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戒煙的前世今生 自明代萬曆年間,煙草從菲律賓傳入中國,有淡巴菰、相思草、金絲醺等諸多稱謂。當時著名醫家張景岳將其收入【景岳全書·本草正要】,言其有『避瘴氣,逐寒毒』的作用。 到了清代,煙草已逐漸演變成一種『公卿士大夫逮輿隸婦女,無不嗜煙草』的吸食行為。這引起醫藥學家和有識之士的關注,並萌生了最早的戒煙意識。清初醫藥學家張璐在【本經逢原】中說:『毒草之氣,熏灼臟腑,遊行經絡,能無壯火散氣之慮?』另一位醫家吳儀洛在【本草從新】中將煙草歸為毒藥類,發出『衛生者宜遠之』的告誡。
醫家吳儀洛在【本草從新】中將煙草歸為毒藥類
清代文學家李伯元在【南亭筆記·卷五】中載有乾隆皇帝戒煙的史料:『北京達官嗜淡巴菰者十而八九,乾隆嗜此尤酷,至於寢饋不離。後無故患咳,太醫曰:「是病在肺,遘厲者淡巴菰也」。詔內侍不復進,未幾病良已。』乾隆皇帝嗜食煙草患咳嗽,聽從御醫的勸阻戒煙後,肺咳之疾果然痊癒,留下宮廷戒煙的一個驗案。 明、清醫藥學家也觀察到了煙草對人體的毒副作用。如【滇南本草】中記載,煙草『令人煩亂,不省人事……』【本草匯言】記載『偶有食之,其氣閉,悶昏如死,則非善物可知矣』。 中醫張景岳曾說:『煙能散邪,亦必耗氣』,得出『煙也損人』。清代醫家趙學敏在【本草綱目拾遺】中,指出煙草『耗肺損血,世人多陰受其禍而不覺』,並列出煙草損害人體臟腑的六種病證。他舉例說,友人張壽莊每日晨起咳吐濃痰,藥石治療無效。後來不食煙,竟然『晨不咳,終日亦無痰唾,精神頓健,飲食倍增』。這是出自醫家記載的第一例戒煙的醫案。
中醫張景岳曾說:『煙能散邪,亦必耗氣』,得出『煙也損人』。
在中國的控煙史上,明末的崇禎皇帝和清初的康熙皇帝都曾下旨禁煙,只可惜令行而禁不止,兩次行政干預都沒有奏效。趙學敏書中的張壽莊和李伯元筆下乾隆帝戒煙的記載,足以說明吸食煙草導致疾病後戒煙意識的萌生,是中國控煙史上最早的個案。 現今,中國政府已向世界衛生組織承諾履行【煙草控制框架公約】,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總後勤部衛生部、武警部隊後勤部已於日前聯合印發了【關於2011年起全國醫療衛生系統全面禁煙的決定】,提出到2010年,軍地所有衛生行政部門和至少50%的醫療衛生機構要建成無煙單位,確保2011年實現衛生行政部門和醫療衛生機構全面禁煙的目標。 中醫藥戒煙有良方中醫藥在控煙方面到底能做些什麼呢?一些有識之士已通過臨床實踐,總結歸納出了許多戒煙良方,諸如戒煙湯、戒煙糖、戒煙茶、戒煙酒等等。對此,不妨試試以下中醫戒煙妙法。
中醫藥戒煙有良方
戒煙方劑【處方】炙冬花、炙紫菀各15g,補骨脂、清半夏、枇杷葉、前胡、茯苓、桔梗各12g,川貝母、射干各10g,乾薑9g,橘紅12g,肉桂6g,細辛3g。 【服法】水煎服。每日服一劑,連續服不間斷。10年煙齡者,經1~2個療程(1個療程為2周)見效顯著。 【功效】本處方不但能戒煙,也可治療因年久吸煙導致的慢性支氣管炎、咳嗽、哮喘。 戒煙藥茶【材料】綠茶、薄荷、藿香、甘草各等份,砂糖少許。 【服法】水煮當茶飲服。每日多次,連用2-3天。
戒煙方劑
戒煙灸法【取穴】 列缺、戒煙穴、肺俞、心俞。 【灸法】(1)艾條溫和灸:每日灸1~2次,10 次為1個療程,療程間可休息1日,直到戒斷為止。在煙癮發作時,隨時灸戒煙穴。(2)艾炷隔姜灸:每日每穴灸1~2次,10次為1個療程,療程間可休息1日。(3)艾炷瘢痕灸:肺俞、心俞可採用瘢痕灸,療程同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