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看了一檔綜藝【媽媽是超人】,其中女明星黃聖依與兒子安迪的相處疏離尷尬,無論她做什麼,孩子都是一副不配合的樣子。這讓我們再一次意識到,父母的陪伴是有有效期的,過了這個有效期,你再想跟孩子親近都沒機會了! 家財萬貫,不如陪伴,再苦再難,也要陪伴!
家財萬貫,不如陪伴,再苦再難,也要陪伴!
1恐慌的父母 最近,父母們都很恐慌,朋友圈裏層出不窮的爆款文章正在一遍又一遍打擊他們本已經很疲憊的心。 【對不起,爸爸媽媽給不了你800萬的學區房】這篇文章裏,作者這樣寫道: 對不起,你咿呀學語蹣跚學步之時,媽媽爸爸沒有帶你去3w的早教班。 對不起,你適齡踏入幼兒園之時,媽媽爸爸沒有送你去8w的雙語。 對不起,當你即將入學之時,媽媽爸爸依然無法給你800w的學區房。
實際上,我們很多父母不僅僅出不起出國旅遊的錢,連陪伴孩子的時間都寥寥無幾,怎麼能不恐慌! 還有一篇爆文【月薪3萬也撐不起孩子的一個暑假】, 也引發熱議。 一位月薪3萬元的企業高管媽媽,最近卻連新衣服都不敢買,因為她給五年級的女兒細算了一筆暑期花銷的賬——美國遊學10天需要2萬元,請阿姨在家照顧孩子需5000元,為期一個月的鋼琴課需2000元,游泳班2000元,英語、奧數、作文培訓班6000元,各項花費加起來需3.5萬元。 這樣的家庭,肯定算得上中產階級了,卻依然在為培養孩子叫窮,叫我們這些『顯性貧困人口』可怎麼辦! 但是,有錢的家庭的孩子就一定幸福,一定好嗎?【媽媽是超人】節目中,老師問6歲的安迪,』你覺得最高興的一件事是什麼?跟爸媽一起做遊戲?還是吃了好吃的?『時,安迪茫然而沉默的樣子,刺痛了我們每個做父母的心。
到底,我們該怎麼辦?我們應該怎麼樣去愛孩子
到底,我們該怎麼辦?我們應該怎麼樣去愛孩子,像我們這樣買不起學區房、也送不起孩子出國旅行的爸媽,我們的出路在哪裏? 2陪伴是最長情的愛 李嘉誠說:『一個人事業上再大的成功也彌補不了教育子女失敗的缺憾!』 我們總說生活很累,我們需要努力工作才可以給孩子更好的生活,可是也許孩子需要的只是你的陪伴而已。而且孩子的教育根本不能夠再次彌補,如果不是從小就好好教育,長大以後真的很難改變。
陪伴是最長情的愛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出生時,大家都是一樣的。可後來為什麼有些成了知書達理的好孩子,有些卻成了熊孩子? 父母的教育是最關鍵的!所以不管掙了多少錢,事業發展有多順利,如果孩子的教育不得當,將來老了會後悔。 雖然我們不用把人生中所有的時間都放在孩子身上,但是也絕對不能用事業換孩子。如果生下來以後不管不顧,直接丟給老人。那你生了幹嗎?
父母的教育是最關鍵的!所以不管掙了多少錢,事業發展有多順利,如果孩子的教育不得當,將來老了會後悔。 ...
著名的投資家黃晶生說:『幸福的本質其實就是一種感覺,一種什麼感覺呢?幸福是一種追求快樂而又有意義的感覺!』 孩子在年幼時具有極強的可塑性。他們就像河水的源泉,活潑而無拘無束,一旦被導向某一方向,就能轉變它的流向。在社會的大環境中,為什麼有的人有用,有的人有所作為,在這裏起決定作用的是教育。 然而在中國,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缺少父母陪伴的留守兒童真的是非常常見的現象。 據婦聯的統計,中國農村的留守兒童至少有6102.55萬人,超過兒童總數的五分之一,數字高得驚人。 我媽媽在家鄉的寄宿學校當老師,學校裏的孩子大都是留守兒童,父母一年才回來一次,小一點的孩子壓根不記得父母長什麼樣。 有一個叫蓓蓓的女孩子,她媽媽通過我媽的手機給她打了個電話,女孩子高興得跟過年似的。差不多一學期過去了,她都還記得她媽媽那天說了些什麼話。 有一位五年級的小孩說:『最羨慕的是那些父母在身邊的孩子,最害怕聽的是【世上只有媽媽好】。』 中國城市親子調查數據顯示: 七成中國父母沒時間陪孩子,僅30.32%的父母有足夠的時間陪伴孩子,全職父母的比例不到一成; 73.13%的父母會因為工作原因取消與孩子的約定,67.75%的孩子兒童由老人照顧,獨立照顧孩子的父母僅佔三分之一; 而且三分之二的兒童與手機、ipad為伴,僅五分之一的父母重視與孩子的情感溝通。
