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049|回覆: 0

[訓詁學] 孤·僵臥孤村不自哀 · 說文解字

[複製鏈接]


7aa872aa06b915ec1b29390b62bc58f4.jpg
32330a6f96a909e86a45fde17758cd0b.jpg

【三國演義】中,描述了這樣一個白帝城託孤的故事:劉備在與東吳的大戰失敗後,在白帝城病危。他知道自己病難以治好,便派人日夜兼程趕到成都,請諸葛亮來囑託後事。此時的劉備,一邊讓自己的孩子們像對待父親那樣對待諸葛亮,一邊又說,『若嗣子可輔,輔之; 若其不才,君可自取。』諸葛亮感動不已,哭着說:『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乎!』先主有識人之明,丞相有忠勇之心,後主有吞海之量,演繹了一段君賢臣明、恩義兩全、有始有終的歷史佳話。

d60ddf7e113d0718d8181942ea2e807a.jpg

孤的小篆字形左邊是一個子字,右邊是個瓜。子與瓜聯合起來表示像沒有根的瓜那樣沒有着落的孩子,即指代沒有父親的孩子,這就是孤字的本義。【孟子·梁惠王下》裡有這樣一句話:『幼而無父曰孤。』意思是說年幼而失去父親的孩子就叫孤兒。【說文解字》裡也說:『孤,無父也。』由孤兒,孤又引申出孤單、孤獨這一層含義。與無父相對應,沒有孩子也可以稱為孤,如【呂氏春秋】懷寵篇里就說:『求其孤寡而振恤之。』指的就是尋找到無子而獨居的老人以及守寡的婦女來給以救濟,現在我們有時候還會使用孤老一詞。當然,老而無子這層含義,今天我們一般是用獨這個字來表達。

f2af97339a90f1d265b1dabe3f133f07.png

孤獨是人類自古就有的心靈問題之一。的確,孤獨,是值得理解的心不被理解,它是悲劇性的,一如愛情與死亡,是文人筆下一個永恆的主題。因此,我們看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這是屈原的孤獨,一種堅守節操志向而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孤獨;『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這是陳子昂的孤獨,一種懷才不遇而又積極進取的孤獨;『悲來不吟還不笑,天下無人知我心』,這是李白的孤獨,一種清明盛世卻無路可走的孤獨;『把吳鈎看了,欄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這是辛棄疾的孤獨,一種融進了進退兩難的人生苦悶與民族社會憂患的孤獨……古代文人深受入世有為的儒家精神與出世無為的道家精神所影響,但迫於環境卻不得不處於儒道之間的境界是相當難堪的:不得志而又未泯滅進仕之心,不放棄追求而又不忍歸隱,進無路,退不忍,便在煎熬之中飽嘗着孤獨之苦。聞一多先生曾說過:『幾千年來一直讓儒道兩派思想維持着均勢,於是讀書人便永遠在一種心靈中的僵局中折磨自己,巢由與伊皋,江湖與魏闕,永遠矛盾着、衝突着,於是生活便永遠不協調,而文藝也便永遠不缺少題材。

d94133d8eebd42be8745b1fd299d8e1b.jpg

孤獨心態既是古代文人擺脫不了的精神困境,也是文人獨立不倚的精神品格的寫照,它不是性格上的孤僻,而是一種對志向的追尋與堅守,是求同仁而不得,是既不容於世俗而又不向世俗妥協。因而這孤獨便成了古人冰雪情操和高潔人格的標誌--敢於孤獨者,才是真正屬於生活的強者。從這點上來講,孤獨是偉大而神聖的,它是中國文人幾千年來最為優秀的傳統之一。也正因如此,我們才能在中國歷史上聽到清醒的聲音和警世的吶喊,同時,我們在閱讀古人時,心靈才能一次次得到蕩滌。

f97830586eb9b110508c078469864e5b.jpg

其實每個人的生命個體,在本質上都是孤獨,所以大家常常會在不由自主地追求熱鬧與歡笑,就是為了避免和擺脫這種個體上的孤獨。但是這其實並不是處理孤獨的好方法,它會讓人越來越不敢面對獨自一人的寂寥,會讓人的內心越來越空虛、越來越對外界產生依賴。因此古人願意並敢於去享受和品味孤獨,因為人只有在孤獨時才能冷靜,才能重新審視自我的價值並對世事進行評判--孤獨本身,就正是這樣一種無可比擬的美。就像眾人皆賞花,而唯其一人葬花的黛玉,在花冢旁、在繁樹下,痴痴念着句子的哀思,正是對生命孤獨的處理和升華。即使當時的她,是那樣傷懷,但這傷懷在殘花落紅的包圍中,也美得格外觸目驚心。

05ac1ea4d3461c565d7e31685cd0dfd5.jpg

生命中有些孤獨,是不能被打擾的。正如同古人們能在艱難困苦和孤獨寂寞中依然堅守着志向與節操,即使痛苦、哀怨、言行怪異,但就是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不降低人格以求容。孔子說:『德不孤,必有鄰』,這樣的孤獨一定不會是永遠的--看,千百年之後的我們,正在跨越時空,去讀懂他們的心。(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郝思斯)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