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對麻黃湯服後醫囑爲『不須啜粥』。有關書籍對此或解釋爲『不需進熱稀粥』,或乾脆不去進一步解釋,使得醫生在臨床上多固化爲『不用進熱粥』。
臨床上,筆者在患者服用麻黃湯後,只要1~2小時不見出汗熱退,必讓其飲熱大米粥1~2碗,之後往往會汗出熱退。由此可知,麻黃湯證尚有需進熱粥者,而不是『不需進熱粥』。
如果我們詳審原文字『不須啜粥』之『須』,即可知張仲景原意應該是『不一定進熱粥』,而不是『不需進熱粥』,含有『有時可用進熱粥』之意。『須』,在【傷寒論】原文中當釋爲『一定』,不應釋爲『需要』。
申言之,關於麻黃湯證是否需進熱粥,張仲景原意是傷寒表實證中,正氣尚旺,加之麻黃湯辛溫發散力大,不需要進熱粥即可達到汗出熱退的目的,若此時再進食含一定熱量的熱粥,很有可能導致過汗,因此不需進熱粥;但是如果服用麻黃湯後,汗出不利或未見汗出,這可能歸因於正氣不足,抗邪力弱,此時即需要進熱粥,以借谷氣、資中氣、助藥力,促使順利發汗,以冀正安邪去。
再說熱粥,乃微溫醇和之品,多情況下進食並無不妥之處。而患者或多或少的均有正氣不足,正所謂『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進熱粥可資胃氣,而無戀邪氣之虞,只不過在服麻黃湯後進食可能導致過汗,只需注意這一點即可。此外,患者發汗後的糜粥自養,也屬正規而得當的處理。
綜上,將『不須啜粥』理解爲『不一定進熱粥』較爲穩妥,而不應理解爲『不需進熱粥』。臨床上,在患者服用麻黃湯後,若1~2小時內不見汗出熱退,即可進熱粥。(安永廷 河北省高碑店市同安堂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