這些殘酷的數據告訴我們一個現實:哪怕父母就在跟前,我們的孩子,過得卻像孤兒。 3陪伴是有有效期的 在英國有一個愛德華家庭,是真正的書香門第。老愛德華是個博學多才的哲學家,為人嚴謹勤勉。他的子孫有13位當大學校長,100位教授,80多位文學家,60多位醫生,1人當過大使,20多人當過議員。 同樣在英國,另一個珠克家族,與之相比則大相逕庭。老珠克是遠近聞名的酒鬼和賭徒,渾渾噩噩,無所事事。這個家族至今已傳下八代,其子孫後代中有300多人當過乞丐和流浪漢,400多人酗酒致殘或死亡,60多人犯過詐騙或盜竊罪,7個殺人犯,整個家族沒有一個人有出息。
一個孩子將來能成為什麼樣的人,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孩子的父母是何種層次的人,取決於孩子在早期成長過程中受到何種層次的家庭教育。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是父母的翻版。為了培養孩子的品德,做父母親的行為要自慎,應該處處做孩子的表率。孩子好的行為,壞的行為都是父母教育影響的結果。但這所有的前提——是有效的陪伴。 陪伴孩子最好的時間就是0—12歲,這一期間,孩子的心目中,父母就是無所不能的神,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存在,可以信賴、可以依靠、可以將一切託付。 這一時期卻也是最容易被父母忽視的時候,我們覺得孩子小,什麼都不懂。以為給孩子吃好、喝好、用好,就是最大的責任,有意無意中,卻將最重要的陪伴拋之腦後。 孩子是最簡單最直接的,你跟他親,誰陪伴他的時間多,他就跟誰親,願意聽誰的話。 沒有得到有質量陪伴的孩子,在性格和心理上都容易出現缺陷: 一、缺乏安全感 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總是缺乏安全感,他們心裏沒有根,感覺自己就像是在流浪。 他們會特別想有一個家,有些孩子會找年長的人草草結婚,因為這樣的人才能給他(她)安全感,給予他(她)所缺失的父母的愛,有些孩子遭到家暴也不願放棄家庭,家對他們的意義高於一切。 二、沉默孤僻 孩子小時候的交流大多是跟父母完成的,父母不在身邊的孩子往往不善交流,不懂得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從而顯得沉默孤僻。 但是,當情緒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噴薄爆發,跟人爭吵,顯得偏執和暴躁,不好相處。 三、焦慮狂躁 這樣的孩子總是擔心被人拋棄,他們有的總是把自己偽裝得很乖巧,有的總在親近的人面前做出一些不好的事來考驗他們是否真的在乎自己。 敏感、焦慮、瘋狂,這都是小時候的經歷帶來的影響。 4最優質的陪伴 我曾經向身邊一些朋友打聽,他們是怎麼樣教育孩子的。 其中有一位父親,他的女兒品學兼優,他告訴我,他從不管教孩子,只是在女兒寫作業的時候坐在女兒身邊,看書,看報,做自己的事情,也不給孩子壓力,只是悄無聲息的陪伴着她。 當孩子坐姿不規範的時候,他就悄悄提醒孩子抬頭,當孩子走神的時候,他就發出一點聲響讓孩子回神。讓孩子知道,爸爸一直在身邊陪着她,看着她,給孩子安全感,成為孩子心中的定海神針。 當孩子需要的時候,那就是父母最大限度發揮自己作用的時刻,這位父親說,他非常樂意陪伴孩子做手工、參與遊戲,他們一起合作給老師製作了精美的教師節禮物,女兒得到了老師的稱讚,從而也愛上了給家人朋友製作手工禮物。 而且,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樣,在父母的薰陶下,女兒也養成了看書的好習慣。 奧巴馬在第一次競選總統期間,不無得意地說道: 『我未必是一個好總統,但我一定是個好父親,因為在長達21個月的競選時間裏,我從來沒有錯過一次女兒們的家長會。』
哪怕身為總統,奧巴馬也每天晚上都會和女兒們共進晚餐,並且耐心地回答孩子們的問題。 連總統都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孩子,難道你比美國總統還忙嗎? 孩子一生的命運在父母手中,父母若嚴格要求自己,作孩子的表率,努力培養孩子的品德,為開拓他們的美好前程積極創造條件,同時也就使自己成為一個自己想要成為的那個人。 任何事業的成功都無法彌補孩子教育的失敗! 人在年輕的時候,千萬不要藉口工作忙而忽略對孩子的教育,在年老的時候,一切榮華富貴都是過眼煙雲,而一個不成器的孩子,足以讓你晚景慘澹,但是一個成功孝順的孩子足可以讓你生活無憂。 愛孩子,就給他最需要的---陪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