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790|回复: 0

[诗词讲座] 关于反对《中华通韵》的声明(附众诗友观点)

[复制链接]
诗评万象 发表于 2018-6-29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人方伟,号濯缨轩主人,河南诗词学会副会长(现在还是),现谨以个人名义,就所谓“中华新韵““中华通韵”发表声明如次!

关于反对所谓《中华通韵》的声明

方伟

很多年前,中华诗词学会出台了一个“中华新韵”,一直不以为然。这几天,微信朋友圈都在声讨该学会新出台的什么“中华通韵”,我没见过这个“通韵”,鉴于前面“中华新韵”给诗词界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此发表反对声明!

去年年底在北京,一个朋友问我:方老师,你对新韵怎么看?我说:新韵是一个不该出现的怪胎,我对此无话可说。如果勉强说几句,就是两个凡是:凡是用“新韵”的,都是尚未完全入门的新手,或者老干;凡是用新韵的,在诗词领域基本是闹着玩。如果你连平水韵这个诗词的第一道门坎儿就进不来,后面奥妙无穷的诗词门径,你怎么走得通?

为什么要坚持平水韵,我给出的理由是三个对接:

一,和古代诗人对接。诗词是有其传承性的。从永明体诞生到初唐诗词格律定型,这期间二百多年经过无数人的探索总结完善,诗词格律(包括用韵)已成一定之规,不可改易。平水韵,是在隋唐诗人用韵基础上总结归纳出来的,上和隋唐近体诗相承袭,下为后来诗人词家提供圭臬。然后一直沿袭到现代。我们很多诗友,在初学阶段可能会犯韵,但随着经验的增加和水平的提高,慢慢都会走到平水韵的轨道上来。“新韵”“通韵”的最大问题是取消入声字,取消入声字最直接的危害是和古代诗人的平仄对不上号。同是诗词,古人的平仄是那样,今人的平仄是这样,就是乱套,就是不能和古人对接。就像象棋围棋,都要有一个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则,譬如象棋马走日相走田,围棋活棋得有两个真眼,这都是最最基本的规则。平水韵就是诗词的最最基本的规则,改掉这个,就不再是诗词。

二,和台港澳及海外华人对接。我初登诗坛时,本省诗词学会会长林从龙先生曾介绍我和海外许多诗词家联系,现在记得的有泰国的王城博士,新加坡的张济川先生。我看他们写的诗词,其它方面的水平有多高,不好评价,但是在遵循诗词规则方面,应该是我们的典范。后来,我和香港诗词学会的林峰先生成为朋友,并通过他,了解香港诗词界的创作情况,同样,其它水平不好评价,但是遵守格律依然是非常规矩。我还读过美国的一些乡谊写的诗词,我常常感叹:相对于大陆一些不太遵守规矩的诗人,我们的传统文化,倒是客居海外的华人在原汁原味保存着!

三,和外国热爱中华诗词的友人对接。1991年,我到洛阳参加第三届全国诗词研讨会,与会者有一个叫增田朋竹的日本女士。大会主办者王元明先生陪同我去拜访增田,她的汉语不怎么样,但是,她交到大会上的诗词,却是中规中矩。因为有很多日本人自认为是秦始皇时期方士徐福的后代,有一个叫朋桥篁竹的日本人就出资编辑了两本书,一本是《中日咏徐福诗词选》,一本是《中日友好诗词选》,这两本是都收录了许多当代日本人写的汉诗,同样,他们的诗词其它方面的水平暂不评价,但遵守格律方面,在当时是我的楷模,读来令我汗颜。我还有一本《日本绝句一百首》的书,暇时翻看,觉得有一部分诗真是不减唐人高处的。你最好不要骂我是汉奸!我们有很多人都知道都读过英国的十四行诗,但有一个会用英文写出地地道道的英文十四行诗?但是日本人却可以用汉语写出比我们还守规矩的中华诗词。日本人的好学,日本人的可怕,就在这里!

不要因为普通话里没有入声字,就盲目妄自取消入声字。普通话,用某位先贤的话说,就是“金鞑子语”,远远不能取代丰富多彩的中原语音。另外,很多人弄不清楚入声字微升微降的发音特点,地处淮南的罗山话,可以将平水韵中的入声字逐一读出。说入声字消亡,完全是无知!

