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頻學【論語·憲問篇第13章】孔子的『成人』標準有何意義? 14·13子路問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爲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爲成人矣。』 所謂『成人』,就是古人所指的完人,即人格完備之人。臧武仲:是春秋末期魯國大夫臧孫氏,名紇(hé)。據傳他很有智慧。公綽:是魯國大夫孟公綽,他很清廉,是安貧樂道、知足常樂的人。卞莊子:是魯國著名的勇士,據說他能夠獨自與老虎格鬥。冉求:是孔子的學生冉有。『久要』的『要』字,是「約」字的借字,「約」,有窮困之意。『久要』,就是長久窮困的日子。『平生』,指平日。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子路問什麼樣的人才是成人。孔子說:『像臧武仲那樣有智慧,孟公綽那樣沒有貪慾,卞莊子那樣勇敢,冉求那樣多才多藝,再加上禮樂的人文修養,這樣就可以算是成人了。』孔子又說:『如今的成人哪裡一定要這樣呢?遇到利益時能想一想是否符合道義,遇到危險時能挺身而出不惜付出生命,經過長久窮困的日子,也不忘自己平日的諾言,這樣也可以算是成人了。』 怎樣理解孔子提出的『成人』標準呢?提出『成人』標準有何意義呢?『成人』,並不是指年齡特徵上發育成熟的成年人,而是從道德內涵上強調人的人格養成。所謂『成人』,也就是古人所指的完人,即人格完備之人。孔子從兩個層面闡釋了成人的標準:第一個層面是高標準。這個標準,包含了『智』、『廉』、『勇』、『藝』四方面的品質,再加之以禮樂的人文修養。這顯然是一個很高的要求,一般人不易達到。第二個層面,面對當時世風日下的狀況,孔子又提出退一步的要求:『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見利思義,指在利益面前,要考慮它是否符合道義,自己該不該得到。『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論語·里仁】),『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述而】);見危授命,指在國家有危難時勇於授命,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在危急關頭可以『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久要不忘平生之言,指雖然長久地處於困窮之中,也不會拋棄誠信的品格。這三條雖然是次一等的要求,也體現了做人的基本素質,因而孔子說,『亦可以爲成人矣』。 成人,是孔子教化人、培養人的目標。儒家講教化,著眼於培養具有健全完善人格和社會責任感的人,也就是所謂『成人』。孔子的『成人』思想,體現了他對人之所以爲人的深刻反思和覺醒。一個人,要在社會上立得住,行得通,僅有先天的質樸本真的稟賦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具有後天的人文修養,使文與質兩者兼備,配合恰當與協調,這樣才能成爲一個品格高尚的君子。而人文的修養離不開教化。教化,正是使人『成人』的途徑和方法。 附: 【原文】 14·13子路問成人①。子曰:『若臧武仲②之知,公綽③之不欲,卞莊子④之勇,冉求⑤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爲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⑥不忘平生⑦之言,亦可以爲成人矣。』 【注釋】 ①成人:古人所指的完人,即人格完備之人。②臧武仲:春秋末期魯國大夫臧孫氏,名紇(hé)。據傳他很有智慧。③公綽:即魯國大夫孟公綽,他很清廉,是安貧樂道、知足常樂的人。④卞莊子:魯國著名的勇士,據說他能夠獨自與老虎格鬥。⑤冉求:即孔子的學生冉有。⑥久要:長久窮困的日子(「要」爲「約」的借字,「約」,窮困之意)。⑦平生:平日的意思。 【譯文】 子路問什麼樣的人才是成人。孔子說:『像臧武仲那樣有智慧,孟公綽那樣沒有貪慾,卞莊子那樣勇敢,冉求那樣多才多藝,再加上禮樂的人文修養,這樣就可以算是成人了。』孔子又說:『如今的成人哪裡一定要這樣呢?遇到利益時能想一想是否符合道義,遇到危險時能挺身而出不惜付出生命,經過長久窮困的日子,也不忘自己平日的諾言,這樣也可以算是成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