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254|回复: 0

[书法培训班] 草书美得不规矩

[复制链接]
书法超市 发表于 2018-6-3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怀素草书

怀素草书

怀素草书

当今书坛,草书正在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青睐和重视。无论展览还是报刊发表,草书所占的比例正在逐渐上升。据统计,十年前的书法展览,草书往往不及十分之一,但近年上升到接近20%。中国书协举办的两届草书展,每次应征作品均超过万件。在数量明显增多的同时,草书创作水平也在明显提高。不少作者的草书讲章法、有来历,且不乏气息纯雅,风格独具的佳作。老一辈书家草书创作日趋成熟,并受到广泛的关注。中青年内,也有一批作者以草书活跃书坛。

草书之美:最简约也最困难

张芝草书

张芝草书

张芝草书

草书是中国文字最为简约的书体。草书的起源,亦如行书,或其他书体,无法确指始于何时。史记说:“战国时,楚怀王使屈原造宪令,草稿未上,上官氏见而欲夺之,盖草书之祖起于。”据此故有草书缘起于草稿之话,可见战国时即已有草书的形成。因为起于草稿的字体,为了发挥速写功能,较为省略草率,自然不能工整,草草写成,顾名思义而为草书。但此种草书,仅能说是古篆(当时使用的字体)的草稿,真正草书的开始发现,则始自汉初,其演变过程,自应是先有“章草”,而后又有“今草”,再又有“狂草”等草体了。

怀素草书贰

怀素草书贰

怀素草书

然而,草书又是书法艺术中最困难,也最不容易成功的领域。纵观书法史可知,历来书家众多,但善长草书者总是寥若晨星。以唐宋为例,大家如颜柳欧褚皆无草书作品传世。整个唐代书法号称兴盛,但以草书名世者,不过贺知章、张旭、怀素、释高闲等数家而已。宋四家苏、黄、米、蔡,真正能作草书者仅黄庭坚一人。

东汉崔瑗《草书势》中有云:“草书之法,盖又简略。应时谕指,用于卒迫,兼功并用,爱日省力,纯俭之变,岂必古式。观其法象,方不中矩,圆不副规。”然而草书作品的艺术标准又并无定式。前人通过长期的实践,把评判草书书法标准归纳概括为四条:气韵、选材、墨色、装背。也有人归纳为六条:形体、魄力、意态、流派、才学、气象。

“狂草”之名由来:张颠酒后狂走 下笔作书

张旭草书

张旭草书

张旭草书

草书的发展可分为章草、今草和狂草三个阶段。狂草又称大草,始于唐代,较今草更为狂放,用笔大起大落、连绵不断、一气呵成。据传“狂草”的得名,是源于张旭每次作书前,多以酒引发情绪,饮后呼叫狂走,再下笔作书。世人以张颠呼之。

张旭每次作书前,多以酒引发情绪

张旭每次作书前,多以酒引发情绪

张旭草书

张旭与李白、贺知章相友善,杜甫将他三人列入“饮中八仙”。是一位极有个性的草书大家。后怀素继承和发展了其笔法,也以草书得名,并称“颠张醉素”。恣意纵横:世间无物非草书有人誉草书艺术之美为无言之诗,无动之舞,无色之画,无声之乐。在《全唐诗》中更有大量赞美草书的诗篇。可以说,正是草书艺术自身价值决定了它在各种书体中的位置,清代刘熙载曾云:“书家无篆圣、隶圣,而有草圣”。虽然“达其情性,形其哀乐”是书法各种书体共有的本质,但于草书表现特别突出。所以书法史中如果少了草书、“草圣”以及灿若星斗的草书大家的名字和他们的作品,是难以想象的。

张芝草书

张芝草书

张芝草书

“草圣”张芝在书坛上,一直享有极高地位。 张芝曾临池学书,池水为黑,家中衣帛书而后练,于此可见其功力之深。

以“狂草”名世的怀素

以“狂草”名世的怀素

怀素草书

唐代书法家,以“狂草”名世的怀素,十岁时“忽发出家之意”,父母无法阻止。进入佛门后,改字藏真,史称“零陵僧”或“释长沙”。家贫,买不起纸张,只好在寺院的墙壁上、衣服上、器皿上、芭蕉叶上练习书法,为了练字,还制作了一块漆盘。

《自叙帖》是怀素流传下来篇幅最长的作品

《自叙帖》是怀素流传下来篇幅最长的作品

怀素草书

《自叙帖》是怀素流传下来篇幅最长的作品,也是他晚年草书的代表作。他的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

刘熙载《艺概·书概》中论曰:“草书之笔划,要无一可以移入他书;而他书之笔意,草书却要无所不悟。”是草书高于其它书体和通向本质的关键所在。举凡天地万物之中,情与景,物与己,无不可以融入草书,而草书作品也无不可以启发观赏者联想到天地万物。所以翁方纲赞叹曰:“世间无物非草书”。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