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古人云: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這句話孔子對他的學生說的一句話,你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樣也是知道。這裡的知道是說知道自己並不知道這件事或物。當然這樣能代表智慧。因爲古代裡面知也同智。也有一些人會這樣理解這句話。我知道有些事,也要知道我有些事情是不知道的,不應該認爲自己是知識豐富的。
知之爲知之
而在曾仕強教授就有自己另外一重的理解,他覺得他知道的東西是爲了同樣知道的人存在。他不知道的東西也是爲了跟他一樣不知道的人存在。曾仕強教授舉了一個孔子的學生和螞蚱打賭的例子,螞蚱說一年有三季,孔子的學生說有四季,後來他們一塊問孔子,孔子看了看螞蚱,對他們說,一年有三季。螞蚱走了之後,孔子的學生問原因,孔子說,螞蚱活不過秋天,所以對他來說一年就是有三季,你跟他爭死還是有三季。所以『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的意思應該是『知道某個知識』是爲了『知道這個知識』的人/物。(知之 爲 知之),後半句同理。確實,只有擁有相同或者相近知識觀念的人才能比較好的溝通,當思維差異非常大那麼就很容易產生代溝,無論你怎麼解釋都無法讓對方了解。這也就是另外一種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