢人的選取標準也有所不同。東漢末年社會動盪,曹操求賢之賢,更追求才能,唯才是舉,不拘一格用人才。而到了唐代,貞觀之治,唐太宗則更注重賢人的道德品行、學術素質,講究真才實學。
不同的時代求賢的標準不同,但中國傳統文化對於賢人的要求卻是一以貫之的: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立德在先,成才在後,才者德之資,德者才之帥,俗話說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無才是次品,無德無才是廢品,無德有才是毒品。真正的賢人,必須首先有敦厚的道德操守,其次才是出眾的才能,並且要具備廣博的知識,懂得執行的方法,能將自己所擁有的知識、才能教授他人,使人們可以生生不息、各安其生。
當我們掙脫一時一地的局限,從整個歷史上空去看賢人,可以發現,那些先賢之所以被稱為先賢,從來都不是因為他們才學過人,不是因為他們的文章流傳千古,不是因為他們一時創立赫赫功業。僅僅是才華與文采無法成就一個賢人。他們被稱為先賢,是因為他們道德高尚,志行高潔,是因為在太平盛世,他們正心修身,為世人傳道授業、解疑釋惑;是因為在危難之際,他們挺身而出,救亡圖存;是因為在悲痛之際,他們依然堅韌,百折不撓;是因為無論何時無論何地,他們都能夠弘揚道義,堅守理想,心懷天下,悲憫蒼生。
李白說,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聖賢寂寞嗎?或許是的。可是他們之所以被稱為聖賢,就是因為他們耐得住寂寞。他們願意用自己的苦痛,代替別人的苦痛,用自己的肩膀,擔起天地間的傷愁。他們低眉見不得萬物哀傷,身先士卒從不後退,滿身傷痕不言放棄。他們內心,有着永不枯竭的希望。(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施希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