我没看过这个什么“中华通韵”,但联想到“中华新韵”,料想它也不是什么好货色,所以坚决反对。中华诗词学会,说到底是民间组织,和随便几个人组织的诗会、诗社,没有实质性区别。不要以为戴着“中华”这个帽子,就可以颁布法令昭告天下,如果你诗词水平不行,你什么都不是!我为什么要花费口舌来写这篇反对声明?因为你戴着“中华”的帽子,我也是“中华”一员,我有权力反对!同时,因为你戴着“中华”的帽子,你颁布的东西带有迷惑性,会谬种流传贻害子孙,所以我要反对!

戊戌五月初九日

千呼万唤又遮遮掩掩,所谓的“中华通韵”新鲜出炉了,看后让我大吃一惊,想到会很差,没想到会这么差。无知却有话语权的大佬们的痴惘愚昧真的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让我表态的话,我就是四个字:“坚决反对!”理由如下。

一、截断历史

诗韵的发展流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切韵》到“平水韵”中间经历了500年的分分合合,到了平水韵106韵才算真正定下了一个规矩,这规矩继往开来,为天下士子所服膺,平水韵既可以涵盖唐诗,又可以引导宋元明清包括民国至今的诗词作者,中国诗歌这一千年的成就都是在倚靠平水韵的基础上建立的。可以不含糊地说,平水韵成了律诗的一个明显的标志。

可“通韵”抹杀了这一切,直接为下一代断了脐带,使诗韵成了一个毫无来头的“生荒子”“小蛮子”,如此下去,我们的后代就会根本不知道平水韵是何物。写出来的东西不伦不类。

我们都生活在历史与未来之间,有着传承的责任,假如平水韵的根断在我们的手里,我们如何向后代交代?

二、罔顾方言

彻底取消入声,实际上是夸大了普通话的地位。其实用韵是要兼顾方言的,平水韵产生的年代是宋朝,宋朝官话是北方话,没有入声,平水韵的编订者刘渊是山西人,属于北方,可以不讲入声字,但无论官方还是个人都没有取消入声,可见平水韵是充分兼顾了方言的。如今我们的方言中存在大量入声字,传世词牌中有很多个是押入声韵的,假如真的取消入声,就是抛弃了说入声字的人群,宣告了入声词牌的死亡,此后,张君秋先生演唱的毛主席词《忆秦娥•娄山关》怕真要成了绝响。

一种大文化最明显的标志就应该是宽容包纳,摒弃入声,实际上是一种“大首都沙文主义”。

三、消灭四声

汉语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完美,从南朝齐梁之际到初唐三四百年间,经过了多少代文人的摸索探求,讲究四声平仄的律诗才终得以形成,区分四声以后一千多年一直被视为律诗写作的准则。后来词曲的发展甚至更强调四声。由此可见,假如说用韵是律诗的灵魂的话,那么四声就是律诗的骨架

可“通韵”平上去入通押,这就直接拆散了律诗的骨架,有此改革,不愁很快就要取消平仄,到那时,律诗恐怕会更危急了,因为骨架散了。

四、制造错误

“通韵”的编者不知道韵为何物,以为所谓的韵母相同就是韵了,故而把“歌韵”毫无理由地拆成“喔”韵和“鹅”韵,可鹅韵竟然毫无理由地包含了曲韵中的“乜斜”韵。把古代就已合并的“鱼虞”韵分了家,加点细分还不为过,把“支微齐”合韵硬分出来一个“诶”韵,似乎大可不必。最后单列的“儿”韵窄到极限,超过平水韵三江韵。

如此不靠谱的分韵完全靠想当然,既无古汉语根底,也无现代汉语知识。其实要简化一下分韵不是不可,按照词韵的平上去通押十四部外加上入声归并的五部,成为十九部“中华词韵”就已经很好了,词韵是兼顾了传承,也兼顾了方言,化繁为简,何乐而不为呢?

五、抛弃规则

任何艺术与游戏都有规则,像昆京剧旦角的小嗓演唱,再像象棋的马要别腿,炮打隔子。前人正是利用这些规则才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一旦为了简洁方便而丢弃,我觉得只能有一种结果,昆京剧不再是昆京剧,象棋不再是象棋。我也可以说,如此任诗,诗将不诗。这种擅改规则的作法在日益珍视传统文化的今天,真的堪称不合时宜。

综上所述,我觉得“中华通韵”应该缓行。

我再次表明表明我的态度,坚—决—反—对—!

杏花疏影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