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學的過程中,常常有很多初學的朋友總是在問帖中的某一個點畫是中鋒還是偏鋒這樣的問題,有些時候覺得怎麼還在問這樣的問題,但仔細一想,這是一個很有深度的問題,學用筆,不就是研究如何玩轉筆鋒的過程嘛! 用筆,就是對毛筆合理的使用,而毛筆的合理使用,古人已經經過千年的實踐早已總結的很清楚,翻開字帖就可以看到,問題是,你能不能看到這些,清晰的知道怎麼回事。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明白的是,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合乎古人筆法的,我覺得很有必要把我想今天可以通過圖例把這個問題再說說,關於中鋒、側鋒還有偏鋒,怎麼個用法,不說不快! 中 鋒 中鋒很簡單,顧名思義,就是筆鋒在中間。 再往下想,就是行筆的時候,筆尖與行筆方向是平行且相反的,這樣的用筆,說的就是中鋒。
中鋒很簡單,顧名思義,就是筆鋒在中間。
行筆的時候,筆尖與行筆方向是平行且相反的,這樣的用筆,說的就是中鋒。 ...
理論上的,是這個樣子,其實在這樣的用筆過程中,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同樣是筆鋒和行筆方向平行相反,但是會出現鋪開和收束兩種狀態,束狀線圓,鋪狀線扁(再嚴重就可能是你按死了),二者相互轉換這個就扯出來裹毫了,此處就不展開說了(其實關於中鋒還有說不完的話題)。 側 鋒 再顧名思義,就是筆鋒在線段的一邊嘛,筆鋒和行筆的方向是有一個夾角的,注意,我是說,筆鋒還在線條裏面,這是側鋒。需要說的是,側鋒不是錯誤的或者不合理的用筆,王羲之能立得住書史,就和把側鋒用的好有很大的關係,不信你看看他早期點的姨母帖和比較成熟的喪亂帖,對比看看!再不過癮,你把篆書、隸書到行草的整個流變過程梳理一遍。
側 鋒
顧名思義,就是筆鋒在線段的一邊
話說回來,有時候側鋒多了線條會變弱(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要會合理的調峯。使用要有一個度,況且現在很多人寫大字,古人帖上的字很小,看着問題不大,你放大寫的話,就更需要側鋒的合理運用了。任何一個事情超過一個度,或者數量級,可能性質就不一樣了。
複雜點,收筆、轉折、提按時中鋒與側鋒的變化...
因此,你要注意起筆時筆尖與行筆到線條中段時,這兩處的夾角,有沒有調鋒的需要。再複雜點,收筆、轉折、提按時中鋒與側鋒的變化... 偏 鋒 偏鋒,就筆法來說,屬於扯淡。 有人老把側鋒和偏鋒混為一談,其實他想說的是側鋒。偏鋒的概念,就是用筆肚子在紙上抹。你想想"偏『這個字的性質,組詞造句好像都沒有好事,『路走偏了』、『偏科』、『偏袒』...當然也不能絕對~ 其實這個問題,我們之前也很清楚的分析過,而且還告訴大家用三分筆即可,筆肚子是做支撐、彈性用的,你用它來寫線條怎麼可能精到麼。
偏 鋒
偏鋒,就筆法來說,屬於扯淡。
不信你試試那樣寫會出來什麼效果。你炒菜的時候會把整個鐵鏟都放進鍋裏炒嗎? 順便說一句,讓大家臨原大或者稍大與原大,就是為了訓練你對比筆尖的控制能力,古人寫的那麼小,那麼精到,就是靠筆尖的控制來的。 說了這麼多,還是要去訓練,理解了原理就需要實踐,學習本身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常給大家說四步臨帖,也是這個意思。
學習本身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四步臨帖
理解中鋒和側鋒運筆的基本原理
不妨可以試着這樣做: (1)理解中鋒和側鋒運筆的基本原理後,在紙上書寫橫畫,按下筆尖後,使其保持中鋒,側鋒則讓筆尖偏離線條中間。 (2)按上述要求寫豎劃、撇捺。 (3)觀察不同用鋒情況下的線條形態。 (4)對這種線條有了認識和實踐後,把帖拿出來,找一個字分析分析(比如上面三張局部圖),然後臨,臨完和原帖對比,再改。 磨刀不誤砍柴工麼!不讀帖就臨帖和抄書區別不大,『知錯不改』效率會很低,它的『末期』就是所謂的習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